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聊城市商务局局长盛强与网友在线交流
发布日期: 2024- 06- 06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浏览次数 132 字体:【

主持人:盛局长您好,2023年聊城市商务工作取得不错的成绩,您能谈谈2023年聊城商务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吗?

盛强:2023年聊城市商务局在省商务厅的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社会消费回暖复苏,对外贸易促稳提质,实际使用外资量稳质升,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全市商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政策引领,激发消费市场活力。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亿元,历史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0.5%,列全省第7位。一是政策活动双轮发力。出台促消费“双十条”措施,发放消费券3400万元,拉动消费6.4亿元;举办促消费活动60余场,营造了良好的消费氛围。二是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培育打造全省首个线上家电以旧换新平台——“惠循环家电以旧换新数字化服务平台”,2023年该平台共回收家电16258台,换新15297台,拉动家电消费5000余万元。三是电子商务扩容提质。创建省级电商直播基地4个、电商供应链基地6个、电商产业带3处、电商云仓1家、电商直播企业2家,2023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24亿元,同比增长31.6%。

二是突出重点,推进外贸促稳提质。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值591.9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列全省第7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0个、2.5个百分点,第12次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市”。一是经贸洽谈活动成果丰硕。市领导带队赴中亚、中东、非洲、太平洋岛国等地开展经贸对接活动,启动2个省级海外展示中心和1个公共海外仓,国际营销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聊城制造”(吉布提)跨境电商展销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与非洲贸易合作方式新纪元。二是市场开拓屡创新高。组织218家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52个,争取春、秋两季广交会展位188个,意向成交7.5亿元,展位数量、成交金额双创历史新高;全年客车出口3421辆,出口额21.4亿元,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88.4%、94.4%,中通客车千辆天然气客车订单成为2023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最大客车订单。三是开放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中国(聊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经省政府批复印发,首届跨境电商生态创新峰会成功举办,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跨境电商+海外展示中心+公共海外仓”出口体系持续完善。鲁西国际陆港全面扩能升级,全年实现集装箱发送量16.1万标箱,持续位居全省33个陆港第1位;累计完成海关监管业务1175单,出口金额5222万美元,居济南关区第1位。

三是强化服务,推动外资量稳质升。2023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外资增幅实现连续7个月位列全省首位。一是外资招引成果丰硕。“港澳山东周”、儒商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签约外资项目6个,投资总额8.17亿美元,合同外资1.76亿美元。二是外资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制造业占比达58.9%,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1.9亿美元股权转让项目不仅帮助该企业浴火重生,也实现了利用外资的重大突破。三是利润转增资实现新突破。梳理全市未分配利润份额较多的企业,逐一落实增资意愿,扩大企业在聊投资规模,2023年全年外资企业实现利润转增资1.4亿美元,规模首次突破1亿美元。

四是开拓创新,推动园区多维突破。一是深化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开发区东西合作共建评估全省第1位,省级试点高唐开发区自与青岛经开区开展东西合作共建以来,组织企业对接20余次,成立公司2个、共建园区2个,在省商务厅通报的季度、半年、全年评估中始终保持第1位;青岛经开区与高唐经济开发区多措并举共促产业优化布局被列入全省3个推广案例。二是联动创新走在全省前列。阳谷、东阿开发区被列入省级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顺利完成2023年联动创新任务,东阿、阳谷经开区改革案例被列入全省5个联动创新发展案例;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39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中,阳谷开发区“进口铜精矿分步检测模式”被列入全省复制推广的6项改革试点经验,东阿开发区“食品药品联动创新检验检测平台”被列入33项最佳实践案例。三是顺利完成沿黄开发区规划面积调整。省政府对东阿、阳谷开发区规划面积调整进行了批复,调整后,两个开发区共增加规划面积2297.12公顷,进一步拓展了开发区的发展空间,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东阿、阳谷经济开发区先后通过审核,被认定为省级合规工业园区。四是特色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培育建设省级特色园区,茌平经济开发区以铝产业为基础,依托信发集团积极开展国际资源合作,进行全球化布局,在货物进出口、对外投资、吸引外资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茌平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国际合作特色园区。

主持人:好的,今年在聊城市商务局在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打算呢?

盛强:2024年,聊城市商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1342”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一个总基调),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聚力攻坚突破年”要求,践行“三提三敢”,树牢“有解思维”,多措并举促消费、多点发力稳外贸、多管齐下增外资、多维突破强园区(四多促发展),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确保外贸外资促稳提质(两个确保),为全省商务高质量发展贡献聊城力量。

一是多措并举促消费,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上聚力突破。一是发挥政策活动叠加效应。坚持政策支持和活动组织同向发力,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围绕汽车、家电、家居、餐饮等主题,积极承办省级大型促消费活动;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二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对“惠循环”以旧换新平台的推广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发放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消费券,充分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扩容提质;引导“惠循环”平台与社区服务站、中石化加油站等开展合作,打造以旧换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便民服务新模式。三是打造多元便民消费场景。完善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建设一批特色街区、现代商贸综合体;实施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工程,推动核心商圈拓展消费场景,大力繁荣夜间经济,打造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标杆;出台《聊城老字号示范创建及保护促进办法》,启动“聊城老字号”的评选认定工作,培育壮大老字号企业品牌和队伍。四是大力发展消费新兴业态。鼓励发展首店经济、智慧零售等新业态,培育一批省级电商基地、产业带,构建布局合理、百花齐放的商业格局;引进培育电商龙头企业,推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依托天猫、淘宝等重点平台,鼓励东阿阿胶、宠物食品、临清轴承等优势产业、优质品牌商家集中展示聊城好品,进一步打响聊城特色产品知名度。

二是多点发力稳外贸,在培育外贸新动能上聚力突破。一是培育壮大外贸队伍。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政策引导和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作用,多方培育市场主体;强化与厦门建发、招商局集团等外贸巨头合作,持续完善外贸供应链。充分发挥“商务+陆港”平台作用,借助山东港口优势资源,加大原油、纸浆、棉花、饲料、牛羊肉进口,加强业务合作和数据共享。二是狠抓外贸平台建设。务实高效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特色产业+跨境电商”孵化行动,全力打造数字化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临清申建保税物流中心,构建高效国际物流体系,加大现代仓储、运输与配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评选市级对外开放强县,促进更多县市区和项目基地转型升级。三是提升市场开拓成效。鼓励企业健全完善境外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公共海外仓、境外展示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前展后仓新模式;制定2024年境外市场开拓计划,聚焦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化工等产业,助力机电及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深度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新兴市场;积极争取二手车出口试点,培育“新三样”出口新动能。

三是多管齐下增外资,在引进高质量外资上聚力突破。一是加大外资招引力度。精准筹划境外招商活动,大力开展“外资攻坚”,加大对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招引力度。借助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活动平台,推动项目高效签约落地。二是强化跟踪服务力度。持续发挥聊城市外资企业全生命周期协同监管服务工作机制作用,助力外资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市县联动招商项目服务专员机制,共建项目帮扶体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在洽谈、签约、落地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存量企业的跟踪服务力度,增强企业投资信心,继续推动有条件的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三是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创新利用外资模式,引进境外基金投资制造业项目,力争QFLP试点实现突破;发挥国有企业平台优势,积极与跨国公司、央企、省企开展合作,加快国有企业利用外资步伐。

四是多维突破强园区,在提升开放平台上聚力突破。一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引导各开发区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培育1个新兴产业,积极争创省级特色园区。二是提升改革创新效能。发挥市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聚焦解决关键问题,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赋予开发区更大决策权;引导开发区围绕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对外开放、绿色低碳等关键指标聚力攻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区域合作水平。进一步推进我市开发区与先进开发区开展合作共建,加强产业对接、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东阿、阳谷经济开发区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打造一批联动发展共同体。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