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山东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本期邀请到青岛市商务局王志俊局长。王局长,您好!非常高兴您来到栏目做客。
【王志俊局长】: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交流。
【主持人】:王局长,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一年,请您介绍一下去年青岛市商务工作的总体情况。
【王志俊局长】:2023年,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商务运行稳增长压力很大。在省商务厅的大力指导支持下,青岛市商务系统迎难而上,加压奋进,千方百计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商务工作可以说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稳中有进”——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势头逐步显现。从消费看,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9亿元,同比增长7.3%,规模仅次于北京,居北方城市第2位,限上批发、零售、餐饮业分别增长13.1%、12.3%、28.1%,限上批发、零售业增速分别高于全省6.7个、0.1个百分点。从外贸看,我们顶住了外需低迷、订单不足等压力,展现了较强的韧劲和活力,全年完成进出口8760亿元,同比增长4.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4个、2.9个百分点,增量对全省贡献超70%,规模占全省的26.8%,居副省级城市第5位。从外资看,努力克服全球跨国投资低迷影响,全市新设外资企业745家,占全省的29.6%。实际利用外资37.5亿美元,占全省比重21.4%,保持稳定。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1个,阿斯利康等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
“进中提质”——商务发展的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全市机电产品出口2093.4亿元,占出口总额的近一半,增长5.9%,拉动出口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出口增长85.4%,家电出口增长21.9%。外资质量和结构进一步提升,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近年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占比28.6%;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13.9亿美元,占比37.2%,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新型消费快速发展,青岛市网络零售额2682.9亿元,增长25.1%,占全省的32.2%。
【主持人】:王局长,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用重要。请您介绍一下去年在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具体成效如何?
【王志俊局长】:过去一年,我们始终立足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个重要”定位,青岛市商务系统聚力开展“三进三促”专项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现场,促政策落实、促服务优化、促问题解决,全力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向好。我们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一方面,落实省促消费政策,出台了“青岛消费14条”政策,发放消费券1.6亿元,拉动消费超42亿元。一方面,办好促消费活动,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主题活动千余场,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举办国际车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销活动150多场,新能源汽车零售额138.5亿元、增长39.5%。持续优化消费场景,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9个,台东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全省唯一。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商贸流通)试点。胶州、莱西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二是外贸进出口提质增效。在同类城市率先出台《青岛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财政资金3.1亿元,惠及企业7500余家。新增有实绩外贸企业1100余家,累计数量超2.5万家,出台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信用保险、进口贴息等政策,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对东盟、俄罗斯、墨西哥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0.2%、37.2%、38%。组织4170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80多个境内外展会,意向成交订单超过350亿元。全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315亿元、增长10.8%,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连续两年评估居全国第一档。完成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2项创新成果获评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完善招商机制,出台“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最高奖励2000万元,调动“链主”企业积极性。2023年,青岛市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51个,总投资4534.7亿元,开工率47%。出台制造业跨国公司招商引资行动计划、重大外资项目奖励、外资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奖励等政策,建立青岛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收集解决各类诉求110件。推动84家外资企业增资和利润再投资,实现投资额17.3亿美元。出台实施全球招商计划、制造业跨国公司招商引资行动计划,组织30余场经贸交流活动。高质量举办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来自36个国家、地区的422家跨国公司参会,其中世界500强139家,嘉宾层次、规模创历史新高,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是开放平台塑造新优势。我们以高水平建设上合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全省23.7个百分点,常态化开行31条国际国内班列,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入驻企业过万家,国际能源中心交易额突破千亿元。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优势突出,新形成3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入选国务院改革试点经验。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贡献了全市73%的外贸进出口、67%的实际利用外资。
【主持人】:今年是促进经济巩固向好,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商务工作意义重大。请您谈谈接下来青岛市商务工作的主要发力点和思路举措。
【王志俊局长】:我们已经感受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商务运行仍面临较大风险挑战。站在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省、市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精神,持续扩大消费,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坚决扛牢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的责任担当。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消费促进年”,着力打造“乐购青岛”消费品牌。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将抢抓机遇,加快制定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相关方案、细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统筹资金2亿元对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进行补贴,真金白银惠企利民。借助5月份举办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山东站暨2024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仪式契机,配套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线上线下融合,调动各方以旧换新积极性。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积极争创国家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消费能级,释放消费潜力。贯穿全年实施“乐购青岛”系列促销活动,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国货潮品等新的增长点,保持网零额快速增长。
二是聚焦“开放突破年”,全面打响“通商青岛”外贸品牌。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推进外贸稳增提质若干政策措施,加快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开拓国际市场等政策兑现,稳定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信心。抓好新主体、新投产项目、新业态,力争实现更多新增量。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大力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易货贸易、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加快拓展中间品贸易、二手车出口等贸易增长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研究出台支持生产性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和拓展,在稳住美、欧、日、韩等传统市场基础上,积极开拓东盟、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组织企业“抱团出海”参加130场重点境外展会及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点境内展会。完善“商务、海关、税务、外汇、港口+”协同机制,协调会商企业应对红海危机、俄罗斯收结汇堵点等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聚焦“项目攻坚年”,加快培育“投资青岛”招商品牌。统筹招商引资“一盘棋”措施,加快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大合力。把准招商方向,瞄准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着力引进一批引领型大项目、好项目,务实开展国际招商。提升招商质量,把好项目标准关口,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持续优化投资促进评价体系,完善招商项目准入评审机制。精选招商领域,梳理产业细分领域,紧盯重点产业链配套,突出高附加值环节,提高招商精准度和实效性。创新招商方法,拓宽招商渠道,大力推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专业园区招商等。办好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借助新加坡山东周、港澳山东周等重大经贸活动契机,打造国际经贸交流“大窗口”。把稳外资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推动“外资24条”落地见效,结合青岛实际出台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开展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促进行动,推动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我们将坚持用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落实好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重点企业项目领导帮扶等机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四是聚焦开放发展“大平台”,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建强用好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国家战略平台,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多类型、多层次的开放平台载体。我们将深入实施上合示范区扩能行动,落实省支持示范区“再提升”21条,加快上合“四个中心”建设发展,提升“丝路电商”基地、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平台能级,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是青岛自贸片区获批五周年,我们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做好经验总结和国家评估工作。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形成更多创新成果。落实全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更好发挥21个省级以上功能区作为实体经济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作用。
【主持人】:谢谢您的介绍,感谢王局长接受我们的访谈。
【王志俊局长】:谢谢!欢迎广大网友继续关注青岛商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