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跃升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开展跨境电商跃升计划”要求,持续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掌握政策落实情况,找准政策落实面临的挑战,为推进下阶段跨境电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山东省商务厅组织开展政策评估工作,形成政策评估报告。
一、评估说明
(一)评估背景
在跨境电商已成为国际贸易增长新引擎的经济背景下,山东省委、省政府紧跟中央步伐,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制定发布了《山东省跨境电商跃升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鲁政办字〔2023〕84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全面了解政策推进实际,山东省商务厅对《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政策评估工作。
(二)评估目的
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全面掌握政策落实情况,剖析存在问题与不足,提出优化建议和发展路径,充分挖掘外贸主体潜力,全面提升我省跨境电商发展水平。
(三)评估原则
按照科学合理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公开透明原则、注重实效原则开展评估工作。
(四)评估内容
从政策制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操作性三个维度,政策落地的实施预期、实施效益、预期影响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五)评估过程
1.成立评估工作组。根据工作内容明确人员工作分工,按照科学全面、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评估理念组织开展评估工作。
2.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方向、评估方式及工作安排,评估工作按照材料梳理、调查分析、官方数据比对和形成评估报告4个阶段实施。
3.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制定材料提报清单。根据政策具体内容,制定形成政策要点全覆盖的评估材料提报清单,获取来自官方部门的提报材料,以全面掌握政策落实基本情况。二是官方数据查阅对比分析。横向对比制定并落实了相关政策的省市,发掘亮点和创新做法,汲取先进经验,为政策更好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4.形成评估报告。科学分析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结论,提出公正的评估意见,形成政策评估报告。
二、实施成效
跨境电商产业带方面,成立80个特色产业带工作站,与亚马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出海品牌;跨境电商主体方面,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跨境电商主体发展态势强劲;跨境电商海外开拓方面,建成300个海外仓,引导企业创新探索“前展后仓”“展仓播一体”等新型营销模式;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方面,青岛港、烟台港、威海港等特色港口加快布局海上航线,中欧班列(齐鲁号)实现常态化稳定运营;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方面,创新探索“关保通”模式、“零抵押”循环担保模式、“一次汇款”模式等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措施;跨境电商国内外交流方面,连续举办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等跨境电商合作交流大会,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举办21期跨境电商主题援外培训项目。
三、评估结论
经全方位评估,《行动计划》的决策实施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政策实施对促进我省跨境电商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我省在全球贸易中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政策规范性评估
1.与上位政策相一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字〔2022〕42号)相关措施,政策内容合法合理。
2.行政机关权责相当。山东省商务厅具备拟订全省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等职责,《行动计划》与省商务厅的权责相适配。
3.政策可操作性强。《行动计划》围绕“跨境电商+产业带”、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跨境电商知名品牌培育等11个重点任务制定了44项政策措施,明确了支持措施、发展重点等具体内容,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二)效果评估
1.决策实施基本达到预期效果。2024年1-10月,全省通过海关联网监管信息平台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681.5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省16地市中,有12个地市外贸进出口实现增长。整体来看,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2.决策实施成本效益转化良好。政策执行措施涉及多方面投入,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但在提升我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著,这表明政策资源投入合理,成本效益明显。
3.实施对象对决策的接受度高。通过官网网站发布、新闻发布会、媒体聚焦报道等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宣传,多次组织跨境电商国内外交流大会和跨境电商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会议,有效促进电商行业交流和合作,整体满意度较高。
4.决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和可预期的长远影响积极正面。政策一经出台反响热烈、深受欢迎,有效提升了我省跨境电商品牌知名度、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加快推动我省传统特色产业带数字化转型,以更加开放和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市场。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建议
(一)主要问题
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省内各地市跨境电商发展不均衡,跨境电商物流配套、平台引育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二是跨境电商中高端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仍然存在“找不来、留不住”的困境,省内高校电商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三是传统工贸一体化外贸企业更加专注于产品生产端,对跨境电商这一新模式的运作缺乏经验,触网转型积极性不高。
(二)下步建议
1.推动跨境电商产业优化协同发展。一是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支持重点行业建设交易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带企业之间的合作。二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条件,编织覆盖全球的跨境物流网络。三是培育和引进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下游服务商,支持跨境电商平台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新业态新模式,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2.加快打造梯次跨境电商人才队伍。一是出台跨境电商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畅通高层次跨境电商人才来鲁工作一站式精准服务,创造“拴心留人”环境。二是鼓励高校、职业院校设置跨境电商专业,开设“跨境电商+小语种”相关课程,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人才支持。三是引导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常态化开展跨境电商活动,巩固层次丰富、供给充足的人才梯队体系。
3.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强政策宣讲和培训,定期总结、推广跨境电商发展的成功实践经验,提高转型积极性。二是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相关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优化协同,降低企业转型成本。三是鼓励平台企业、链主企业深入地方特色产业带进行合作,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国际贸易。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