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牢记嘱托走在前 勇担使命开新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省委部署,锚定“走在前 开新局”,扎实推进“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的生动实践,山东省商务厅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共同开设16市商务局长访谈录,商务系统模范人物、优秀企业家代表访谈录,充分反映山东商务系统的新变化新气象。
本期嘉宾:潍坊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波
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奋力谱写商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潍坊市商务系统坚定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发扬“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商务担当,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集成资源稳外贸、促外资、扩消费,有力推动了商务发展主要指标呈现出量质齐升、不断突破的强劲态势。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657亿元,首次跨上2000亿元台阶,2022年将超过3300亿元;到账外资总额2021年创历史最高13.2亿美元,2022年将超过14亿美元,结构性指标保持全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稳定增长,增幅居全省前列,零售业户统一结算、优势产业集中纳统、生产企业服务剥离等做法在全省推广。
1.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重要论述,为商贸流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潍坊市在推动市场高效运行、消费健康发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质量的高低,体现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好坏。消费市场的冷热,反映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信心的强弱。工作中,我们紧扣“提质扩容”这个部署要求,顺应当前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强化政策引导,提高流通效率,不断释放消费潜力,更好发挥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推动消费快速回暖。面对疫情对消费市场带来的冲击,潍坊市于5月份即启动了“惠享潍坊消费季”,通过发放政府消费券、组织开展促销活动等方式,着力激发舌尖上的消费、指尖上的消费、脚步上的消费、品牌上的消费。按照扩内需工作安排,潍坊市统筹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分15批次发放购物、餐饮、汽车和家电四类消费券,以1.62亿元财政资金,撬动了47.1亿元的直接消费,迅速稳住了居民消费信心和预期,提升了消费市场活力。鼓励商贸企业与生产厂家开展深度合作,在让利的同时,推出个人定制、套餐推荐、专属补贴、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紧抓节日热点联动精准促销,充分挖掘居民消费潜力,让群众“愿消费”。
二是优化升级商业设施。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重点推进潍坊万科城、绿地缤纷城、城市奥莱购物中心、吾悦广场等项目,2022年新引进或开工建设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达到10处。改造提升商业街,以青州古城、十笏园文化街、泰华城中兴商业街为引领,进一步提升街区环境和智慧化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打造消费新载体,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潍坊市每年都有一条步行街入选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打造智慧化商圈,已形成白浪河(泰华-中百)商圈、谷德锦商圈、谷德广场商圈、新华路商圈、银座商圈、万达商圈等一系列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商圈,商圈在智慧停车、智慧营销、智慧管理等方面较好满足了顾客需求。大力发展夜经济和文旅消费,重点打造奎文泰华城、青州不夜城、艺术中心凤溪地、寒亭梦想小镇等业态融合项目,植入美食、美景、演艺、灯光秀等元素,成为广受欢迎的夜间消费集聚区。
三是培育发展新兴消费。市级层面成立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顶格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抢占消费产业新风口。制定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全国首个市级层面的预制菜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从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支持新上项目、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支持冷链物流发展、支持标准化建设等9个方面,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建成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互联网平台—“快肴网”,成功举办全国预制菜产业互联高峰对话暨平台上线发布仪式,搭建了产销对接新平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2022年已举办中国味道•潍有尚品--山东预制菜选品大会暨潍坊首届预制菜美食节、杭州电商企业招商对接、优秀电商创业带头人评选等活动,1-10月份网络零售额达到301.9亿元,同比增长22.5%。立足农产品品质和流通体系等优势,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临朐、安丘、青州、高密、寿光、诸城等6个县市创建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国务院电子商务激励县,1-10月农产品电商零售额达到18.4亿元,同比增长40.5%。
2.国际国内诸多超预期变化增加了稳外贸的压力,在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方面,潍坊有哪些举措、成效和计划?
答:外贸发展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既有外部需求不足的问题,又有自身结构方面的不足。我们把外贸工作提升到商务发展的头号工程,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企业帮扶和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了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持续加快。2021年,全市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2657亿元,是2017年的1.8倍,年均增长16.1%,有力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3位,外贸依存度达到37.9%。2022年1-10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860亿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41.4%,居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9个、27.5个百分点,多次获省委、省政府表扬奖励。
工作中,主要抓了五个重点:一是调整优化商品结构。2021年,机电产品进出口占比39.8%,成为第一大类商品,2022年1-10月,机电产品出口又增长了67.7%,高于全市平均14.9个百分点。二是推进市场多元化。已与216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对新兴市场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1-10月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964.9亿元,增长42.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005.9亿元,增长67.9%。三是发展外贸主体和新业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5651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到83.4%。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引育成效明显,每年带动超过400家企业“开壶”出口,成为外贸重要增长点。四是培育外贸新动能。2020年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00亿元,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1%。最近几年,潍坊市新创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7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2个、省级外贸高质量发展区1个、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区1个、省级对外开放强县1个、省级外贸新业态主体20个、省级跨境电商孵化机构试点单位1个。五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获批山东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21年服务进出口实现了翻番,今年1-9月又同比增长60%。
下一步,除了抓好市场开拓、结构调整、企业帮扶等工作,我们还将突破四个方面:一是打造二手车对外出口产业链,二是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三是打造跨境电商服务链,四是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
3.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形势面前,潍坊市如何塑造招商引资新优势,推动全市利用外资工作量增质升?
答:近几年,受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外资项目洽谈、引进、落地、出资等方面遇到不少阻力。在严峻形势下,我们不断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优化外资结构,推动利用外资量质齐升。1-10月,全市新设立外资项目139个,实际使用外资11.5亿美元。一是全方位深化“双招双引”。2012-2021年,潍坊市累计新批设立外资项目957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78.2亿美元。2021年,潍坊市实际使用外资13.2亿美元,达到历年最高,是2012年的4倍。二是精准开展招商活动。举办了潍坊发展大会及一系列线上线下经贸招商活动,组团开展了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海进博会、海南消博会等招商活动,主动连线日韩、欧美等客商对接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成果。截至2021年底,已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潍坊投资,累计设立外资项目3874个,实际使用外资133.6亿美元,其中32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立了61家外资企业,马石油润滑油中国总部成功落户。三是加快项目落地转化。高密科乐收“债转股”模式、安丘景芝酒业国有资本股权并购模式、临朐蓝帆由贸易伙伴变投资伙伴等模式和做法,都促进了外资渠道拓展、领域拓宽。四是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结构。2021年实际使用日韩外资2.3亿美元,占全市17.4%,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5亿美元,占全市56.5%,临朐蓝帆健康科技丁腈手套项目到账外资2亿美元,是当年全省最大的制造业外资项目。
4.潍坊市的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了不俗成绩,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在“走出去”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我们大力引导支持企业贴近消费市场布设营销网络、贴近劳动力充裕国家建设生产加工子公司、贴近原材料富足国家建设海外能源资源基地、贴近发达国家(地区)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四个贴近”提升了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的能力水平。一是跨国投资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2021年,累计设立境外企业(机构)146个,新增境外实际投资23.6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4.6亿美元,外派劳务1.6万余人次。其中2021年,新增境外实际投资8亿美元,是2017年的3.1倍,2022年1-10月又增长84.7%。全市已有133家企业“走出去”,在6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255个,其中,营销网点32个,研发中心6个,生产加工企业114个,种养殖基地8个,林产矿产开采基地10个。二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布局力度加大。已有82家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了139个海外工厂,柬埔寨(山东)工业园、巴基斯坦山东圣山南亚工业园运营良好,落户中白巨石工业园的马兹潍柴项目于2019年投产。三是本地跨国公司加快成长。潍柴集团先后全资或参股收购法国博杜安、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林德液压、欧德思、美国德马泰克、PSI、加拿大巴拉德、英国锡里斯、奥地利威迪斯,雷沃重工收购意大利马特马克、阿波斯等国际农机知名品牌,融合了技术研发、经营管理、营销渠道等资源。
5.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作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并在当年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两次对“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予肯定,我们作为商务部门,是如何服务推进“三个模式”的?
答:潍坊“三个模式”在农业农村实践中慢慢总结创新而形成,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相衔接的问题。从商务领域来说,服务“三个模式”创新提升,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电商赋能工程。2021年诸城市、高密市成功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示范县数量达到6个,诸城市农村电商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临朐县入围“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全国第22位、山东省第2位,其“三链重构赋能乡村振兴”做法入选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我们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支持农产品名优产品企业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名特产品店铺,推动大樱桃、板栗、苹果、银瓜、火山小米、红香椿等特色产品上网触电,培育了沂蒙山胖子、贝贝南瓜、羊角蜜、相亮山楂等一批网络热销品牌,年农产品网络零售超过21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过千万元企业60余家。同时,我们还组织企业利用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和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直播平台,以淘宝“村播”“县长带货”“助农直播”等为模式,组织以地标产品、特色农产品、老字号等为主题的电商助农直播活动30余场,2022年1-10月农村电商零售额达到155.8亿元,同比增长28.8%。
二是夯实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发挥潍坊区位交通和农产品等优势,加快推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畅通农产品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鼓励和引导全市40余家大型商品市场开展优化升级,在商务部等7部门牵头组织的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中,我市从全国80余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20个城市之一。通过推动商品市场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潍坊商品市场群衔接生产和消费、链接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国内外市场的枢纽节点作用,辐射带动产业集聚,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着力构建具有潍坊特色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在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基地。
三是加快推进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将乡镇商贸中心作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中的一个平台载体,推动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传统配送模式,提升乡镇消费者满意率、乡镇商贸中心盈利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带动县域商业经济发展。寿光市、安丘市、临朐县、青州市培育和建设了一批集聚效应显著、服务功能完善、拉动消费作用明显的乡镇商贸中心。寿光市、安丘市从全省23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山东省10个“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潍坊由此成为全省唯一一个2个县入选的市。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机构合作,对全市选取的城郊结合部、发达地区、丘陵地区等不同地域的8个乡镇商贸中心(超市)和2个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进行调研,以围绕创新发展“三个模式”为工作思路,找准县域商业体系发展中乡村消费力薄弱、企业生存时间短、经营方式传统等难点瓶颈问题,提出了“一个平台、二个转变、三个提升”工作思路。
在采访的最后,冯波谈到,下一步,潍坊市商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发挥好商务部门“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职能职责,进一步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狠抓重大项目攻坚,丰富提升消费场景,持续做好市场拓展,着力提升区域消费能级;进一步积极推动外贸固稳提质、外资量稳质升、对外投资稳步提升,推动开放型经济平稳向好发展;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为“三个模式”提升做好支撑。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融入“双循环”,奋力谱写商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力全市、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