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专项规划
山东省“十四五”对外贸易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1- 09- 18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浏览次数 字体:【


“十四五”时期,是山东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时期,必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2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东省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多措并举稳住基本盘,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外贸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总体规模扩大。“十三五”时期,全省货物进出口额由1.5万亿元提高至2.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由“十二五”末的6.1%提高到6.8%;全省进出口年均增长8%,高于全国水平2.5个百分点。2020年,山东外贸进出口22009.4亿元,其中出口13054.8亿元,进口8954.6亿元,规模分别居全国第6位、第5位、第5位。

主体实力增强。截至“十三五”末,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5.6万家,其中出口企业4.9万家、进口企业2.1万家,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4.8%、44.5%、34.9%;进出口过亿元企业3280家,出口过亿元企业2502家,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56.6%、70.4%。培育认定300余家省级国际自主品牌企业,海尔、重汽、三角、佳农、愉悦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

外贸结构优化。从商品结构看,“十三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7.2%,2020年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42.7%;农产品出口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从贸易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到69.4%,较“十二五”末提高17.2个百分点。从贸易伙伴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达到30%,较“十二五”末提高4.5个百分点。

业态模式创新。青岛等7市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临沂工程物资市场等3个市场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济宁等3市获批二手车出口试点,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济南莱芜区等47个基地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由“十二五”末的“零基础”分别达到“十三五”末的114.7亿元、343.4亿元。

便利化水平提升。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省级权力事项压减 59%。通关时间整体缩短,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7.77小时、2.39小时,比2017年同期分别压缩62.54%、89.03%。全省办理出口退税审批平均用时为4.8个工作日,比税务总局要求缩短40%。推广“鲁贸贷”“出口订单融资封闭贷款”、出口信保等金融政策,2020年,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小微企业数以及通过“单一窗口”线上服务企业数均位居全国首位。

(二)主要问题

当前,山东对外贸易发展依然面临一系列问题,成为新时期外贸强省建设的突出制约。

总量规模亟待提升。我省GDP总量位列全国第三,但货物进出口规模低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列第六位。2020年,我省货物进出口分别是江苏的49.3%、浙江的64.8%。

外贸结构不优。从出口看,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较低,2020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低于全国16.7个百分点,比广东、江苏、浙江低25.7、24.1、2.4个百分点。从进口看,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占比较高,2020年,12类大宗资源商品进口占比达到52.2%。

新业态发展较慢。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起步晚、规模小、贡献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2020年,我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38.3亿元,仅占全国的0.8%,是浙江的28.2%、广东的8%;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为浙江的11.5%、广东的11.7%。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外贸将持续经历从大到强的转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均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外贸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可为期。

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加剧经济全球化深层次矛盾,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本地化、区域化和多元化特征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复苏道路漫长、坎坷且充满不确定性,中美战略竞争常态化和长期化特征愈发凸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贸易投资壁垒增多,贸易摩擦加剧,出口继续上升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从国内看,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将更加稳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粗放型工业、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增长动力将进一步弱化,新型消费、创新经济等新兴产业增长仍处于关键的能量积累期。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高水平开放布局更趋完善,对外贸易增长的空间在于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服务业对外贸易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消费大国”,进口需求将持续增加,“十四五”时期进出口结构可能会出现进口大于出口的历史性拐点,这对全球贸易结构将会带来革命性影响。

从我省看,外贸高质量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全省全面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各种利好因素加快汇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深入推进,RCEP加快落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国字号平台叠加优势凸显,深化改革持续加力,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破除,营商环境全面改善,创新资源不断聚集,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进一步重塑,这些都为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外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均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需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实施外贸强省战略,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个优化”,推动外贸领域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拓展外贸发展空间,提升外贸运行效率和质量,持续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在外贸领域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工具,推动传统业态转型升级,促进业态融合创新,不断探索新业态新模式。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统筹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资源高效配置、要素有序流动。

——内外联动、协调推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交通等综合优势,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贸易新体系。

——高端引领、健康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着力优布局、优结构,引导进出口迈向高端化、精细化,促进各类外贸平台规范、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5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力争突破3万亿元,增幅位居全国前六大省市前列。

——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全省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50%以上。

——新业态发展水平提升。到2025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占比达到8.7%;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力争达到3000亿元;各市培育3-5家本土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外贸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全省培育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突破6万家,进出口过亿元企业超过4000家。

——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全省外贸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外贸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明显增强。

三、重点任务

(一)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贸易产业融合,推进产业国际化进程,持续提升“山东制造”“山东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夯实外贸产业基础。高标准建设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创新驱动突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搭建研发、检测、营销、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完善支持政策,维护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县域开展对外开放强县、外贸高质量发展区创建活动,打造外贸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的先行区。提升贸易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联动效应,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国际规则、对接国际标准、提高供给水平。增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引领带动作用,聚焦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开展上下游产业招商,培育完善配套体系,提升产业聚合度,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向园区聚集。优化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贸试验区功能,打造跨境电商、保税维修、中转集拼、期货保税交割、离岸贸易等业态创新高地。加强外贸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引导企业与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保障和互利合作。

培育高能级外贸主体。加快在跨境电商、国际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提升外贸主体能级。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外贸跨国公司,优化资源、品牌、技术、人才等要素,实现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在全球布局。支持济南、青岛、烟台等具备条件的市打造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集聚发展贸易型总部企业。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提升中小企业开放水平,培育竞争力强的“小巨人”企业。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提升出口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扶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稳岗就业等各类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国际自主品牌,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组建进出口企业联盟,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供应链。

提升出口质效。聚焦重点产业,扩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打造外贸新增长极。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增强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产品出口竞争力。推动纺织服装、鞋帽、家具、陶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增加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发挥农产品出口综合优势,提升农产品精细深加工能力和特色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食品加工生产和贸易基地。建设检验检测中心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出口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加强国际自主品牌培育,支持企业开展马德里体系等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产品认证。鼓励开展特色产业集群集体商标和原产地标志商标注册,构建“山东制造”品牌体系。支持企业做好品牌研究、设计、定位和交流,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建立品牌推广中心,支持企业以参股、换股、并购等形式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积极发展绿色低碳贸易,稳步扩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绿色服务等商品出口规模,降低出口商品碳含量。提高省内货源地出口占比,增强外贸对我省经济拉动作用。

优化进口结构。落实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进口贴息力度,动态调整省级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扩大重点产业发展所需关键技术、重要设备及零部件进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建设品牌进口分销枢纽、优质生鲜品进口集配中心、食品农产品进口供应链服务平台,扩大优质民生消费品进口。健全完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复制推广保税原油混兑调和、外贸原油国际中转、保税混矿等新模式,稳步扩大能源资源型产品进口。在欧亚班列沿线布局区域集货中心,建设上合示范区优质产品进口集配中心,扩大中东欧、上合组织国家特色产品进口。深入发展“链上自贸”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支持设立跨境电商O2O线下体验店。发挥毗邻日韩地缘优势,支持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市建设日韩特色商品进口集散地。高水平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支持济南、威海等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级示范区。培育一批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认定一批省级进口贸易“小巨人”企业。

 

专栏1 增创外贸竞争优势重点工程

01. 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培育工程:围绕   “十强”产业,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大高端制造业、出口导向型项目招商力度,建立以特色出口产品为引领的产业园区,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园,增强本地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主导产业鲜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外贸产业集群。发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支持政策作用,支持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地内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牌培育、标准制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加强对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宣传推介,总结梳理各先进经验和先进模式,挖掘树立典型标杆,提炼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02. 大宗商品进口升级工程:建设山东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支持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提升“山东大宗”平台功能,开展原油、煤炭、铁矿砂、棉花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打造面向全球贸易商、生产商和投资者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力争到2025年,累计实现双边交易额10000亿元。扩大关键进口原材料辐射范围,依托青岛、烟台、东营临港资源与自贸试验区片区保税混油、保税混矿等政策叠加优势,向山东及国内其他省份地炼、钢铁、铜铝等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采购、储存、混兑调和等定制化贸易业务服务。重点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支持烟台建设全球保税混矿业务分拨中心等平台项目。构建高效应急调运体系,支持物流企业和应急物资制造企业合作,构建关键原材料、产成品等高效应急调运体系,提升山东在国内大循环中的战略节点作用。

03. 民生用品进口倍增工程:增设海关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增设药品、水果、肉类、水产品、植物种苗等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积极开展1210、9610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特色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深入发展“链上自贸”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推动建设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等各类免税店,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免税经营资质,扩大免税业规模。

(二)培育外贸转型新动能

顺应新技术发展趋势,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强化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对外贸稳增长和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

推动数字强贸。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推动外贸全流程各环节优化提升。集成外贸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加强资源对接和信息共享,提升外贸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建设外贸新业态大数据科研平台。引导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传统品牌价值。鼓励建设孵化机构和创新中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到2025年,形成新业态驱动、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和线下产业园区“两平台”及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诚信、统计监测、风险防控等监管和服务“六体系”,探索更多好经验好做法。鼓励跨境电商平台、经营者、配套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做大做强,加快自主品牌培育。招引头部电商企业,培育本土特色行业垂直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一批要素集聚、主体多元、服务专业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鼓励外贸企业自建独立站,支持专业建站平台优化提升服务能力。引导企业用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和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突破医药、宠物食品等特种商品跨境电商进口。便利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管理。

创新发展市场采购贸易。提升临沂工程物资市场、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外向度,吸纳更多内贸主体开展外贸业务,引导市场主体提高质量、改进技术、优化服务、培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放大对周边产业的集聚和带动效应。推进市场采购与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公共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融合。进一步优化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责任可究。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场争取市场采购贸易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对在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系统备案且可追溯交易真实性的市场采购贸易收入,引导金融机构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提升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引进培育高能级综服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报关、物流、退税、结算、信保、融资等“一站式”服务。支持济南、青岛、潍坊、临沂等市引进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服企业,建立综服企业区域中心。引导综服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内涵,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融合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帮助传统企业拓展市场、精准营销。建立与综服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通关模式,优化退(免)税管理流程,落实代办退税管理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成为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

加快培育海外仓。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参与海外仓建设,提高海外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中小微企业借船出海,带动国内品牌、双创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支持综合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结构化融资等投融资方式多元化投入海外仓建设。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在美欧、日韩、东盟等主销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布局一批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公共海外仓,完善全球服务网络,建立“山东制造”的运输销售渠道。鼓励海外仓企业对接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国内外电商平台等,匹配供需信息,实现联动发展。优化快递运输等政策措施,支持海外仓企业建立完善物流体系,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探索建设海外物流智慧平台。

打造保税维修承载高地。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船舶、轨道交通、集成电路、工程机械等产品全球维修业务,争取扩大保税维修产品范围。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符合环保要求的“两头在外”的保税维修业务。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外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自产出口产品保税维修业务。重点支持济南、青岛、烟台市发展飞机、电子信息、船舶海工、轨道交通、机电设备保税维修业务,潍坊、临沂、威海、日照市发展电子产品、打印机、复印机、工程机械、空港特种车辆保税维修业务,东营、淄博市发展石油装备、机电设备、工程机械保税维修业务。

拓展易货贸易、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新型易货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以上合组织国家为重点,开展以人民币计价的机电产品与能源资源产品易货贸易。支持自贸试验区和省内具备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开展离岸贸易,建设新型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完善配套金融监管政策,提升外汇收支便利度。研究探索适应离岸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支持青岛建设东北亚转口贸易中心、威海建设中国韩国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优化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监管模式及申报流程,推动企业开展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一站式业务。

 

专栏2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布局

01. 跨境电商:青岛、烟台、威海突出家电、美妆、海洋食品、渔具、日用消费品等产业特色,重点突破医药、宠物食品等特种商品跨境电商进口,打造监管服务模式创新探索区、对日韩进出口商品交易区。支持威海建设面向日韩的全球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分拨商基地。济南、东营、潍坊、日照、临沂突出激光机械、石油设备、农机、水海产品、建材等产业特色,建设多行业垂直电商平台、专业服务园区,打造特色产业带转型发展引领区、内外贸融合发展试验区。淄博、枣庄、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着力推动“互联网+外贸”转型,突出玻璃、机床、手套、服装、五金、家纺、发制品等产业优势,打造市场主体孵化区、外贸转型升级试验区。

02. 市场采购贸易:临沂、枣庄、济宁、菏泽依托临沂商城工程物资试点,打造“买全国、卖全球”工程物资市场集采集供平台。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依托青岛即墨、烟台三站试点,培育“互联网设计+个性定制+自主品牌”柔性智能化服装生产贸易集群和面向日韩小商品综合批发(零售)市场采购贸易集散平台。引导具备条件的市场提升市场外向度,积极争取新一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03. 离岸贸易:自贸试验区济南、青岛、烟台片区以及具备条件的综合保税区探索发展离岸贸易,实施“全球贸易商计划”,建立规范化、便利化、快速化的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机制。鼓励各类银行探索优化审核方式,依照展业原则,基于客户信用分类及业务模式提升审核效率,对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离岸贸易业务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探索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手段辅助外汇管理部门和商业银行进行贸易真实性审核。培育壮大商贸总部经济、贸易型总部经济,构建畅通高效、辐射胶东经济圈、带动沿黄流域的离岸贸易功能体系。

(三)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在服务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上发力,促进内需与外需协调发展。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实施“境外百展+”行动,聚焦机电产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优势行业,加大RCEP区域、20个重点国家、“一带一路”市场展会布局,推进“一国一展”“一业一展”。坚持“保原市场、拓新市场”,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持续跟踪美国对我国经贸政策走向,针对商品关税和标准规则变化,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拓展双方利益契合点,努力稳固美国市场。发挥中欧班列(齐鲁号)、境外经贸合作区、海外仓等平台载体作用,巩固欧盟市场。用足用好关税减让、原产地累积规则、开放市场准入等互惠措施,深度拓展RCEP市场。发挥企业对外投资优势,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对“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出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深化鲁港、鲁澳经贸合作。

创新市场开拓方式。充分利用5G、大数据、区块链、VR、AR等技术,建设面向海外市场的线上营销网络,开展云展示、云洽谈、云签约,提升营销智慧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展会、社交电商、产品众筹、大数据营销等,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体系。创新展会举办方式,综合运用线上云展会、线上长期展示、“线下展品展示+线上视频对接”等多种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山东出口商品系列展会,建设“山东商品网上展示厅”。高水平建设贸易促进平台,组织外贸主体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综合性展会,用好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高端展会平台,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国际知名专业展览。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落实内外贸调控机制,指导企业做好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衔接。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在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扩大适用范围。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需求,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建自有品牌,培育发展新消费热点。完善外贸企业拓内销支持体系,探索推进出口转内销市场准入和产品认证制度改革,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认证程序,降低出口产品内销成本。发展进口商品直销等新型商业模式,推动国际空港、海港、邮轮母港增设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支持保险公司加大对出口产品内销的保障力度,提供多元化保险服务。支持企业争创国家“双循环示范企业”,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双循环示范企业”。推动“老字号”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新特色产品、建立营销网络,提高“老字号”品牌国际影响力。

推进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海外鲁商、贸促会、境外商会等作用,支持企业采取与国外渠道商合作、自建、并购等方式,完善营销和服务保障支撑体系,推进境外展示中心、分拨中心、零售终端、售后服务等布局建设,开展仓储、展示、批发、销售、接单、签约及售后服务。重点推动汽车、机电、农机、机床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国际营销服务网点。支持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民间经济外交、商事法律服务、应对经贸摩擦、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引导国际型企业和机构提升服务意识,建立完善服务标准,探索运用物联网、远程监测、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运营维护、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等售后服务,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加强二手车境外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二手车出口企业在重点市场建立公共备品备件库,保障出口车辆备品备件供应和售后服务。

 

专栏3 外贸市场开拓重点平台

01. “境外百展+”: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山东出口商品(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印度、匈牙利)系列云展会,举办一批辐射上合、中东、南亚、中东欧市场的山东出口商品系列展览,推动农业机械、五金建材、轮胎汽配等重点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支持市场采购贸易主体参加非洲站(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中东欧站(匈牙利)、东亚站(日本、韩国)系列展会活动。

02. RCEP区域市场开拓:建立RCEP国别商品减税对比清单,综合利用关税减让安排,扩大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工程机械等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针对RCEP背对背原产地规则,建立辐射全国的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大市场。创办RCEP及日本、韩国进口博览会,培育商品采购、产业技术、投资促进高端合作平台。指导农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基地用好中日关税减让承诺,促进冻鱼片、虾蟹等水海产品,土豆、番茄等鲜活蔬菜、冷冻蔬菜,樱桃等水果,果汁果酱、调味品等食品对日出口。扩大水产品、食品、医药、美妆等日用消费品和精细化工、液压传动、轨道信号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03. 省内重点国际化展会平台:高水平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提高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的规模、效果和专业化水平。

 

(四)优化外贸发展新环境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持续打造有利于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

构建高效国际物流体系。增强青岛、烟台、威海港面向日韩的门户功能,扩大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规模,推进中韩陆海联运第二阶段整车运输实施,探索中日韩多式联运通道建设。积极推动山东港口新增国际海运航线,打造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欧美优势航线组群。建立沿海港口与“齐鲁号”欧亚班列合作联动机制,统筹推动中亚、中欧班列扩容增量,加快培育济南、青岛、临沂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发展高铁快运与电商快递班列。以服务高端产业发展为目标,构建面向日韩和东南亚,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通美澳等发达国家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在稳定现有航线基础上,增开或加密国际全货机航线。顺应电子商务发展新需求,适时开辟全货机跨境货运专线。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稳步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改革,提升海关“智慧查验”水平。优化大宗商品检验监管,实施“先放后检”“边装边检”“即卸即检”等模式。推广第三方采信制度,逐步扩大第三方采信商品范围和内容,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进一步简化单证要求,提高原产地证书审签效率,构建“线上智能化自动审签+人工集中分类审签”模式,精简海关申报随附单证。持续优化口岸作业流程,落实RCEP货物“6小时通关”政策。拓展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实现船舶进港、海关查验、货物提离等各作业环节数据协同。加强口岸收费清理,实施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高出口退税质效,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长。提升外汇收支便利化水平,引导外贸新业态、大宗商品进口等领域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省外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系统推进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品牌培育、认证认可,加大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整合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资源,搭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及援助服务。鼓励外贸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提升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能力。强化外贸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动建立进出口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推广贸易融资、信用保险、出口退税等信用应用。

加强外贸人才培育。着眼外贸、金融、法律、科技、电商、物流、语言、文旅等多领域,建设具有“全球视野”、会用“世界语法”、更加具有“国际范”的外贸人才队伍。招引和培育外贸急需的金融保险、法律法务、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业创新团队,多渠道开展贸易政策及实务培训。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作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加强高端贸易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扩大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人才培养规模。完善人才发展政策,构建富有竞争力、吸引力的外贸人才引育政策体系。大力提升外贸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打造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推进外贸发展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专栏4 优化外贸发展环境重点任务

01. 贸易物流“黄金大通道”:提高中欧班列(齐鲁号)运行效率,加密图定线路开行频次,力争2025年开行2000列以上。优化日韩陆海铁快线、鲁欧快线、上合快线,打造日韩主要港口—山东主要港口—中亚全程物流供应链。构建空中货运便捷通道,开通青岛至大阪、威海至东京货运包机航线,开通青岛至东京、大阪邮政包机航线,加密烟台至日本大阪、东京和韩国仁川以及东南亚货运航线,加密威海至日本大阪货运包机。打造东北亚寄递物流中心,推动与韩国、日本邮政建立国际邮件传输机制,实施国际邮件“一点清关”。协商开通中日双向海上邮路。推动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国际邮件互换局实现“邮件、快件、电商”及一般贸易全业态业务模式一体化。支持潍坊、临沂加快建设国际邮件互换局。

02. 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实施智能查验,建设具备查验流程线上办理、智能确认预约顺序、流程动态跟踪、免单申请及电子化提箱、异常状态预警等功能的口岸智慧查验平台,实现查验环节公开透明、可查询。实现通关物流全程可视,依托“单一窗口”实现通关流程全程可视化,增加企业通关透明度,便利企业提前做好生产经营安排。加强关港信息协同,协调推动“单一窗口”与海关、港口的信息共享,实现船舶进港、海关查验、货物提离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协同,不断提升口岸智能化水平。

03. 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公开口岸服务承诺,细化公布港口、船公司及其代理业务、场站等口岸经营单位受理流程、作业时限标准,公开服务项目的“5+2”“7×24小时”和“预约制”等方面的服务承诺。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回应机制,发挥好省商务厅“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作用,接诉即办。建立口岸服务评价机制,依托山东“单一窗口”建立进出口收发货人等对码头、船公司、货代、报关、集装箱堆场、集卡等经营服务主体满意度的点评制度。

 

四、保障措施

)加强党的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保障本规划的顺利落地。

)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综合施策。推动贸易、产业、金融、科技等各领域政策叠加,发挥协同效应。统筹各级外经贸发展资金,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税务、信保等政策对展会、品牌培育、新业态、标准认证、平台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机制,进一步突出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提升的评价指标。充分利用有关智库研究力量,做好外贸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政策解读,发布市场信息,宣传典型经验,提振发展信心。

加强金融支持。重点加大对有订单、有市场、有潜力、有信用的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创新开展“订单贷”“订单保”等多样化金融服务,切实保障企业融资需求。稳步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进一步降低费率、提升限额满足率。推广“鲁贸贷”模式,推动建立“政府+银行+信保”合作机制,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利用“山东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展融资对接。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出口信用”服务和特色金融服务项下“信保贷”等金融产品。坚持“本币优先”,加快跨境人民币结算相关政策落实。稳步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开展。

(三)强化风险防控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积极做好新冠疫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下滑和非经济因素导致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完善贸易摩擦预警体系,推动形成多主体协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新格局,积极应对国外“两反一保”调查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做好贸易救济调查工作,维护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做好案件应对咨询、政策解读、业务培训、专题研究等工作。

完善外贸风险防控体系。做好外贸企业防风险工作,建立外贸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省市县三级预警相应、协调应对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外贸企业跟踪联系机制,密切跟踪监测重点市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进出口情况,强化外贸运行风险监测与评估,及时做好预警与风险防范。建立商务、海关、税务、金融、口岸、信保等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各部门的数据联通、业务协同,提高监测、预警、响应、评估的精准度和指导性。综合运用社会保险、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就业。指导重点企业开展海外合规体系建设,防范境外上市外贸企业金融风险,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四)强化规划落实

推进规划实施。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加强外贸领域各专项规划、地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协调。围绕规划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在本规划执行期间,如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照相关程序,适当调整本规划的预期目标。

做好督导评估。重点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建立健全联络员制度,强化信息报送和数据统计,及时研究和解决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定期开展规划评估工作,重大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