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开展以来,鱼台县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省市有关要求,认真督促指导运营企业,扎实开展电商项目建设各项工作,2020年,全县网络零售额实现6.67亿元,同比增长17.5%,网络店铺数共计3389家,同比增长13.3%。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日趋完善。我县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位于鱼稼里广场,中心配套设施齐全,功能日趋完善,能够满足人员培训、孵化支撑、咨询服务、数据分析、直播带货等服务需要。已开展多期农产品展示和电商培训等活动。
二是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服务效率逐步提升。县级物流中心位于开发区内,占地8000平米。整合县域内3家快递公司,开发了县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基本建成集仓储、运输、分拣、配送、信息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公共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目前运行了3条物流线路。实现了订单、数据共享,定时、定班、定点集中运送。使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收发快件,打通了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目前随着业务的拓展,正从初期的单纯的快递运送向日用快消品和其他配套服务整合延伸。
三是农商互联稳步推进。依托鱼台农特产品优势,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农特产品展会,2020年8月28日,组织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农业创富大会暨2020乡村振兴青岛峰会,打造了鱼台农特产品专门展区,以“会+展”的形式,集中展示了鱼台龙虾、鱼台大米、鹤来香红豆薏米茶、湖珍湖产品、金凤小口袋面包、食尚鱼台荞麦面条、鱼城湾里巧嫂子生态棉被等优质农特产品。在本次展会上,鱼台农特产品表现抢眼,鱼台龙虾获评“2020中国农业创富大会十佳网红产品”,鱼台大米、食尚鱼台荞麦面条、山东鹤来香食品有限公司红豆薏米茶、济宁市湖珍湖产品有限公司咸鸭蛋获评“2020中国农业创富大会市场最佳人气产品”荣誉称号,山东枭泰天澜山饮料有限公司、济宁南阳湖湖产品有限公司获评“2020中国农业创富大会最具价值创富项目” 荣誉称号。9月11日,组织参加了第六届(济南)电子商务产业博览会暨第三届泉城电商大会。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上行资源对接活动,促进电商平台、电商运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企业、农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之间的联接,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
四是农产品上行全面铺开。多次组织线上带货和线下展会等活动,成功开展了多期县长直播带货活动,邀请县长走进电商中心直播间,推广鱼台农特产品和家乡美食,取得了理想效果。为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网销产品,在物流中心内,新上了鱼台大米分级、包装设备,可满足顾客不同规格的包装需求。为更好的推动小龙虾和时令瓜果蔬菜上行,物流中心新建了冷库、购置了冷链物流车辆、冷柜等设备。同时,为了突出鱼台地域特色,推动我县农特产品抱团网上销售,我们打造了县域电商公共品牌“食尚鱼台”。目前,食尚鱼台品牌的农特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渐提升,销量大幅增长,其中一款粗粮面条每月销售量达5.5万件,全网销售第4名;另一款食尚鱼台品牌的低筋面粉,月销量3.5万件,常年占据全网销售前3名的位置,先后被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和总站长时间多次报道。我县还完成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鱼台项目”五个平台的部署和上线。“五平台”包括鱼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溯源管理平台、产品溯源管理平台、质量监管平台和智能物流配送平台。以丰谷米业为代表的全程质量可追溯系统(包括气候、土壤、水质、视频监控等设备)已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
五是乡村服务站点运营良好。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服务覆盖,适度倾斜的原则,设立了11个镇级服务站和180个村级服务站点,实现了对全县行政村的服务全覆盖,并坚持向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所有站点统一门头、统一标识,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整齐悬挂。配备的电脑、货架等设施设备统一编号,在显著位置标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等标识。统一开展对站点负责人的专题培训,要求站点从业人员熟练操作应用相关设备。积极安装使用智慧乡村APP应用软件,实现交易数据实时上传,截至目前,镇村两级服务站点已安装智慧乡村应用软件187家。
六是电商扶贫多措并举。我县成立了电商扶贫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印发鱼台县电子商务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电进办字〔2019〕5号)等文件,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工作,目前已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80余人,在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了村级电商服务站点。采取帮助开设网店、快手抖音直播、招聘务工、代购代销等多种方式积极带动就业500余人。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解决贫困户农产品卖难问题。5月份是我县农作物蒜薹收获时间,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通过电商载体帮助农户发布线上农产品推广信息,将罗屯镇随庄村贫困户村民姜德胜家中种植的6亩大蒜共4800斤收购,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0.8元/斤(市场价0.4元/斤)通过电商平台完成了销售工作。帮助该村民实际销售蒜薹3840元,实际帮助贫困村民增收1920元。二是开设网店助推脱贫致富。王鲁镇张庙村张敬华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十余年,是我县精准扶贫户,2019年10月,他参加了我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在培训学习中,接触到了农村电子商务。之后在老师一对一的指导下,张敬华注册成立了商贸公司,开设起了他的淘宝店铺,网上销量日益增加。目前该户已顺利脱贫。三是电商就业助脱贫。鱼台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通过与孵化企业鱼台县艺海业汇商贸有限公司协商,达成共识,帮扶罗屯镇前李村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鱼城镇中西南村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0名解决就业问题,并每月发放50元生活津贴。县电商服务中心与王鲁镇李集村贫困户李丙龙签订了用工协议,每周工作半天,每工作一次100元。四是培训促扶贫。王鲁镇孟楼村贫困户张将华参加了电商中心举办的电商创业培训,对开设网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商中心积极扶持,帮助其设计策划,2020年6月4日,张将华的淘宝店铺成功上线。目前运营已步入正轨。
七是电商培训取得显著成效。针对镇村干部、返乡青年、留守妇女和回乡创业人员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电商培训47期,培训学员3014人,指导学员新开店铺140余家,对带动全县农产品外销,促进特色农产品种植,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全县电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群众通过电商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二、存在问题
(一)县级公共服务中心枢纽作用有待加强。目前,电商中心实际入驻企业较少,电商品牌及营销策划、设计、包装、宣传及运营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为电商企业和电商创业者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
(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功能发挥不到位。电商服务站业务内容不够全面,有些站点只有收发快递等简单业务,为民服务和带动农户通过电商增收致富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村站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有些站点快递收发费用标准等服务内容未在指示牌标注。智慧乡村APP使用效果有待提升,村级服务点负责人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
(三)农产品上行有待加强。上行的农产品规模小,附加值低,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占比不高。全县尚无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电商企业,缺少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多数电商企业基本上都是直接代销合作社、农户、种养殖大户和小微企业的产品,或者临时收购组织货源,然后进行简单的分装包装后即上线销售,没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农户和电商企业开展网上营销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在产品策划、设计、包装、宣传方面的投入太少,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竞争优势。
三、下步工作打算
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事关扶贫大局、事关百姓福祉、事关政府形象,要充分认清综合示范工作作为国家项目、扶贫资金、民生工程的定位,为保质保量的做好项目建设运营工作,今后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农产品上行扶持力度。农产品上行是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动农产品上行工作。积极做好县域农产品的深度挖掘和精细化开发,强化地方特色,突出品牌和质量意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网上销售的综合竞争力,打造一批叫得响、信誉高、品质优、销量好的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电商龙头企业。鼓励涉农企业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使本地更多的农产品能够上线推广和交易,扩大农产品网上销量。
(二)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电商培训和人才培训机制。电商发展离不开人才。加大对涉农企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农民、有能力从事电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返乡大学生、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群体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小微电商企业的指导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就农村产品上行有关网店开设、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直播带货等进行实操培训,培养一批电子商务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高端电子商务人才来鱼台县创业就业。
(三)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规范高效。加快推进第二批项目资金的招投标工作,继续邀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绩效评价和监督审核,及时发现项目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县财政局、商务局、扶贫办联合纪检、审计等部门共同组成验收小组,对项目进度进行阶段性验收,并将结果在政府网站公示。加快项目进展和资金拨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符合使用范围的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整个综合示范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