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内设机构>职能处室>开发区管理处>开发区典型案例
微山经济开发区有效释放改革红利 加速园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1- 11- 02 信息来源:开发区管理处
信息来源:开发区管理处
浏览次数 1 字体:【

微山经济开发区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产业发展主阵地、双招双引主平台、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

一、抓好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内生力”

坚持把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开发区改革发展的先手棋,坚定不移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激发开发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精简组织架构。确定管委会权责清单,剥离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职能,集中精力发展主业。推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重新核定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加大整合归并力度,设立综合办公室、组织部、双招双引部、产业发展部和财务法务部5个综合部门。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成立微山县兴创投资有限公司、微山县兴创招商服务有限公司,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自负盈亏。改革后,管委会工作人员精简37%,内设机构精简29%,组织架构更加高效。二是推行全员聘任。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实行“全体起立、集体撤凳、全员竞聘”,管委会副主任、公司总经理及工作人员公开竞聘,把能挑重担的“猛将、闯将、干将”推到发展一线。改革后,管委会现有工作人员37人,平均年龄32岁,本科以上学历达94.6%,经济管理等学科专业研究生5人,职工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得到明显提升。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推行“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奖金”薪酬激励模式,职员工资薪酬总额按全年应发工资2倍核定,对年度考核结果排名末位的职员,只发放基本薪酬。完善“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竞争性激励机制,每年按5%末位淘汰。

二、集中精力抓产业培育,提升“竞争力”

聚焦主导产业、优势行业、骨干企业,抓规划引领、抓项目带动、抓链条贯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集聚发展。一是突出抓好产业规划编制。邀请深圳国开联产业规划研究院,编制了《微山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明确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定位。编制两大主导产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主导产业发展路线图。二是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推动成长型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重点培育润峰电力、德朗能电池、钢研稀土材料、霞光实业、宜居新材料、微山湖电子等产业龙头企业。包装策划培育一批重点项目,抓好微山湖微电子产业研究院、微山湖电子智能控制芯片、锂电池设计生产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大幅提升。三是突出抓好“双招双引”。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充分发挥兴创招商服务公司作用,综合运用市场化招商、产业链招商手段,重点抓好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产业转移机遇,合理确定产业承接重点;鼓励支持霞光、德朗能等重点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租赁联合等方式,联大傍强、招精引专,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持续加大招才引智,通过对接重点人才、绘制人才地图、走访高校院所等举措,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三、久久为功抓平台建设,增强“承载力”

坚持把优质平台建设,作为开发区提质升级的支撑点,用好用活平台资源。一是发挥线上平台作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云”为媒、以“网”为桥,创新采取“线上洽谈”“线上签约”等新模式,实现招商信息“不封闭”、招商工作“不停步”、招商项目“不断线”、招商任务“不打折”。今年一季度,举办线上签约活动,集中签订新旧动能转换项目8个,总投资11亿元。二是支持科技平台建设。支持微山湖微电子产研院完善“1+1+X”运营模式,建设产研院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及市场资源体系,加快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功率器件及应用、新一代数字电源芯片与系统、智能光效艺术景观等新兴项目的培育孵化。创新“人才+开发区”发展机制,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科技孵化资金、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目前,园区现有院士工作站7个、省市各类科研平台76个,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2名。三是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强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重点盘活洁力医药、雨润食品等15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启动占地200亩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建设,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依托兴创投资公司,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提高标准厂房建设使用经营水平。推动落实“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制定亩均税收考核奖惩办法,提高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将标准化厂房建设打造成为全民创业的孵化基地、外来投资的承接平台、集约用地的有效模式。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