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2019年6月获评山东省滨州市首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0年4月,通过在山东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开招标,惠民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根据招标要求本地注册成立惠民县惠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惠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工作。经过8个月的创建,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物流共配体系、农产品上行体系、电商培训、电商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惠民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一处,位于惠民县鲁北电商物流园,面积3000㎡,设有展示区、办公区、会议区、培训室、创客孵化区、直播带货等功能板块,目前已经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意向和入驻各类电商企业18家;调研完成镇级电商服务站14个,村级点调研完成630个,选址完成109个,签约完成68个,完成村站挂牌65个。
(二)三级物流共配体系建设。2020年10月完成4800㎡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新购置一条智能交叉分拣线,分拣时效达18000件/小时,可降低70%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分拣时效。购置4.2米箱式运输车10辆,规划物流配送线路10条,实现物流快递镇级全覆盖,并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了快递进村。截至目前已整合物流快递公司6家(中通、韵达、申通、百世、圆通、天天)。
(三)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一是创塑了两个区域公共品牌。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在对惠民县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创塑了“惠民原耕”与“千载一惠”两个区域品牌,制定了品牌授权使用标准及授权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二是打造标准化基地,建立检测溯源体系和产品资源库。建设了蛙声小镇、产业园食用菌、清河蔬菜等3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了惠民县农产品溯源系统,对标准化基地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按规定要求及时填报农事记录,为各基地配套了摄像头、二氧化碳探头、土壤探头、小气候气象站等设备,为农作物生成农产品档案。设立食品安全快速快检站5个。SKU转化了香菇酱、武定府酱菜、杜桥豆皮、惠白菊、面制品、鸡胸肉等6种产品。三是大力进行宣传推广,开展产销对接,积极拓宽外销渠道。各级媒体对我县项目建设情况及优质农品进行了宣传报道。先后参加了青岛创富大会、第四届上海农博会等各类展会,拍摄了1部专题宣传片。线上开发建设“惠民原耕”淘宝店铺、微信商城,开发了天猫、京东、苏宁、拼多多惠民农特产品展馆店铺,已上架蛙声小镇有机产品等多种产品,与齐鲁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供应鲜品香菇、香菇酱和鸡胸肉的合作意向;与滨州市饭店烹饪协会进行合作,大力开拓酒店市场,将惠白菊茶、武定府酱菜、杜桥豆腐皮成功打入滨州中高档酒店。四是支持当地电商大户发展,建设农产品上行服务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对原来废旧间进行改造,建设了惠民县农副产品上行服务基地一处,购置了速食面制品生产线、食用菌蔬菜初深加工生产线,现在已经投产,生产的鸡胸丸、鸡胸肠日销1000单左右。为绝点、夏初两家电商户各上一套全自动真空包装机,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日发货量由原来的1000单左右提升到3000单左右。
(四)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力度。为全县所有镇街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村(居)两委成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青年、妇女、退伍军人,涉农企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电商转型企业共培训60场,培训1806人,深入90余个村庄,入户精准指导178位学员。其中基础普及培训1188人,初中级培训658人,高级培训110人,1个跨境电商专项培训38人。高级班电商专项提升培训目前已经完成110余人培训,1-2月份将开展高级班100人的提升培训和160人的政企研修培训。
(五)电商扶贫。以姜楼镇为试点,实施乡村赋能工程,搭建姜楼镇村赋能电商平台。实现贫困群众“一户一店一码”。通过整合上游产品,打造产品标准化赋能农户销售全乡镇甚至全县产品的能力。通过整合姜楼镇村基层干部、本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天南地北家乡人助力推广,来推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赋能平台已经开发部署完成,已经开通贫困户赋能店铺100个,村集体店铺110个;姜楼镇赋能运营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六)资金拨付。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投资832万元,分两次共向项目承办企业拨付中央财政专项资金750万元,拨付率50%。
二、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进度需要进一步加快,确保1月底前完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二是进一步加大村级电商服务点赋能工作力度,确保站点长期稳定运营。
三、下步措施
(一)全面推进村站建设,计划1月底前完成建设不低于80家。
(二)全面启动快递进村,已对70%的乡镇级网点完成整合,计划1月底前全面启动全县共配。
(三)持续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升级,支持农合组织,农产品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助推我县农产品上行。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