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于文江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
发布日期: 2019- 11- 01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4 字体:【

【主持人】:于书记您好,非常高兴您来到山东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做客。2019年1月,是临港区升级国家级开发区五周年。请您介绍一下临港区升级五年来的发展情况。

【于文江书记】:升级五年来,临港区牢固树立“产城互动、三生共融”核心发展理念,一手抓产业高端化、集群化、智慧化,一手抓城市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加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高效、更可持续发展。一是确立了“产城互动、三生共融”新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产业强区、工业带动”,牢牢抓住工业这个立区之本、核心优势,五年来,全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布局了“高端化、集群化”新经济体系。始终坚持产业为王、项目为王、企业为王,培育了碳纤维产业园、威高生物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三新”产业园等一批高端园区,本土成长起威达、拓展、中玻、三角、金威、金泓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引进培育德国马夸特、美国开泰、日本豪雅等一批世界领军企业,为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拉开了“中心区突破”新城市格局。改变了有区无城的短板,着眼生态优先,系统打造林泉河湿地,一次规划、三年成形,成为贯穿整个中心区的生态轴、发展轴;着眼生产升级,加快完善公共服务核心配套,高标准建成启用全民健身中心、实验学校、综治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城市功能载体;着眼生活转变,先后拆迁24个村,高品质建成嘉和、林泉等五大新型社区,进一步引领和带动了土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实现了由单一的工业园区向现代化产业新城的第一轮跨越。四是回应了“以人民为中心”新民生诉求。坚定不移将财力向民生倾斜,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脱贫攻坚做到精准、规范、长效,综合环境、水电气暖、雪亮工程基础服务保障实现全方位、根本性提升。大力发展各类社会事业,教育工作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基层卫生院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全方位、大力度突破。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连续三年创下三个省级以上试点,打造了麓源果香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樱聚缘等一批“新六产”项目引领现代农业方向,整个农村焕发新的生机、新的活力。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抓产业的高端化、集群化,请您谈谈临港区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聚焦“六园”、引领集群。碳纤维产业园,三大募投项目进展迅速、3个国字号平台全面启用、11个孵化项目全部投产,其中4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碳纤维产业集群进入加速发展期。以碳纤维等新材料为引领,8月,成功承办了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创新合作大会,签约1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正式启动3个高端科研平台,规划建设高性能工程塑料产业园。同时,全力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特色产业化基地和国际创新园,支持拓展与国内外龙头强强合作,更大力度突破产业链招商。威高生物科技产业园,年内二期全面投产,启动建设新医药项目,综合论证新化工项目,成为全区产值、纳税新龙头。威达智能装备产业园,升级打造智慧工厂,持续推进国内外并购合作,做强精密夹具和铸造、智能集成系统等“拳头产品”,全力冲击50亿新目标。中建材“三新”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4亿元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加速建设,预计年底主体完工、明年投产。电子信息产业园,积极挖掘电子信息产业平台资源,重点引进了光模块项目、科创园项目。同时,积极支持金泓、金威等现有企业膨胀发展,培育更多科技小巨人。

【主持人】:于书记,2018年11月,临港区成功争创了中欧(威海)中小企业合作区,成为对欧合作的“招牌”。请问临港区在对欧招商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于文江书记】: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条经济工作生命线,以擦亮、做实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区为核心,聚力突破对欧、对德,全市首个德资项目马夸特电动开关4月份投产,四年内产值达到23亿;全球手动工具顶级制造商德国威汉与威力共建生产线、投入试生产;全市首个丹麦项目株丕特巴赫复材生产基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同时,我们注重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打造园区承载平台,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坚持“轻资产招商”,定制化打造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11月份将建成首批4栋、2.5万平米的厂房,引进欧洲先进智造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宣传推介,精准化开展对欧对德专场推介,自6月份开展,连续四个月、每月开展一次精准对接,6月份,举办中德职业经理人交流会;7月份,赴德国举办2两场专场推介;8月份,借助马夸特项目开业仪式,精准对接马夸特40多家合作伙伴和主要供应商;9月份,成功举办中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来自捷克、奥地利、德国、乌克兰的50多名政府、协会及企业代表来威考察。创新对外招商模式,体制机制上,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开展专业化招商;策划方式上,制订《精准招引德语区项目解决方案》,开展精准化招商。

【主持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竞争力。请问临港区将采取哪些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于文江书记】:以制度创新为先导,聚焦营商环境再提升,以体制放活、环境做优、模式创新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推动营商环境、城市环境等综合环境大提升。一是提升城市环境,用足用好实验学校、综治中心、社会福利中心,高质量推进温泉酒店、北京医院威海分院、中南康养谷项目,力争年底前万豪酒店、华星冰上运动新城、青年中心、文化中心等项目全部主体完工,进一步做优城市国际化配套功能。二是提升双创环境,论证出台科技、金融、人才三大政策,统筹打造“北斗七星”创新共同体。三是提升政务环境,创建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以招商工作为突破口,探索创新用人机制,组建专业招商队伍,落实“一次办好”改革,全方位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一流营商环境。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