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潍坊作为北方城市,到了晚上无论是街巷、商圈、餐饮业,9点以后人就很少了,充分说明我们的夜经济不发达,城市活力不足。请问对这个问题政府有没有考虑?有哪些措施来丰富市民的夜生活,繁荣城市的夜经济?
【王富局长】:潍坊在历史上就是文化底蕴深厚、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商业城市,但现在我市夜间市场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相关产业联动不足,各类服务消费在夜间市场表现不突出,也没有形成地方特色。今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商业消费20条意见,对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也进行了部署,我们将按照《意见》精神,借鉴先进城市做法,重点从3个载体建设入手,丰富夜生活、繁荣夜经济。一是特色商业街。我们将对市区重点商业街进一步挖掘特色、突出亮点、搞好营销,争取到2021年,每个区提升打造1条特色商业街,努力培育一批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的“五有”商业街。将特色商业街打造成商旅人士和本地居民体验地方文化、休闲观光的首选地和夜生活地标。二是商业综合体。我们将一方面引导现有商业综合体,开展商文旅跨界合作,丰富高品质、体验式服务。同时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规划建设几处新的商业综合体,引导市民生活品质提升和夜间消费升级。三是连锁便利店。重点是丰富各类生活配套服务,开展全渠道营销,实行18小时、24小时等不同营业模式,满足夜间活动人群消费需求。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明确要求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请问潍坊市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富局长】:扩大对外开放是潍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落实年“十大攻坚行动”之一。市委、市政府将印发《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方案》,立足拉长短板、放大优势、打造高地,提出加快推进六个国际化的思路举措。一是发展理念国际化,着力树立全面开放的思想观念,培养国际化人才体系,打造开放型城市氛围。二是标准规则国际化,推动全产业全领域对标、提标、创标,以此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三是开发区运营国际化,深化推动管委会瘦身强体、“党工委(管委会)+”体制、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改革。四是投资贸易国际化,从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分别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推进措施。五是载体平台国际化,加快基础设施平台、开放试点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六是营商环境国际化。从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构建国际化仿真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力争经过三年努力,潍坊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新高地,迈入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行列。
【主持人】: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潍坊市外贸进出口逆势保持了稳定较快发展势头,请问在稳外贸方面,潍坊是如何精准施策,积极应对的,主要采取了那些措施?
【王富局长】:今年潍坊市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围绕外贸稳增长,多措并举,外贸进出口保持了稳定增长。一是抓结构优化提升。发展培育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综合利用展位费补助、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等政策,鼓励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扩大进出口。1-9月份,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别增长29.8%、69.1%。二是抓多元化市场开拓。深化“千企百展”国际市场开拓行动,组织750家企业参加了72个境外重点展会,创新举办潍坊企业精准采购对接和潍坊临朐国际建材展贸周活动;对俄罗斯、东盟、中东、“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0.1%、32.7%、25.7%、21%。三是抓政策引导支持。开展“稳外贸、送政策”巡回宣讲活动,及时兑现落实国家、省、市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把市级政策兑现时间由一年调整为半年。四是抓外贸新业态培育。加快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海外公共仓建设,推进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和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试点建设,21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带动513家小微内贸企业“开壶”出口,新增出口额9.3亿元。五是抓贸易风险防范。发挥“四体联动”应对经贸摩擦工作机制作用,密切关注中美经贸摩擦和部分国家“双反”最新动向,对在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项下投保的企业保费予以全额支持,推进企业发展。
1-9月份,潍坊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328.2亿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1个百分点。
【主持人】:今年7月,省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请介绍一下目前潍坊开发区改革的有关情况。
【王富局长】: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以来,潍坊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跟进,积极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制定了《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先后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市委全委会研究、审议并印发实施,拉起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框架。9月7日,潍坊市召开全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动员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并讲话,在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了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了《市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专班工作规则》。按照全省试点工作部署要求,综合考虑级别、类型,兼顾发展基础、创新能力和引领带动能力,确定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综合保税区、青州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单位。通过先行先试、积累改革创新经验,为开发区改革在全市铺开趟路子、树样板。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立足可操作、可执行、能落地,制定了《实施方案》和4个试点开发区的实施方案,对重点改革事项明确了改革办法、落实路径。预计改革以后,4个试点开发区内设机构总数压减80%以上;人员总数压减40%以上,其中青州经济开发区压减82.2%。代管街道由原来的5个减少为4个,综合保税区的管辖面积压减53.4%,青州经济开发区管辖面积压减60%。通过改革,开发区部门职责更加鲜明,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在“瘦身”的同时实现了“强体”。
【主持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全球范围经贸摩擦加剧,造成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作为对外开放的牵头部门,我们在“双招双引”利用外资方面都作了都作了哪些工作?
【王富局长】:一是“四位一体”引外资。我们通过开展增资扩股利用外资行动,对现有外资企业实行包靠服务,加大对2017年至2019年新设的外资项目、重大活动签约外资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力度,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收益。开展了以商招商利用外资行动,推动100家以上在我市有投资项目的外商“现身说法”,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投资。二是开展了“双招双引”系列活动。境外主要瞄准香港、美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境内主要面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组织参加了跨国公司青岛领导人峰会,不间断地开展招引外资活动,争取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市。三是开展外商投资环境提升年活动。联合有关涉外部门开展外企大走访、大服务,了解企业所需,帮助解决问题。深化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送政策上门,商务系统有183名“服务大使”包靠571余家外资企业,架设政企交流“直通车”。主动对标《外商投资法》,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文件,完善外商投诉协调处理工作机制,落实外资奖励政策,保护外商维护合法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确保利用外资全年增长4%左右,利用外资在全省“双招双引”考核中居前5位。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