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市场秩序处张连峰处长与网友在线交流
发布日期: 2016- 05- 24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浏览次数 24 字体:【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山东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本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省商务厅市场秩序处张连峰处长,张处长,您好!非常高兴您来到山东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做客。

【张连峰处长】:谢谢。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持人】:“十二五”时期山东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张连峰处长】: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共召开9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专项整治力度空前。近3年来,围绕互联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尤其是开展车用燃油专项整治,先后出动警力3200余次,排查涉油企业、加油站及非法加油站点1822家(次),立案侦办非法经营、制售伪劣车用燃油案件35起,破案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2起,查缴劣质汽油、柴油651吨,涉案金额2600万元,这充分表明山东政府打击侵权假冒是动真格的。二是软件正版化任务如期完成。目前,省、市、县三级政府机关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兑现了山东政府的郑重承诺。先后下发了《山东省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山东省省级机关软件资产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国有企业企业和大中型金融机构也基本实现软件正版化。政府机关正版软件采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十二五”期间财政支出累计3亿元,其中国产办公软件采购占比达80%。三是全社会保知打假意识逐步增强。有关部门围绕“3.15”、“4.26”、“5.15”等重要时点,广泛宣传打击侵权假冒政策法规,普及相关知识,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舆论声势。首次发布《2015山东省反侵权假冒年度报告》,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更加深入人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有效遏制住了侵权假冒加速蔓延的势头,净化了市场环境,保护了消费者、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又花了创新创业环境,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市、各有关部门攻坚克难的结果。

【主持人】:“十三五”开局之年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要求

【张连峰处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侵权假冒仍出于易发多发期,一些县(市)、区和领域还比较猖獗;侵权假冒的手段更加隐蔽,新的违法犯罪形态不断出现,查处难度加大;相关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比较薄弱,全民守法意识有待增强;各地区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配备不到位,重点工作推进缓慢。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充分认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客服麻痹松劲情绪,勇于作为,敢于担当,推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持续取得成效,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省将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部署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副省长、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夏耕在会上指出,2015年我省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积极推进打击侵权假冒领域“两法衔接”和案件信息公开,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夏耕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汪洋副总理讲话精神,切实抓好今年各项工作。一是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统领,贯彻“打建结合、依法治理、统筹协调、社会共治”方针,统筹谋划好“十三五”期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二是突出抓好五大专项行动,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强化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监管执法,深入开展重点商品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进一步规范商标代理市场秩序,打击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加强商业秘密行政保护、规范文化市场、深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三是继续推进两法衔接和案件信息公开。四是强化侵权假冒犯罪案件刑事打击力度。

【主持人】:介绍下山东省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张连峰处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肉类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保障水平,2010年商务部、财政部决定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实现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通过各流通节点的信息互联互通,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实现肉菜质量安全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青岛市2010年列入第一批试点城市;济南市2011年列入第二批试点城市;潍坊市2012年列入第三批试点城市;淄博、烟台两市2013年列入第四批试点城市;为全国试点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全国共50个城市)。国家共拨付我省建设资金18150万元,其中:青岛5000万元、济南4000万元、潍坊3150万元、淄博2900万元、烟台3100万元。在国家批准推荐城市为试点城市后,加强对试点城市项目建设的督促指导,督促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并与省财政部门联合对试点城市的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进度安排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加大指导力度,推动试点项目建设规范有序开展。为加强对试点市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多次召开座谈会、现场会推进工作开展。一是组织考察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学习先进省市经验,加强试点城市间相互交流,多次由分管副厅长带队,组织试点市赴上海等先进地市考察学习,并组织试点市间开展相互学习交流,实地查看肉菜批发市场、社区菜市场、连锁超市、团体采购单位等关键流通节点和市级平台建设情况。通过这些考察学习,各市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各关键节点的建设、运行、管理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厘清了试点建设整体思路,明确了项目建设重点内容和切入点,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对加强试点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二是强化运行管理,保证追溯体系有效运行。青岛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已建设完成肉菜流通追溯管理系统,系统覆盖全市 13家入市备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4处农产品批发市场、48处农贸市场、53家大中型生鲜超市、25家阳光食品工程集团消费单位、230处放心肉专卖店等共计373家单位,并首创了二维码技术用于追溯系统和运行调度综合指挥平台,在城市肉菜追溯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济南市已在5家屠宰厂、2家批发市场共640个摊位、22家菜市场共513个摊位、53家大中型连锁超市、20家团体消费单位、8家社区肉菜店和91家肉品专卖店安装追溯设备、建成追溯子系统。指导已通过考核验收的青岛、济南市,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日常管理、提高运行效率上来。同时,探索建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为追溯体系长效稳定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潍坊市将完成验收,烟台、威海市将开展中期评估,全面完成平台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软硬件设备安装测试等各项工作,达到具备打通追溯链条的能力,确保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淄博、临沂市完成项目招标采购阶段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按照政府招标采购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设备购置、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各项工作,确保试点建设顺利进入安装实施阶段。四、建立工作督导机制,有效推动试点工作开展。商务部进一步强化了省级主管部门对试点工作的监督指导责任。我省将建立督导通报机制,每月一通报,通报下发至相关市政府,以此加强对各市工作的指导调度,各市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信息上报等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将作为对各市进行中期评估和考核验收工作的参考依据。

今年,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95号)的精神与要求,省商务厅将协调开展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山东省内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尚未形成统一的追溯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尚未摸索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尚未有顶层设计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对于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课题研究结果,是对山东省追溯体系建设的理论与模式创新,可填补国内追溯体系建设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与应用价值,为我省未来五年追溯体系建设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主要从“追溯现状、概念、类型、模式与存在问题的研究” 、“追溯体系技术模式与标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合格供应商认证标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企业追溯系统与政府追溯系统、政府各行政部门追溯系统融合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四个方面,为追溯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方案的起草奠定良好基础。这项工作,在全国各行政部门中尚属首次。

【主持人】:山东省直销经营行业监管工作情况

【张连峰处长】:2015年以来,我处严格按照《直销管理条例》和商务部有关工作部署要求,自觉履行行业管理职责,认真落实直销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积极开展直销经营行业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行业规范发展。一、基本情况(一)省内直销企业。截至2015年12月,我省有山东安然纳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家外商投资直销企业,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永春堂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威海紫光科技园有限公司、金天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康尔生物工程、青岛海之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9家内资投资直销企业。(二)省外直销企业。目前,全国有25家直销企业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其中省内直销企业6家,省外直销企业19家。共设立服务网点906个,有直销员186862人。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直销销售额86528.85万元,位居全国第四,同比增长9.73%,其中,化妆品销售29202.25万元,保健食品销售44840.27万元,保洁用品销售4189.15万元,保健器材销售477.65万元,小型厨具销售7819.53万元。省内1家外资直销企业和1家内资直销企业开展了直销经营业务,省内直销企业直销销售额14472.41万元,其中,外资销售额13982.97万元,内资销售额489.44万元。二、行政审批事项完成率达100%。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直销企业管理工作,严把准入关,突出服务意识,强化经营管理,直销企业运营情况良好。狠抓“严”字,加强直销行业准入管理。我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国务院、商务部直销管理有关规定,规范服务网点的核查工作,加强服务网点管理,对服务网点选址认可、核查及复函格式等做了具体规定,并要求从省到县(市、区)明确专人负责直销工作。今年我厅编制了《直销企业品说明重大变更许可业务手册》,明确了直销企业产品说明重大变更许可从申报材料受理、审查、审批、公示等工作流程、时限及各环节工作责任,并报省政府统一对社会公开,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提高了性政审批工作效率,保护了行政相对人权益。落实“快”字,为企业搞好服务。为企业发展着想,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处室工作任务头绪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合理调整,恰当安排,减少各环节占用时间,能当天办完的不拖到第二天,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材料审查、审批等事项,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突出“实”字,强化对直销经营情况的监测预警。严格按照商务部有关要求,用好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督促直销企业通过商务部直销业务管理系统准确、及时、完整报送直销业务经营数据,实时监测直销企业运行动态,强化对直销企业经营情况的研究分析。同时,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的沟通,及时了解直销企业动态情况及有无违法违规行为。严守“防”字,积极防范非法传销。一是勤于沟通,密切部门间协作,加强与工商、公安等部门交流工作情况,积极配合打击传销违法犯罪行动;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向直销企业宣传直销业务相关政策、规定,确保直销业务办理合法合规;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督促直销企业增强自律意识,严格自查自纠,预防违法违规行为。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