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青岛市商务局马卫刚局长与网友在线交流
发布日期: 2016- 11- 22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浏览次数 10 字体:【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山东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本期我们邀请了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就青岛市商务发展情况及今年以来青岛市商务工作的新常态、新亮点等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 

【马卫刚局长】: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对于青岛市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非常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交流。

【主持人】: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复青岛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现在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青岛市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上有什么发展?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马卫刚局长】:今年4月份省政府批准《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来,青岛市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面启动建设运行。青岛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在本土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充分体现“产贸融合”、“多式联运”、“金融创新”、“转型升级”、“商贸融合”五大特色。目前,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产业园区”示范企业已全面对接启动。今年6月份,举行了两大平台建设启动仪式,山东口岸外贸单一窗口已与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全面实现对接,6月中旬正式启动了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产业园区”两大平台,确定了13个重点产业园和12家示范企业,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前三季度达到95亿元,其中出口82亿元、进口13亿元。

【主持人】:青岛在商贸流通领域的改革创新一直备受关注,请介绍一下今年以来青岛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新平台方面的有关工作。

【马卫刚局长】:去年,青岛成为国家首批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今年,我市全面完成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各项试点任务,顺利通过了商务部组织的终期评估。创新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领域法治化建设为主线,3月1日发布实施全国首部《青岛市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与管理条例》。在“搞活”、“特色”、“管好”上深化细化的改革思路,突出推进商贸流通地方立法和内外贸融合发展,在法治化建设框架下,确立了制定现代流通规划和标准体系、加快流通信用体系建设、改革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构建商贸行政职能社会化和行业化转移机制、完善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打造鲜活农产品消费国际标准体系、创建标准化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内外贸一体化现代市场体系、实施电子商务引领发展工程、推进流通基础设施提升计划、畅通商品追溯保障体系等15项重点改革任务,其中在8个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用外贸标准办内贸”,深化探索内外贸一体化现代市场体系,创新建立了扩进口与促消费相结合的新型消费市场体系,今年累计进口猪肉3.2亿美元、增长4.5倍,乳制品1.2亿美元、增长20.7%,牛肉1.2亿美元、增长10.4%,葡萄酒3531万美元、增长47.6%。

【主持人】:我们看到近几年来,青岛在全球广结经济合作伙伴,现在遍布全球的这些“国际经济合作伙伴”成为了青岛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请您谈谈青岛缔结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的背景是什么?这些年来与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城市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发展?

【马卫刚局长】:青岛缔结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的想法始于2012年。与日韩两国有关城市建立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随后当年的2月份,中美双方建立了中国—加州联合工作组,以此加强中国与美国地方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商务部创新地方经贸合作工作思路,陆续设立了“中国省市—美国加州、芝加哥市、艾奥瓦州、得克萨斯州4个贸易投资合作联合工作组”,搭建了中美地方政府贸易投资合作平台。而这,正是青岛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的想法来源。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出席中美省州长论坛双方代表时提出,要把地方交流合作做实、做深。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时确立了中美地方经贸合作战略框架,青岛成为首批几个城市之一。

怎样让地方合作迈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我们就开始了新的探索。青岛市政府先后印发《境外青岛工商中心筹建工作方案》(青政办字〔2012〕184号)、《关于建立国外城市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字〔2013〕139号),在全国地方层级率先面向全球建立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双向投资贸易合作,形成全方位对外经贸交往合作新格局。我市成为首批商务部确定的中美、中英地方经贸合作重点城市,目前已与52个国际城市(省、州)或商务机构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成功举办两届青岛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圆桌会议,发布了年度报告白皮书和合作倡议。新加坡、韩国釜山、美国旧金山、德国慕尼黑四个境外青岛工商中心建成运行,近期先后在境外组织了青岛国际城市建设、“三中心一基地”和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等战略规划宣传推介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今年还启动了日本、以色列两个国家的境外工商中心建设。

【主持人】:我们获悉,青岛在9月份发布了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的建设实施方案,请您谈谈这一产业园的有关情况。

【马卫刚局长】: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发展与欧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9月2日,青岛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推介了《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该园区是经商务部批准的我国唯一横跨欧亚大陆、境内外双向投资互动合作的园区,是我国园区发展的又一创新。根据方案,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将依托胶州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建设“面向欧亚、对接日韩,多边互动、区域合作,多式联运、关检联动”国际转口贸易综合枢纽基地。青岛将充分发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定位优势,依托胶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发挥青岛口岸的港口物流优势,建设“西联中亚欧盟、南通东盟南亚、东接日韩”的国际多式联运转口贸易通道,探索建设以物流贸易为引领、境内外互动合作为特色的开放型产业园区创新模式,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通过3至5年的努力,力争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载体平台。

按照“物流贸易引领、境内外双向互动”的功能定位,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在境内将规划在胶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合作设立的保税物流功能区及周边区域2.6平方公里设立境内发展先导区;在境外,面向欧亚国家同步对接,统筹布局开展跨境生产制造、装配加工、物流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双向投资贸易合作。以深化与欧亚国家的国际产能双向合作为主线,青岛市支持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企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和鞑靼共和国喀山市、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合作建设家电加工装配园区。引进中亚国家的航天科技、新材料等高端制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智慧创新等产业发展。同时,借助欧亚关税联盟一体化的政策优势,引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国际贸易平台、区域结算中心、服务外包机构、国际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集聚发展,打造欧亚大市场贸易集聚中心。结合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欧亚互联跨境商务平台,推动青岛西海岸亿赞普跨境交易结算中心、京东电商产业园建设。

【主持人】: 感谢马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

马卫刚局长】:谢谢主持人!欢迎广大网友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踊跃提出问题和建议,我也期待着与广大网友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谢谢大家。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