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十二五工作综述
“十二五”对外贸易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 2016- 01- 1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省外贸进出口增速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全省货物进出口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358.7亿美元,同比增长24.7%,标志着我省外贸迈上新台阶。2014年,全省进出口2769.3亿美元,同比增长3.9%。2015年,受复杂严峻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预计全省出口与2014年基本持平。“十二五”期间,我省进出口累计完成12650亿美元左右(预计),是“十一五”期间的1.6倍;进出口占全省GDP的比重平均达到30.7%,外贸顺差877亿美元;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3.7万家,比“十一五”末增加0.8万家,直接或间接创造各类就业岗位1200万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外贸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一般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3.9%,高于全省出口增幅5.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外贸占比提高到50.8%,比“十一五”末提高14.9个百分点。

(二)市场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巩固。新兴市场出口比重达到45.5%,较“十一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中东出口比重分别为10.2%、6.6%,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3个、1.2个百分点。

(三)商品结构持续优化。轨道交通、石油装备、重型卡车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年均增长71.7%、23.8%、21.4%,高于全省出口增幅63.1个、15.2个、12.8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出台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定外贸增长的系列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出台《关于稳定外贸增长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意见》(鲁政发[2015]11号)、《山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鲁政办发[2015]32、33号)、《关于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28号)、《山东省省级贸易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办字[2015]168号)等10多个政策措施。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政策落实,着力推进外贸稳增长,培育竞争新优势。2015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季度外贸稳增长攻坚战部署,完善贸易融资担保补偿机制,为363家企业解决融资缺口1300多亿元。建立全省外贸运行监测系统,加强外贸监测预警分析。一类出口退税企业增加到800多家,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二)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首次提出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大阪山东出口商品展、中东欧山东品牌产品展、东京山东品牌农产品展等境外自办展会初显成效,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国内重点展会企业参与积极。5年累计组织参加境内外展会620个,参展企业突破2万家。进一步规范展会管理办法,公开选择展会承办单位,提高组展效果和服务水平。探索搭建货物出口与文化产品出口、公共海外仓建设、境外投资等多位一体展览平台,在中东欧地区设立山东品牌产品常年展示中心,为山东产品出口搭建平台。

(二)大力培育优势出口集群和出口基地。培育认定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机电产品出口基地22个、省级出口基地149个,推动机电、科技、纺织、轻工、化工、建材、五金等优势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示范带动力强的出口产业聚集区。首批认定5个省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推动东西部地区加工贸易项目对接。

(三)率先开展创建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省工作。我省是最早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省份,2011年起扩大示范区覆盖范围,开展示范市建设,截至目前全省有92个县(市、区)建成示范区,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合格率保持在99.95%以上,农产品出口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2014年8月,省政府召开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工作会议,加快培育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力争3年内实现任务目标。

(四)稳步推进国际自主品牌建设。把培育和发展出口品牌作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创新自主出口品牌培育机制,完善品牌促进、保护、推介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品牌战略。近年来连续开展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评选工作,国际自主品牌企业达到252家,比“十一五”末增加105家。2015年11月,省政府召开国际自主品牌建设工作交流会,总结推广我省企业国际自主品牌培育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五)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2015年认定9个省级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8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和5个省级跨境电商海外仓。指导青岛、济南、威海申报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跨境电商进万企”专项培训计划。与阿里巴巴签署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合作协议,举办了2600人参加的“互联网+外贸”2015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峰会,建立“互联网+外贸”信用保障资金,与阿里巴巴集团建立山东省中小外贸企业信用保障机制。引进“山东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认定21个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深化临沂商城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认定4个省级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

(六)强化进口工作力度。用足用好国家进口政策,制定省级鼓励进口产品贴息办法和产品目录,提高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贴息扶持比例,支持企业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2014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口324.8亿美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8.3%。积极向国家争取进口原油使用和进口资质,争取商务部获批9家地炼企业原油进口资质和配额,成为全国获批企业最多的省份。积极争取国家批准青岛、潍坊等市成为全国肉牛食品进口定点口岸,扩大一般消费品进口。

(七)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设山东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联席会议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应对工作体系。强化信息服务,开通山东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信息服务网。扎实开展反补贴应对工作,增强企业应诉意识,提高企业应诉率。每年至少举办两期应对贸易摩擦培训班,已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市商务主管部门、省相关行业协会等相关负责人1000多人次进行培训,提高队伍专业素养。


   三、存在的问题困难

 

(一)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我省重化工业占比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近60%,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仅有40%左右。进口产品以资源性产品为主,我省进口商品中十二大类资源型产品占比达到40%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20%左右和广东、浙江、江苏等省10%-15%的水平。

(二)出口市场结构亟需调整。仍以传统的美欧日韩市场为主,占全省出口的54.5%,非洲、拉美、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比重偏低,多元化程度相对较低,受传统市场国家需求波动影响风险较大。

(三)外贸新业态发展相对滞后。我省外贸新业态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辐射服务能力弱,监管和服务等相关政策配套不完善,与广东、浙江、上海等南方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

(四)贸易环境亟待改善。电子口岸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统一信息平台尚未建立,贸易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进出口环节不合理收费增加企业负担。“十二五”期间我省出口占全省口岸出口比例逐年下降,已由2011年的83.2%下降到2015年前三季度的77.2%,累计下降6个百分点。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