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山东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本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日照市商务局李宜东局长。李局长,您好!非常高兴您来到山东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做客。
【李宜东局长】: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李局长您好!近年来,日照市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请简要介绍一下日照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李宜东局长】:近年来,日照市商务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商务厅的决策部署,紧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带、日照精品钢铁基地等国家、省重大战略机遇,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双轮驱动”之一,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开放型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年我市进出口额突破300亿美元,到账外资突破5亿美元,境外投资突破1亿美元,各类载体功能不断完善。今年前5个月,我市进出口额165.2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到账外资2.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境外投资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1.4%。
在载体建设上。提升经济园区在开放中的综合承载能力。推动日照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今年入围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岚山工业园、莒县工业园、五莲县工业园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启动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列入了全省重点打造的“四区三园”之一。加快推动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把中韩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作为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大对韩项目招引,目前已初具规模,以威亚发动机和派沃泰变速箱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去年我市第一大产业。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所辖两区两县均创建为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东港区、岚山区、莒县创建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2012年省政府授予我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称号。加强涉外基地建设。重点出口行业、服务外包、外派劳务,培育打造了凌云海国家食糖储备库和4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1个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个省级外派劳务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了文化创意与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培育建设了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新商所蓝海商品交易中心。
在主体培育上。对外立足中字号、外字号,招大引强,对内立足传统优势,培优扶强,目前,我市正在运营的总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29个,占外资项目总数的40.3%,世界500强企业中落户我市的18家,来我市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7个。发展进出口实绩企业989家,其中过亿美元企业38家,14家企业进入全省外贸50强,7家企业进入全国外贸500强,我市柠檬酸、钢材出口分别占全省的35%、24.5%,大豆、铁矿砂、精炼铜进口分别占全省的54.4%、44.2%和40%。批准境外投资项目68个,境外投资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7家学校获得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外包企业发展到82家。2013年新招引世界500强外包企业“甲骨文”和深圳残友集团来我市设立公司。
在项目引进上。大力实施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以重点外资项目为依托不断拉长产业链,逐渐形成了一批临港涉海外资产业集群,其中,以威亚汽车发动机为龙头,配套招引了变速箱、车桥、模具等18个项目;以亚太森博浆纸项目为龙头,批准设立了100万吨浆、高档生活用纸等项目;依托邦基三维油脂、黄海粮油、森达美棕榈油等项目打造了粮油产业集群;以华润地产、招商局地产等为主体的高端房地产服务业和以泰森家禽、泰森食品、泰森饲料为主体的农副产业已见成效,进一步优化了我市产业结构。2013年,钢铁及配套、汽车及零部件、油气化工、浆纸印刷包装、粮油加工五大临港工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920亿元,成为我市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机制保障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经常研究扩大开放工作,实行了重点项目市领导包联责任制,在年度科学发展绩效考核中赋予外资外贸较大权重。商务部门与海关、检验检疫、外管、税务等分别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对外经贸和商贸流通专项扶持政策,今年还将加大对国际市场开拓的扶持力度。
【主持人】:下一步,日照市还有哪些工作打算和措施?
【李宜东局长】:虽然我市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特别是经济园区承载力还不强、进出口贸易结构失衡、与周边港口竞争加剧等比较突出。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一带一路”等历史性机遇,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一个标准两个市场,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力的举措,加速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具体思路和工作把握上,将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将对外开放放在大格局中来谋划,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着力落实国家放宽外资准入政策,加大对外招商力度,以外资促增量调存量,优化外资产业布局,有序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引进国际知名育幼养老、建筑设计、商贸流通等服务业态。完善关检银税贸合作机制,建立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国际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高端化、跨境贸易信息化,突破基地、品牌、示范区三个外贸关键点,过剩产能转移、重要资源开发、经贸合作区三个境外投资主攻方向,进一步理顺重点园区管理体制,建立企业、项目向重点园区转移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积极参与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争取设立中韩工业园,争创综合保税区,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主持人】:2014年,日照市商务工作有哪些要求和目标?
【李宜东局长】:今年我们日照市商务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积极作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扩消费惠民生强基础、抓开放促改革谋发展为主线,以繁荣城乡消费市场和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为导向,坚持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和开放载体提升,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和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发展,加快培育商务发展新优势,努力开创商务发展新局面。
今年我市商务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6%左右,实际到帐外资增长6%左右,境外投资稳定增长。
【主持人】:针对该工作目标,日照市有哪些工作安排?
【李宜东局长】:一是着力提升商贸流通发展水平。着重加强对内贸工作的规划引导,大力发展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商贸流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扩大信息(互联网)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推动餐饮企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二是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在总体把握上,坚持稳进口、扩出口、促平衡。在具体工作上,突出市场开拓、结构优化和新增长点培育。大力实施“境外市场开拓计划”,今年将把市级外经贸专项扶持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市场开拓。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升出口产品层次和竞争力,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电子等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以增量调整为主,靠引进更多的优质项目改善出口产品结构,重点扩大精品钢、变速箱、发动机、电话机、柠檬酸等产品出口。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强关检银贸联席会议机制建设,积极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三是切实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今年我们招商引资的重点要围绕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参与转型升级,参与新型城镇化进程,更加注重对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外资的招引。务实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认真组织筹备“2014香港山东周”活动以及赴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经贸招商活动,抓好合作项目落实。完善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功能,把外包骨干企业培植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生力军”。
四是加快形成“走出去”竞争新优势。依托港口优势,引导贸易公司逐步向以贸易和境外资源开发并重的经营方式转变;鼓励纺织、机械、食品等生产性企业尽快建立境外营销网络;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探索建立海外工业园,实现海外集群式发展。加强对外承包工程资格企业和具备申报条件的工程企业的调研力度,鼓励引导对外承包工程资质企业加强与央企承包工程企业的合作,从分包入手,“借船出海”,尽快参与国际承包工程业务。深入贯彻落实《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完善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功能,加强监管与指导,推动外派劳务企业健康发展。
五是全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中韩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按照国际模式,完善产业园区组织机构。积极参与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完善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发展日照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理顺岚山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并争取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市北经济开发区和莒县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扩大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用好两个国际化港口。
【主持人】:今年,国家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请介绍一下日照市在这方面的工作情况。
【李宜东局长】:近年来,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13年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近400家,进出口总额76.2亿美元,占全市的23.1%,其中对日本进出口总额7.5亿美元,对韩国进出口总额27亿美元,对东盟进出口总额40.3亿美元,对中亚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主要进出口商品有水产品、农产品、煤炭、钢铁、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塑料原料、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机电产品等。现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来我市投资的企业129家,合同外资额24.8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2亿美元,占全市的58.7%,投资行业涉及水产食品、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浆纸、造船、纺织服装、建材等,其中日资企业23家,实际到账0.2亿美元,韩资企业80家,实际到帐7.6亿美元。新资企业26家,实际到账12亿美元。核准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20个,核准境外投资总额2.1亿美元,占全市的32%。
下一步,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我市“一带一路”建设水平。
一是深化基础性研究。我们将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着力摸清市情和外情,重点围绕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资源、政策、对外合作意向以及我市贸易企业、优势产业、骨干商品进行调研摸底,找结合点、切入点和突破点,推动部分企业开展对接活动,为促进合作奠定基础。
二是务实开展经贸活动。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一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招商引资活动方面,重点组织7月份的“2014香港山东周活动”、10月份的赴韩国经贸招商活动、11月份的“赴新加坡经贸合作活动”等,以活动为平台,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大企业大财团赴会交流,宣传推介我市优势。在市场开拓活动方面,重点组织企业参加9月份的“中国-亚欧博览会”、“莫斯科国际食品展”、“赴中东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推介活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11月份的“尼日利亚商品展”、“迪拜五大行业国际博览会”等,扩大我市产品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市7家企业正在参加“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境外投资活动方面,精心筛选企业参加7月份的“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推动我市塑料、农产品“走出去”。
三是切实加强项目合作。我们进一步对有关项目合作情况进行了摸底,重点将推动印尼彼那尼水泥、新加坡裕廊港码头、马来西亚森达美油脂等在建项目增资以及森博高档生活用纸、威亚发动机四工厂等在谈项目报批。坚持以对外贸易促对外投资,围绕塑料、农产品、农用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五征、可意食品、信伟粮油、华昌塑料、三信文具等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资源开发。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我们将积极争取各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外经贸政策的扶持,对参加相关展会的企业摊位费给予100%补助,对赴境外参加活动的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生活费用补贴。同时,对我市企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的费用给予一定补贴。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