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索引号: 11370000004504951T/2013-0087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商务厅 组配分类: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13-08-29
有效性: 发文日期 2013-08-29
招商处崔洪光处长
与网友在线交流
发布日期: 2013- 08- 29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浏览次数 11 字体:【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本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省商务厅招商处崔洪光处长,请他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省与香港、台湾经贸合作的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崔处长,您好!非常高兴您再次来到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做客。

【崔洪光处长】:谢谢!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持人】:您能否全面介绍一下我省与港台经贸合作的有关情况。

【崔洪光处长】:香港是我省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2012年,香港在我省投资460个项目,同比降低8.18%;实际到帐港资61.1亿美元,同比降低12.46%,连续五年排名居全省利用外资国别(地区)第一位,累计到帐港资达440亿美元,在来山东投资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一位。香港是我省企业境外融资的主要平台,截至2012年底,有39家山东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额71.3亿美元,调回资金52.5亿美元。今年1-7月,批准香港在山东投资项目254个,同比增长13.4%,合同港资额47.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实际使用港资额46.2亿美元,同比增长38.7%。

  香港是我省重要的贸易伙伴。2012年,山东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49.85亿美元,增长42.2%。其中,出口47.67亿美元,增长46.3%;进口2.19亿美元,下降11.6%。今年1-7月,进出口32.06亿美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出口30.83亿美元,增长42.2%,进口1.22亿美元,同比下降8.2%。山东出口香港主要产品包括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自香港进口产品主要有电器及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及设备、仪器仪表和塑料原料等。

香港是山东国际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截至2012年底,内累计475家企业赴港投资,中方投资总额34.27亿美元。今年1-7月,省内36家企业赴港投资,中方投资总额7.86亿美元。在港投资的主要企业有海尔集团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祥光集团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山水集团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凤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我省烟台国际公司、青岛远洋外经公司、山东外经集团、威海国际公司四家企业多年向香港提供海员劳务(不属香港陆地劳务)。2012年共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011人,年末在外2360人。今年1-7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69人,期末在外2084人

台湾也是山东重要的合作伙伴,近年来双方经贸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鲁台进出口贸易额为41.44亿美元,同比增长0.7%。其中,出口15.44亿美元,同比下降3.9%;进口26亿美元,同比增长3.6%。今年1-7月,两地进出口贸易达到2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对台出口8.79亿美元,同比下降0.7%;从台进口1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0.9%。销台产品有电器及电子产品、机械及设备、金属制品、纺织纱线及制品、钢材、未锻造的铝及铝材等。从台进口商品有电器及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初级塑料、机械及设备、成品油、纺织纱线及制品等。2012年,全省批准台湾投资项目99个,同比增长2.1%,合同台资6.08亿美元,同比增长8.4%,实际到帐台资2.92亿美元,同比增长54.2%。截止2012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湾投资项目6212个,合同台资122.88亿美元,实际到账台资62.22亿美元。今年1-7月份,新批台湾投资项目39个,合同台资5.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85%,实际到帐台资1.67亿美元,同比增长5.55%。

【主持人】:近年来,我省每年都在香港举行大型招商促进活动,请您介绍一下香港山东周的有关情况。

【崔洪光处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香港的合作,2009年7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率团访港,创建了高层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机制,举办了“2009(香港)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说明会暨经贸洽谈会”,全省统一签约合同项目72个,合同外资126亿美元。2010年5月,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率团访港,举办了系列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期间签订涉及高新技术、高端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的203个重大合作项目,合同外资额118亿美元。2011年5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再次率团访问香港,成功举办了鲁港合作高层圆桌会议、鲁港合作洽谈会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和6场专题活动,期间,省经贸代表团签约合同项目82个(含华润集团集中签约项目10个),合同外资156亿美元;17市签约合同项目256个,合同外资133亿美元。2012年7月10日-1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再次率团访港,成功举办鲁港经贸合作洽谈会开幕式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鲁港合作高层圆桌会议、鲁港澳青年企业家交流会等活动,拜会了香港特区政府、中央驻港机构,拜访了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集中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签约合同项目267个,合同外资238亿美元。2013年5月27日-30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树清同志率团赴港,举办2013香港山东周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全省签署合同项目272个,合同外资223.7亿美元。      

香港山东周活动,是我省在海外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效果最好的重大经贸活动,通过连续五年在港举办山东周活动,进一步密切了鲁港交往,深化了多领域合作与交流,开启了鲁港合作新局面。

【主持人】:“2013香港山东周活动”,与往年相比,有何创新之处?

【崔洪光处长】:2013香港山东周我省策划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是今年香港山东周的一大亮点。特别是本届香港山东周按照我省经济发展和转方试调结构工作的目标、重点,结合香港地区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了“聚焦鲁港服务业合作,助推山东城镇化发展”的主题。在鲁港经贸合作高层圆桌会议上,省发改委介绍了山东服务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重点,省住建厅介绍了山东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发展重点,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双方围绕服务业和城镇化进行了深入沟通和热烈讨论。在2013香港山东周启动仪式上,播放了视频片《服务业•城镇化•新商机》,粤语解说和英文字幕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画面,生动形象地介绍我省发展优势和发展机遇。郭树清省长提出的进一步深化鲁港金融、科技信息、交通物流、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城镇建设和管理等五个方面合作建议,引起香港工商界和各大新闻媒体强烈反响。六项专题活动也都围绕主题展开,收到了较好成效。

【主持人】: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为内地与香港共同繁荣与进步推开了一扇大门。请简要介绍一下CEPA的相关内容及特点。

【崔洪光处长】:所谓CEPA就是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性质的文件,全称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此后在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又分别签署了九个补充协议,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合作、旅游合作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五个主要方面对香港做出优惠安排。总体看CEPA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议,内容丰富,领域广泛。CEPA是内地迄今为止商签的内容最全面、开放幅度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也是香港实际参与的唯一的自由贸易协议。其内容质量高,覆盖面广,在短时间内结束谈判并付诸实施,为内地参与其他双边自贸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第二,CEPA既符合WTO规则,又符合“一国两制”的方针。CEPA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中实行的开放措施完全符合WTO规则。CEPA签署后,香港地区仍维持其自由港的地位,也完全遵循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同时,CEPA通过各项开放措施,逐步减少和消除两地经贸交流中的制度性障碍,促进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的融合,也符合内地与香港经贸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三,CEPA是开放的。CEPA第三条规定,“双方将通过不断扩大相互间的开放,增加和充实CEPA的内容”。2004年以来,双方在CEPA框架下陆续签署了多个补充协议,这是CEPA开放性的具体体现。补充协议9共有43项服务贸易开放和便利贸易投资的措施,当中包括22个服务领域的37项开放措施,加强两地在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并进一步推动两地专业人员资格互认。

【主持人】:谢谢崔处长。2010年6月海峡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这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也开启了两岸经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请介绍一下ECFA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崔洪光处长】: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领导人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其主要内容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5章分别是:总则、贸易与投资、经济合作、早期收获、其他;16条依次为:目标、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服务贸易早期收获、例外、争端解决、机构安排、文书格式、附件及后续协议、修正、生效、终止;5个附件依次为: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清单及降税安排、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临时原产地规则、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双方保障措施、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适用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的服务提供者定义。其中,早期收获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在货物贸易方面,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产品、轻工产品、冶金产品、仪器仪表产品及医疗产品等十类。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台湾对大陆降税产品包括石化产品、机械产品、纺织产品及其他产品等四类。双方将在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不超过2年的时间内分3步对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在服务贸易方面,大陆方面承诺,对会计、计算机及其相关服务、研究和开发、会议、专业设计、进口电影片配额、医院、民用航空器维修,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对台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具体开放措施包含19项内容。台湾方面承诺,对研究与发展、会议、展览、特制品设计、进口电影片配额、经纪商、运动及其他娱乐、航空电脑订位系统以及银行等9个服务行业对大陆进一步放开。

 框架协议具有鲜明的两岸特色,双方着眼于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彼此关切,结合两岸产业互补性,达成了一个规模大、覆盖面广的早期收获计划,两岸民众得以尽早享受贸易自由化的利益。两岸在框架协议生效后继续商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单项协议,逐步推进两岸间的进一步开放,最大限度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2012年8月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该协议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后第一个完成商谈并成功签署的后续协议,有利于保护两岸投资者权益,逐步减少投资限制,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促进两岸双向投资,增进两岸经济繁荣。

【主持人】:我省在支持台资企业加快发展方面有何新的举措?

【崔洪光处长】:2012年9月1日,在潍坊举行的第十八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上,我省发布七项新举措支持台资企业在省内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支持台商投资向更宽领域拓展。台资企业在山东省设立地区性总部或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按有关政策给予相应奖励。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同等条件下对台资企业优先。文化创新型和文化高新技术台资企业,可享受省级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政策。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享受省市各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台资企业在山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二是支持台资金融机构发展和台资企业融资。对新设立的总部性台资金融机构、区域性管理总部以及每在一个市或县(市、区)设立分支机构给予开办补助。积极推动成立鲁台合资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或由省内台协会牵头,组织有条件的台资企业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创业投资机构。支持省内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台资企业提供担保。支持有条件的台资企业上市发行股票。三是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台资企业享受国家及山东省有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各项政策和服务。鼓励台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台资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新设备等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对列入国家节能、环保标志产品清单的优先采购。四是支持台商集聚开发或参与建设产业园区。支持台商依托省内开发区合作建设台湾产业园区。支持在潍坊建设齐鲁台湾城。支持台商参与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园区内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享受与本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同等的财政扶持政策。五是支持开展对台贸易和台企贸易合作。扩大台湾先进技术及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进口,扩大台湾农产品的进口。完善海峡两岸(青岛)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功能,对入驻台商场地的租赁费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在鲁台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和帮助台资企业利用直航口岸开展加工贸易。六是支持山东企业赴台投资和交流合作。支持山东企业赴台投资和设立分支机构,与台企联合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专项资金对赴台投资项目前期费用、境外人员和境外投资保险费、贷款贴息等给予支持。七是优化台商投资运营和生活环境。在台资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台资企业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完善台商台胞权益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合法权益。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我相信网友们对山东与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经贸合作的最新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谢谢崔处长!网友们会与您继续进行交流。

【崔洪光处长】:谢谢主持人!欢迎广大网友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也期待着与广大网友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谢谢!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