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索引号: 11370000004504951T/2013-0087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商务厅 组配分类: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13-08-20
有效性: 发文日期 2013-08-20
威海市商务局徐东明局长
与网友在线交流
发布日期: 2013- 08- 20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浏览次数 6 字体:【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来到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做客的是威海市商务局局长徐东明同志。徐局长您好,欢迎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栏目。

  【徐东明局长】:谢谢!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和广大网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持人: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骨干城市,威海市积极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全市外向型经济保持健康稳步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

  【徐东明局长:(一)利用外资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上半年,威海全市共批准外资项目52个,合同外资4.6亿美元,增长11.9%;实际到账外资4.16亿美元,增长27%。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共批准过千万美元项目33个,合同外资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85.9%;实际到账外资过千万美元项目17个,合计到账外资2.8亿美元,占全市到账外资的68.3%。项目的产业层次明显提升,新批外资项目中,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35个,占新批外资项目的67.3%,比重比去年提高9.8个百分点。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通过股权并购、外债和利润转增资、融资转投资等方式合同利用外资1.7亿美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促成46家企业增资,到账1.66亿美元,占全市的40.1%

  (二)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增长较快,完成进出口额39.3亿美元,增长9.5%,占全市的45.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贸易额持续增长,完成进出口34.5亿美元,增长3.7%;其中与南亚、中近东、俄罗斯进出口分别增长12.7%31.8%42.5%。私营企业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完成进出口25.6亿美元,增长10%,占全市的29.6%,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电子电器、机械设备、服装、水海产品、渔具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出口8.6亿美元、8.1亿美元、6.1亿美元、5亿美元、2.2亿美元,分别增长17.3%9.5%9.7%5.8%13.9%。电子电器、成品油、初级塑料进口增长较快,分别进口6.2亿美元、4.5亿美元、1.8亿美元,分别增长7.7%86.1%14.6%

  (三)对外合作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境外投资快速增长,新核准境外企业(机构)11家,中方投资额1.5亿美元,增长43.3%,高于全省23.7个百分点。海外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新签工程项目58个,合同额5.1亿美元,增长34.3%。外派劳务稳步增长,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853人,居全省第一位,增长4.7%;其中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913人,增长180.9%

  【主持人:威海作为中国海上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在对韩经贸合作中占据桥头堡位置,随着中韩自贸区谈判的快速推进,在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加快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方面,威海商务局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徐东明局长:中日韩自贸区启动谈判,是威海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威海商务局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建设。一是广造舆论,理念先行。2012年年初,陪同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8次赴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省有关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3次赴韩国拜访政界、工商界知名人士100多人次,广造舆论、积攒人脉,为抢占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5月份,市商务局安排专门力量,连续通过媒体、网络、刊物及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730日,市商务局举办自贸区知识专题讲座,邀请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所李光辉所长来威授课,对全市各部门、单位400多名干部进行了培训,在全社会营造了解、参与、支持自贸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承办会议,抢占先机。201282日,威海与韩国仁川双方市长共同签署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市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政策、投资、贸易等多方面实现了“同城待遇”。821-24日,举办了中韩自贸区促进地方合作座谈会,就威海如何更好的参与中韩自贸区建设进行了坦诚交流、达成了许多共识。承办了中韩自贸区第三轮谈判,世界各地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提升了威海知名度。今年618日,承办了中日韩自贸区研讨会、中韩副部长级会谈,619日举办了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研讨会,探讨了威海在中韩地方经济合作中的布局设计及定位。三是打造载体,夯实基础。201210月份,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经区规划占地44.13平方公里的中韩产业园,初步规划已完成,中韩产业园整体规划、设施配套及特色产业项目招商等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同时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先后获批了国家级家纺出口基地以及地毯、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蓝星玻璃新材料等省级出口基地。至此,全市争取国家级出口基地3个,占全省四分之一,省级出口基地19个,为加快威海外贸转型升级步伐、拉动自贸区时代进出口稳步增长夯实了基础。

  【主持人:据了解,为推动食品农产品出口,威海市组织举办了国际食品博览会,今年已经是第四届,同往届相比,今年的食品博览会有哪些特点?

  【徐东明局长:第四届中国·威海食品博览会于2013621日—23日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同往届相比,本届博览会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展会影响力持续扩大,规模创历史新高。首次启用国际展览中心ABC三个展馆,展出面积3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1.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386家,增加236家;搭建国际标准展位711个,增加349个,其中,特装展位195个,增加72个。吸引美国、德国、智利、西班牙、哥伦比亚、新西兰、波兰、巴拿马、特立尼达、韩国、日本、俄罗斯等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多个省份的1300多名采购商到会采购,比上届增加500余人。各项数据均创我市自办展会新高。同时,本届博览会新设台湾馆,累计参展企业100家,申请展位135个。台湾参展商首次大规模进军威海,以展销产品、测试市场为主。据了解,参展效果超过预期设想,累计销售额达900多万元。下届博览会,台湾代理机构将以邀请大型生产、加工企业为主,进一步扩大展出规模,增加参展商品种类及数量。

  (二)现场交易活跃,交易额稳定增长。本届博览会共达成贸易意向324个,成交额11.1亿元,同比增长4.7%。交易额持续增长的同时,还体现出以下特点:我市名优特产品倍受青睐。泰祥集团的深加工海产品成交额100万美元,无花果系列产品、“海芝宝”海带系列产品、水海产品等展台客户洽谈签约也非常踊跃。国外市场开拓取得实效。文登君利得食品现场签下出口俄罗斯200万美元水果罐头供货合同,荣成明泰水产现场签订出口日本60万美元调理食品供货合同。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收到实效。泰祥集团、荣成鑫发水产、荣成南光水产等水海产品加工企业分别同日本、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签订了供货合同,水海产品类贸易意向额达6.7亿元。乳山吉利食品与潍坊的采购商现场签订了5000吨生姜销售合同。威海浦源食品的海鲜酱油开展首日零售额即超过3.5万元。

  (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实际效果更加明显。本届博览会共安排了中日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交流研讨会、台湾美食节、采购商对口洽谈、品牌企业推介活动等6项活动。各项活动安排有序,衔接紧密,效果明显。采购商对口洽谈富有成效。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智利、西班牙、哥伦比亚、新西兰、波兰、巴拿马、特立尼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4家采购商与我市95家企业对口洽谈,共计洽谈320场,达成成交意向近100个。品牌企业推介活动主题鲜明。我市11家食品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形象宣传、新优产品品尝以及文艺表演、游戏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场均观众近千人。食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深得人心。首次举办“食品农产品可追溯管理及应用”专题讲座,邀请市食安办、山东科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家现场传授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企业100多家,200多名观众现场收看了专家授课。台湾美食节场面火爆。26家台湾企业通过现场制作品尝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台湾美食文化。我市泰祥集团、海之宝科技、倪氏海泰等知名企业也现场展示了威海地方的名优小吃。美食节每天接待客人超万人。中日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交流气氛热烈,日本C&Z公司组织Tosmart株式会社、聚农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GEL研究所株式会社等日本企业参会,介绍了日本先进的农业工业化及智能农业技术,同我市泰祥集团、宇王集团等10家企业进行了交流,市商务局、农业局也借此机会推介了我市食品农产质量安全建设情况。

  【主持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要继续保持全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下半年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

  【徐东明局长:(一)利用外资突出重点活动和重点项目,不断提升综合效益。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领域招商,组织好赴美国、欧洲、新加坡、台湾等5次综合性重点招商活动,25次专业小分队定向招商活动。对上半年洽谈的重点项目,加强调度,加快推进速度。对新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跟踪服务,推动其早到资、早投产,及早产生进出口效益。建立外资项目综合评价机制,提高利用外资综合效益。

  (二)对外贸易突出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优势。落实好国务院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意见,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大各类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用足用好进口贴息资金、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开拓资金等各级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扩大进出口。加大对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培育扶持力度,促进国内外赢利畅销商品的国际贸易。加大对台经贸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申请对台小额贸易公司经营权,推动对台贸易发展。抢抓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机遇,打造韩国食品日用品集散地。组织好境内外展览活动,继续加大俄罗斯市场开拓力度,举办10月份莫斯科经贸推介活动。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出口基地培育机制;争创国家级渔具出口基地。加快推进“中韩国际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试点,促进对韩食品农产品通关便利化,扩大对韩食品农产品出口。

  (三)培育源自威海的跨国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更多的优势企业进入联合国采购体系和国家援外体系。引导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到欧、美、日、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研发和销售中心,到孟加拉、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建立生产加工基地。推进优势企业加快远洋渔业捕捞加工、矿产勘探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海外资源基地建设。

  (四)创新园区发展模式,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争取海关总署尽快启动核准程序。推动省级开发区上档升级,争取工业新区早日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加强产业策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合作,加快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