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索引号: 11370000004504951T/2013-0085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商务厅 组配分类: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13-07-09
有效性: 发文日期 2013-07-09
烟台保税港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华文与网友在线交流
发布日期: 2013- 07- 09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浏览次数 28 字体:【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来到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做客的是烟台保税港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华文同志。于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栏目。
【于华文主任】:谢谢!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和广大网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持人】:于主任,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烟台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
【于华文主任】:好的。烟台保税港区于2009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全国第13家、全省第2家保税港区,也是目前我国第一家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规划控制面积7.26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区块:区块一面积为5平方公里,包括原出口加工区A区0.7平方公里和烟台港4.3平方公里;区块二面积为2.26平方公里,即烟台开发区内原出口加工区B区。一期封关面积为4.86平方公里,其中区块一3.05平方公里,区块二1.81平方公里。2010年7月30日,一期封关顺利通过国家11个部委联合验收,2011年1月12日正式开关运作。
【主持人】:都说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层次最高、政策功能最完善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那么烟台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具体有哪些呢?
【于华文主任】:保税港区作为目前我国政策最优、功能最强、层次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不仅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所有的政策和功能,而且又赋予了新的政策功能,是目前我国名符其实的“政策高地”。烟台保税港区实行园区管理、卡口管理、港口管理“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次”的通关模式,信息流与货物流相统一,通关管理与港口联网相统一,关区代码与贸易方式相统一的“三个统一”的运作模式。在保税港区内可开展保税仓储,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业务。保税港区的主要优惠政策可概括为保税、免税、退税、免证等。具体讲就是境外入区货物予以保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保税港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其他主要的优惠政策还包括:保税港区内货物可自由流转;保税港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等。另外,在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允许青岛前湾和烟台保税港区在海关监管、外汇金融、检验检疫等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外国籍干线船舶在这两个保税港区发展中转业务等;2012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和烟台市也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无疑将会进一步提高烟台保税港区的政策吸引力。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烟台保税港区开关运作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
【于华文主任】:开关运作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烟台东部新区建设,突出“发挥好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优势”这一重点,加快功能产业培育,加大转调力度,加速高端产业聚集,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东区以保税物流为主、西区以高端加工制造为主的发展格局。2012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167.8亿美元,其中出口101.4亿美元,进口66.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8896万美元和4824万美元,在全国保税港区中均名列前茅;完成保税物流货值85.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特色展示集群建设初见成效,国际酒类、奶类、美国农副产品等展示中心相继投入运营,以展示促贸易、增物流、活港口、带发展的综合辐射拉动效应日趋显现。在保税港区政策推动下,烟台港2012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11.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5万标箱,同比增长8.3%;化肥出口量、铝钒土进口量、对非口岸贸易量、石油焦和朝鲜煤炭进口量五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港口化肥出口量达到446万吨,比上年增长45%,市场占有率达50%,进一步巩固了烟台港中国北方化肥物流中心的龙头地位。
【主持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的国家级特定功能区,烟台保税港区有哪些新的发展理念呢?
【于华文主任】:目前全国仅批复了14个保税港区,最大的10平方公里,最小的3.71平方公里,总面积110.86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66万分之一;烟台保税港区规划控制面积7.26平方公里,一期封关面积4.86平方公里。保税港区既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一个拉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功能区;保税港区自身空间有限,但政策能量无限。因此要跳出一般经济园区的做法,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和高度,审视和定位保税港区的发展。一是树立以小搏大的发展理念。创新开放式发展思路,有效解决小空间与大政策的矛盾,以有限的珍贵资源吸引优质的珍贵项目,以稀缺的政策高地引进稀缺的高端产业,将保税港区打造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集聚要素资源的载体。二是树立“小高地、大作为”的发展理念。烟台保税港区区位优势明显,紧临黄、渤,处在鲁、辽两大半岛沟通最佳节点位置,与韩国、日本两大贸易国隔海相望。我们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与港口集疏运紧密结合的区域性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高技术产业中心,构筑融保税加工、保税物流、港口作业三大功能于一体的联动发展新格局。三是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发展理念,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加强与口岸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实施监管流程再造,打造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高效口岸环境。主动与国际自由贸易港区的通行做法接轨,打破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打造机制灵活、科学高效的服务环境。
【主持人】:对于进一步发挥烟台保税港区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烟台保税港区有什么思路措施呢?
【于华文主任】: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创新开放模式,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作为,更好地发挥出保税港区在政策功能运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先行先试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充分立足政策优势,在政策功能运用上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充分运用保税港区的独特政策和功能集成优势,以国际商品展示为突破口,创造和诱发商机,促进贸易生成;以保税加工贸易和现代物流为着力点,以保税仓储和现代港口运营为保障,努力构建多元化口岸物流新业态。目前,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以国际商品展示、国际采购、保税仓储、分销和配送为代表的保税物流产业链。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进口酒类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吸引了国内外60多家经销商入驻,汇集了欧、亚、非、大洋洲、南北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种国际知名进口酒,成为辐射我国十几个省市地区的国际葡萄酒交易中心,凸显了烟台“国际葡萄酒城”的特色和影响力。区内还有在全国保税港区中首家汇集了国际一线品牌婴幼儿奶粉的国际奶类展示中心,以及主营美国进口蜂蜜、橄榄油以及系列保健食品的美国CNE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特色国际商品展示交易基地。目前全区已形成了酒类、奶类、美国农副产品、综合商品等五大展示群体,显现出良好的服务业带动作用和发展前景。
二是有效破解空间制约,在产业转型发展上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西区以富士康为代表,在转调先行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东区坚持“立体发展、辐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由粗疏向集约转变,产业培育由传统向现代升级,项目引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置换。目前全区合同外资和实际到位外资分别有65%和75%来自于增资扩股,骨干创汇企业一半以上引进高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十大骨干创汇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区总额的85%以上。区内保税加工区片盘活启动空置厂房8万多平方米,原有加工企业已有14家拓展了保税物流业务,全区保税物流货值实现翻番增长。2012年一期封关区域内(包括东西两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完成外贸进出口34.4亿美元、工业总产值198.1亿元,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对区内企业逐个建档、逐家研究,扶持鼓励企业增资扩股、转型升级,力求将有限空间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资源效用发挥到最大化。
三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先行先试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随着2012年11月20日中日韩三国政府宣布重启自由贸易区谈判,三国正式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步伐加快。我们要充分发挥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优势,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在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和自贸区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对外开放特殊区域政策方面有新的突破,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在先行先试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引领带动作用。
【主持人】: 感谢于主任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网友们会与您继续进行交流。
【于华文主任】: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欢迎广大网友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期待着与广大网友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谢谢!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