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004504951T/2011-0097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商务厅 | 组配分类: | |
文件编号: | 成文日期: | 2011-03-07 | |
有效性: | 发文日期 | 2011-03-07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来到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做客的是菏泽市商务局胡钦畅局长。胡局长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栏目。
【胡钦畅局长】:谢谢!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和广大网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持人】:胡局长,请您介绍一下菏泽市商务局的基本情况。
【胡钦畅局长】:2009年12月,市委市政府宣布成立菏泽市商务局。将原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内贸管理(不含成品油流通、茧丝绸行业的管理)、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口岸管理职责划入市商务局。目前市商务局主要负责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园区协调发展、口岸建设等6大项管理与服务。商务局的组建有利于我市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随着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战略实施,菏泽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健康快速的发展,请问胡局长,“十一五”期间菏泽商务工作都取得了那些成绩?
【胡钦畅局长】:“十一五”期间,在菏泽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商务厅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市商务系统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扩消费、惠民生、转方式、调结构”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务实,创新工作,商务工作呈现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6.28亿元,年均增长21.54%。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额2315.64亿元,年均增长25.12%。完成进出口55.7亿美元,年均增长29.2%。新批外资项目171 个,实际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年均增长16.6%。外派劳务9368人,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27599.4万美元,实现营业额12667.8万美元;核准外派劳务企业4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459.7万美元。
“十一五”期间 ,菏泽市商务工作取得了全方位、跨越式的发展。我市有单县尚舜化工、东明恒昌化工、曹普工艺、巨鑫源食品、成武九州科技5家企业在境外上市。每年两届的中国菏泽投资贸易洽谈会成效显著,通过投洽会,中粮艾地盟、香港华润电力、新巨龙能源、阿尔法电气、安泰服饰、尚舜化工、百隆纺织等一大批重大利用外资项目落地我市。我市在出口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级木草柳出口基地已正式挂牌成立,巨野荣获首批“山东省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区”称号,东明科技创新化工产品出口基地通过省专家组考核。特别是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措施,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58亿美元,同比增长26.6%,是全省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市。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菏泽市商务运行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胡钦畅局长】:一是商业网点布局日趋合理,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市新型流通业态不断发展,零售业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流通现代化呈现出由城市向农村、由中心商业区向社区发展的态势。截止目前全市各类连锁店、超市发展到3680个,比2006年增加518个。十一五期间,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多种形式,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批流通大项目、大市场已初显成效,市场辐射力进一步增强,菏泽中心城区市场群、鲁豫交界处特色市场群、沿黄特色专业批发市场群、湖西市场群四大市场群已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170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市场76处,比2006年增加35 处。
二是新兴商贸流通业态快速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物流园区建设进度明显。东明石化物流园区、巨野煤炭物流园区、鄄城中药材科技物流园区等一批项目初具规模,正逐步发展成为集货运配载、信息服务、公铁联运、货运代理及进出口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企业物流发展迅速。以嘉吉农资、东明三农等一大批以发展农村网络、企业内部配送为主的连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菏泽市物流行业协会应运而生,目前已拥有会员企业70家。连锁业种不断增加,业态日趋多样化,超市下乡、便利店进社区等都取得了突破。
三是行业管理全面深入,市场秩序逐步好转。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确保了生猪产品质量;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防止和杜绝不正当竞争,引导广大商贸企业树立崇德重义、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打击制假售假和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拍卖业、直销企业管理,监督企业经营行为,杜绝了违法违规现象。积极推进酒类流通企业备案和随附单等工作,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是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出口优势产业,形成了从原料到加工出口一条龙的贸工农一体化的出口商品生产体系,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增速快。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9.2%,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1.3%,进口年均增长 59.7%。在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进一步巩固的同时,新兴市场贸易得到了较快增长。2010年对东盟、巴西、南非累计分别达17750万美元、4063万美元、1569万美元,增长速度都在90%以上。进出口骨干企业得到发展。2010我市进出口过千万美元企业共24家,进出口总额达124070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8.4%。佳农果蔬完成进出口30004万美元,同比增长92.8%,该企业苹果、大蒜保鲜出口在同类产品出口中连续六年全国第一。
五是外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大项目的外资到位明显增长。五年间,到位额2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共到位外资3.85亿美元,占当期全部外资到位的80.3%。二是外商投资领域出现积极变化。外商在我市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大项目主要为化工、能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投资结构更加符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三是利用外资方式日趋多元化。境外上市融资和外资并购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新特点,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步伐加快。单县化工有限公司、东明恒昌化工有限公司、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曹普工艺有限公司、成武九州科技公司分别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上市,进一步拓宽了引资渠道。四是重大招商活动成果丰硕。积极参加中国(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高交会以及省厅组织的国内外大型经贸活动,精心组织春秋两季中国菏泽投资贸易洽谈会,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是境外投资增长迅速, “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06年度全市核准境外投资企业4家,中方协议投资额只有19.3万美元,2010年度核准境外投资企业1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3256万美元,比06年增长168.7倍。投资的行业以木制品、纺织品、服装等传统产业为主,投资区域仍以亚洲为主。外派劳务范围不断扩大,外派国家由06年的10个国家发展到现在的30多个国家,遍布各大洲。境外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膨胀迅速。
七是经济开发区载体功能不断完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税收、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7%、31.1%和72.9%。2010年,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税收、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280.5亿元、29.5亿元和30.8亿元。开发区建设紧紧围绕我市“五大基地一大产业”战略部署,积极扩张总量,提升质量,拉长产业链条,东明石油化工工业园、牡丹区生物医药、牡丹区食品工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实现了由政策吸引投资转向由产业优势吸引投资的转变;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加企业的科技含量,对不符合产业政策、高耗能、高污染、土地使用率不高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各经济园区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功能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主持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请问胡局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您能概括地谈一下“十二五”期间,菏泽商务工作总的思路和目标吗?
【胡钦畅局长】:党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较快增长,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商务厅的决策部署,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稳外需扩内需为目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内外贸融合,着力扩大外贸规模,加强境外经济合作,提高外资质量,提升园区功能,推进企业境外上市,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继续关注民生、规范流通秩序,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和服务市场,努力实现我市商务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到2015年,力争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10亿美元,年均增长15%;实际实用外资6.8亿美元,年均增长10%;新批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7344万美元,年均增长8%;外派劳务2352人,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16%,达到1837亿元;中心城区人均零售网点营业面积由0.95平方米增加到1.15平方米,零售网点营业总面积达到78万平方米。
【主持人】:围绕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请问胡局长,菏泽市都制定了那些具体措施?
【胡钦畅局长】:(一)抢抓机遇扩大消费,构建商贸流通新格局。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拉动内需一系列的政策,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加大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大力宣传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最新政策,引导商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切实履行监管职能,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商贸流通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商贸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创新招商方式,培育和落地一批辐射能力强、专业特色突出的大型商贸物流园区和专业批发市场。开展骨干企业创建活动,壮大我市流通企业实力。加快实施“十百千”骨干流通企业培育工程,积极落实有关支持骨干企业的扶持政策,着力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十亿、百亿的骨干商贸流通企业。搞好规划和引导,促进我市餐饮企业提档升级。从餐饮业的经营方式、经营业态和网点建设等方面搞好规划和布局,促进餐饮业有序发展;深入实施早餐工程,推进连锁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引导“绿色早餐”进社区、进超市、进百姓家庭;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抢占市场先机。加强市场治理和监测,确保流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商品的调度与监测,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建设完善应急商品数据库,提高应急能力。着力搞好“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着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依法整顿和规范肉类、酒类等市场流通秩序;引导零售企业规范促销,开展“诚信兴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诚信宣传和创建活动,确保全市商贸流通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调整结构保增长,实现开放新突破。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特点,在对外贸易方面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参展考察、节能增效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对外贸易的优质增长。加强与海关、国检、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鼓励出口的扶持政策,推动更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自主品牌。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预警体系,组织企业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指导企业掌握运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创新招商方式,全方位、高质量利用外资。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切实可行的招商方案,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创新招商方式,降低招商成本。同时积极引导重点企业开展境外上市工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认真组织好春秋两届“中国菏泽投资项目洽谈会”,提高菏泽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拓宽吸引外资的领域和渠道。对签订的利用外资合同和协议抓好跟踪落实,做好服务,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审批、审批项目早落地。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境外发展空间。积极引导我市优势产业向境外转移,鼓励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推动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投资建厂,有效增加我市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园区建设发展,打造对外经济增长新引擎。按照 “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明确定位、集约发展”的思路,坚持“围绕中心、强化主体、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转化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进一步增强园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省级经济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打造良好的基础,打造招商引资的强力引擎。
【主持人】: 感谢胡钦畅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网友们会与您继续进行交流。
【胡钦畅局长】:很高兴网友们这么关心商务事业,近年来菏泽发展变化也很大,也希望社会各界的朋友多来菏泽走一走,看一看。菏泽还属于欠发达地区,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菏泽,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次做客省商务厅在线访谈。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