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商贸服务管理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以扩大消费需求和提高行业科学发展水平为主线,加快完善城市生活服务体系,积极推广新型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循环消费,存进商贸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主要工作是:
一、完善城市生活服务体系,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1、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完善家政服务网络体系,培训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支持一批示范性强的大型家政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
2、深入开展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开展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作,培育改造一批环境整洁、布局合理、消费安全的社区菜市场。推动第六批国家级和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创建培育,支持有实力的连锁企业拓展社区商业服务项目和功能。研究出台促进商业聚集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社区商业中心经营模式。
3、继续实施“早餐示范工程”。在部分中心城市建设一批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支持以连锁经营方式建设一批标准化网点。
二、积极推广新型流通方式,加快行业结构调整
4、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传统企业开拓网上市场,促进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有机结合,探索两个市场互动促销的经营方式。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发展面向行业的电子商务,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社区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实力强、运作规范的专业网络购物企业,推广电子商务发展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
5、提升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深入贯彻《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完成《商贸物流专项规划》,加强对商贸物流业发展指导。开展物流示范工作,做好示范城市宣传,启动物流园区示范。推动城市物流配送发展,提高连锁企业物流配送能力和水平。整合社会零散物流资源,鼓励发展绿色物流、第三方物流和共同配送。
6、促进商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商业前沿和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应用,在中小流通企业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流通业信息化改造,鼓励企业应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加强无限射频识别等重大专项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拟定商业科技“十二五”规划,建立健全商业科技工作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增强流通主体竞争力。加强流通大企业培育,培育出12-15家营业收入过千亿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推动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形成跨国采购和销售网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营销方式,鼓励企业参加展会开拓市场。继续会同国家开发银行推动落实开发性金融贷款项目,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8、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开展老字号认定工作,建立中华老字号保护和促进体系。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老字号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参加会展、营销推广、技术改造等。建立中华老字号档案,弘扬老字号优秀商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发挥老字号对行业发展引领作用。
三、大力发展绿色循环消费,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9、全面实施家电以旧换新。继续做好9省市试点工作,研究完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措施和操作方式,在具有拆借能力等条件的其他地区推广实施。
10、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对第一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开展阶段性审核验收,继续争取财政资金对试点城市的社区回收站、分拣加工中心建设项目进行支持。支持建设区域性集散市场,引导鼓励回收企业采取在线收废、以物换物等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方式。
11、加快零售业节能行动。研究建立零售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激励机制,在商业经营场所推广和采用节能产品和技术,继续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在1万平方米以上零售店铺开展高效照明产品推广活动。加强对农贸市场所料购物袋使用检查督导。继续做好抑制商品过度包装。
12、大力推广散装水泥。重点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扶持和培育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示范基地发展,提高农村水泥散装率,继续加强城市砂浆“禁现”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大预拌砂浆社会化物流设施投入。
四、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3、加快制定落后行业法规和标准。制定家政服务业、住宿业、沐浴业、家电维修、废气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等管理办法。落实《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指导督促地方做好备案和行政处罚。组织制订并颁布家政服务、住宿餐饮、网络购物、商业科技、商贸物流、零售业分等定级、沐浴业、展览业等重点行业标准。
14、建立健全行业统计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行业统计数据库和企业名录。健全工作机制和各项制度,加快统计队伍建设,分级分批开展统计培训。建立重点行业信息发布机制,完成零售、餐饮、生产资料、家政、汇展、沐浴、美容美发、老字号等重点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15、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提出完善批发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促进工业品批发市场、工业自销体系及批零兼营企业发展。在有条件的百货店开展“名品进名店”试点,为国内知名品牌商品提供“优惠进场、优先上柜、优先宣传、优先销售、优先结算”的“五优先”服务。选择2-3家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与品牌生产企业开展总经销总代理试点,推动零售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大力促进民族贸易发展,研究出台支持民族特需用品个特色商品流通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16、创新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制订下发《完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鼓励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与上下游制造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构建一体化现代流通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大宗原材料生产、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以钢材、煤炭为突破口,开展现代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示范试点。指导地方制订石油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加强石油市场监管,引导加油站经营连锁超市业务,提升服务水平。
17、指导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制订规范和促进家政服务、住宿、人像摄影等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免税店和对外轮供应行业发展的指导。开展绿色饭店创建活动,积极引导餐饮企业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引导支持一批内贸领域重点展会,促进会展业发展。提高传统服务业连锁率,提升行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引导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