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韩资中小企业劳动保障管理比较混乱,大规模欠薪逃匿事件时有发生的严峻形势,烟台开发区管委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并以韩资中小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整治活动,逐步形成了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力,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和谐劳动关系管理体系。
一、固本强基,创新预防工作机制。一是加强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工作,筑牢第一道防线。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从根本上减少争议发生、预防矛盾激化,在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帮助引导企业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建立实行了企业劳资人员持证上岗和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每个单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定期召开例会,面对面向企业主管人员宣讲政策法规,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企业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有效预防劳动争议。通过例会,帮助近100家韩资中小企业培训、提高了劳资人员业务水平,为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提供了有效保障。二是设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夯实基层工作基础。针对韩资企业大多集中在各街道办事处的特点,2005年7月,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在大季家街道办事处率先建立了全国首家乡镇级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后又在其他2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派出庭方便了当事人就近投诉,为及时、有效地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提供了可靠保证。目前,派出庭已处理劳动争议80余起,为800多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三是建立劳动争议信息员队伍,发挥部门监管作用。建设、文化、旅游等主管部门,分别在各自管辖的建筑装修、文化娱乐、旅游饭店宾馆等领域企业设立信息员,为及时发现劳动争议隐患,迅速做好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理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四是开展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并实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根据企业遵守劳动法规的情况将企业分别评定为不同等级,实行分类管理。现已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了20家“劳动保障诚信企业”,较好地发挥了激励引导和约束警示作用。
二、多措并举,创新执法工作机制。一是实行劳动工商联合年检制度,摸清执法底数。为全面掌握企业劳动保障管理情况,从2006年开始实施劳动和工商部门联合年检,全面审查企业执行劳动法规情况,并建立问题企业资料档案和数据库,为分类跟踪督促企业抓好整改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创建劳动保障一体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在劳动部门加强内部业务处室之间的配合联动,从企业招工、参保、缴费等各个环节规范韩资中小企业劳动管理同时,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建立了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一体执法工作机制。职能部门不仅负责对各自管辖领域内企业加强监管,协助做好劳动争议预警工作,而且在执法管理过程中主动配合劳动保障执法管理。对劳动保障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安监等部门负责在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时给予限制;建设部门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严格执行建筑行业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项目资本金制度和劳务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税务部门将“劳动合同签订”与“工资税前列支”挂钩,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不能列入企业税前扣除计税工资人员基数;工商联将企业评先树优与履行劳动法规挂钩,对不履行劳动法规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通过上述措施,开发区建立了劳动保障一体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执法力度。三是开展劳动保障综合整治活动,保证执法效果。针对不同时期劳动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特点,坚持适时开展不同主题的综合整治活动,为全面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配合联动,创新应急机制。为及时、妥善处理好少数韩资中小企业主恶意欠薪逃匿引发的突发群体事件,开发区探索建立了由信访、劳动保障、法院、公安、工商、工会、宣传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应急机制工作小组,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急机制。以2006年9月发生的1起恶意欠薪逃匿案为例,当拖欠99名职工3个月工资的烟台东南服饰有限公司韩籍法定代表人转移财产准备逃匿时,财产搬运人员与留守职工发生冲突,部分债权人开始哄抢财产,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接到报告后,应急机制立即启动,相关部门迅速派员赶到现场。公安部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有效控制突发事件蔓延,监控过激行为和行为人,对欠薪逃匿人进行立案侦查;工会负责稳定职工情绪,向职工宣传和解释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职工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权并提供法律援助;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违法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及时进行仲裁立案和调查处理;法院负责及时进行诉前财产保全;工商部门负责对企业生产经营秩序进行调查。由于各部门反应迅速、处理高效,仅用5天时间,就使这起突发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得以圆满解决,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