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经济园区>发展研究
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模式对比及可能选择分析
发布日期: 2006- 10- 19 信息来源:山东省外经贸厅
信息来源:山东省外经贸厅
浏览次数 9 字体:【

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模式对比及可能选择分析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必要性
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以及中国目前从市场到生产要素的综合比较优势看,外资对中国的投资处于比较好的时期。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看,沿海城市和创造了比较优势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仍然是外商投资的重点。从比较成熟的开发区的情况看,在地区竞争中投资环境改善和土地储备成为竞争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开发区要把在土地储备上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变成“现实”优势,就要投入资金进行土地开发和设施的配套。因此,从创造开发区的竞争力来看,资金投入成为一个关键因素。
二、开发区开发模式
  分析开发区发展至今,采取的是政府拨款开发和通过总公司(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来看,基本都成立了总公司)融资开发结合的方式。总公司在承担功能性任务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可经营资产。总公司之所以存续至今,一方面从历史上看总公司是开发区建设的原生力量;同时,总公司作为主体融资开发放大了开发资金量,在财政实力比较薄弱的发展初期使资金运用更有效率,保证了开发区开发进度与土地市场需求的匹配。
从总公司融资开发的资金放大效应来看,不论融资的方式和规模如何,实事求是来说都是一种较财政直接拨款开发单一模式更为科学可取的发展思路。从区域发展的要求来看,总公司在配合管委会进行社会功能配套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只要开发区开发进度的要求非政府财政所能单独解决,总公司就不能退出为开发区融资的历史舞台。
  从目前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出让情况来看,针对大项目的让利出让是无奈的选择。即使一般项目,要通过土地转让收回成本也较困难。因此,在现实条件下,保证总公司的融资能力是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一。
三、融资方式对比分析
1、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总公司一直沿用的为开发区建设融资的手段。利用贷款在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前应用起来比较方便。特别是在开发区“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可以把政府的资源优势和公司的融资功能充分结合起来,为开发区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后,利用政府的土地资源通过总公司融资的模式受到限制。因此,要通过总公司实现融资,就要求总公司具备更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即具备“造血”功能。只有总公司具备了自我“造血”的功能,才能保证持续融资能力,保证开发区高强度投入的持续性。
2、信托计划
信托产品有多种,但其性质都是比较一致的。发行信托计划一般周期较短(2年),对项目要求比较苛刻,要求利润率高。信托产品目前的平均发行成本占融资额的8%左右,比贷款的成本高。因此,对开发区以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为目的进行融资,信托计划显然不合适。
3、企业债券
园区发行企业债券虽然审批手续复杂,受国家和地方盘子的双重制约,但是已经有发行成功的先例。苏州工业园区以及科技部指导的几个高技术开发区都曾做了尝试,效果很好。总公司要发行企业债券,除自身对项目进行周密策划以外,需要政府在审批手续上给予支持,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苏园建债的利率已经到了5%,融资成本有走高的趋势,但仍比贷款成本低。
4、上市融资
从目前的资本市场的形势来看,开发区要在资本市场融资难度加大,同时融资成本也会提高。国家的体制改革对各开发区提出了新的管理体制方面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总公司要完成上市融资的任务对公司的资产和运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是否从市场融资各开发区应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5、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可行的。利用外资已经成为开发区项目融资的常用手段。比如北京开发区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就采用总公司与美国公司合资的模式。但是,外资对项目是挑剔的。如果要得到外资的支持,政府一定要给予一个稳定收益的担保。因此,利用外资只能就具体项目进行,融资没有连续性,不能作为一个融资平台加以考虑。
四、开发区融资方式的选择
从以上5种融资方式比较来看,要达到建设融资平台的目标,保证融资的规模与持续性,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是可考虑的选择。下面主要从持续融资能力和操作难易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1、选择贷款融资
选择贷款融资模式从操作上相对简单,其前提是总公司的自身资产规模以及壮大的速度与开发区资金缺口的匹配。如果总公司自身的成长能力不能满足开发区融资的需求,开发区的融资平台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选择发行企业债券
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有相当难度的融资模式。不论从审批手续的申报到具体项目中遇到的土地资源操作上都不是开发区自身能完全解决的。但是,选择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对开发区融资平台的持续融资能力是很好的保证。原因在于,要保证融资平台的持续融资能力,就要使总公司自身具备持续的“造血”能力。总公司自身“造血”能力的形成,是在有效利用政府的资源支持并借助开发区自身的市场形成的。总公司持续“造血”能力是通过对融资平台操作方式进行不断复制实现的(即选择下一个目标项目,做相同的发行操作)。苏州园区的经验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上市融资
选择上市融资对总公司的要求是三种方式中最高的。总公司要有好的项目储备,稳定而有竞争力的管理团队,建立科学透明的管理模式,保证公司的出色的市场业绩。从操作上来说,上市融资也是最透明、难度最大的一种融资模式。当然,困难、风险与收益也是成正比的。
五、结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融资方式的融资规模、操作难易程度以及适用的项目范围是不同的。从适应开发区大的区域开发角度考察,贷款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以及上市融资从资金规模上更能保证需求。信托计划以及利用外资比较适用于单个项目融资。其中,发行信托计划要求项目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因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在融资问题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结合不同融资模式的优劣,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做出科学理智的选择。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