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自贸试验区 服务"一带一路"大格局
今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作为陕西自贸区的有力支撑,西安区域涵盖了中心片区、国际港务区片区两大片区,包括西安高新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等4个功能区。自此,西安正式进入自贸时代。
陕西自贸区揭牌以来,西安片区的4大功能区加快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2015年版122条清单内容,将103项市级事权下放至4个功能区,推行“一窗受理、一表申报”审批新模式,在全国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率先实现了“一口受理、19项事项联办”,将办证时间缩短为3个工作日。
一系列红利的密集释放带来的是资本集聚效应的显现。截至9月30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新增企业4895家,注册资本1376.6亿元,带动了4个开发区新增注册资本呈现井喷式增长。
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虹吸效应初步显现
自4月1日揭牌运行以来,自贸试验区下放权限,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显著改善。率先实现了企业注册登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19项事项联办”和全程电子化,并将办理时间由原来约6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紧扣“放管服”改革,向自贸试验区下放了217项省级事权、103项市级事权,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在高新区、国际港务区试点设立了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以“行政效能革命”为引领,制定“十统一”标准改造升级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增加引导帮办、免费邮递、微信服务、网上办事服务平台,推出1455项“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系列措施推出引发的虹吸效应初步显现。自4月1日至9月30日,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新增企业4895家(未含西咸新区,含分支机构及分公司),注册资本1376.6亿元,其中外资企业57家,注册资本2.1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达118家,带动4个开发区新增注册资本呈现井喷式增长,其中浐灞生态区高达757%。
政策红利密集
助推千亿级项目落地
围绕自身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陕西自贸区西安片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实施备案管理,按照2017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赴上海、厦门召开自贸试验区专题推介会,积极参与陕西-新加坡经贸合作推介会;四大功能区结合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也分别出台了相应的自贸试验区招商引资、人才专项政策。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各项创新试点任务落实。对此,我市成立了8个专题工作组,围绕政府管理、金融创新、投资贸易、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重点开展制度创新,培育特色创新案例,目前已初步梳理出34项创新举措,形成了18个创新案例。
政策红利的密集释放,让投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由此带来的资本集聚、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海航现代物流、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综合项目、世界苹果中心等一批千亿级投资项目和交易平台,三星西安芯片二期、华为全球技术中心、新松机器人、亚马逊、传化物流、安博物流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自贸试验区。
贸易便利改革加快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今年8月21日,满载188吨美国肉品的首趟青岛-西安肉类冷链专列顺利抵达西安港,创造了“海铁联运+冷链运输+肉类口岸”新模式,这是自贸区贸易便利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也让交易成本明显降低。作为我国首个获得国内、国际双代码的内陆港,如今西安港的口岸功能仍在不断强化。随着粮食进境指定口岸、肉类口岸运行良好,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也已正式获批;充分利用西安至哈萨克斯坦、汉堡、华沙、莫斯科、布达佩斯5条国际铁路通道,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实施“联网监管+库位管理+实时核注”,实现了24小时通关便利。积极推进“大包过机”“货站前移”等系列监管服务创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后,9月21日达到了119票,通关效率提升了30%~50%。
依托西安在人文、旅游、医疗、科技、现代农业等方面的优势,自贸区建设也在不断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大格局。充分利用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等平台机制,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设立自贸区“一站式”国际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自贸试验区国际仲裁中心等一批国际项目纷纷落户自贸试验区……这些项目的运营及合作关系的建立,都将有力促进“一带一路”城市间合作交流模式创新。
借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陕西自贸区西安片区在“一带一路”的区域交流合作中,加速奔跑,乘势而上,正在一步步把西安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龙头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