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威解读|硬核举措!先看懂这26条,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行动纲领”为您指明方向⑥
【核心阅读】
2019年12月29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实施方案》(济发〔2019〕2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为推动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总施工图。为了便于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实施方案》重点内容,梳理了26条知识问答,分九期连续刊登,敬请读者关注。
16、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在加强片区金融风险防范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扩大监管科技应用,探索金融“监管沙盒”,健全地方金融监测预警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穿透监管、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间“三反”工作组织协调机制。探索建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管机制,对企业跨境收支进行全面监测评价,实施分类管理。以加强异常交易监测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外汇交易监测、跨境人民币交易监测和反洗钱资金交易监测等信息,及时发现和防控跨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17、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在推动片区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一是打造齐鲁科创走廊前沿术创新策源地。依托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算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生命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等科研载体,建立齐鲁科创走廊前沿技术创新聚集区,在创新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转化等方面,探索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大数据等前沿性、关键性、共性技术,催生一批原创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企业研发创新综合支撑体系,加强专项资金、科技创投基金、科技保险等财政金融支持,催生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加快5G、IPv6、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宽带接入能力、网络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统筹安排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合作。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研发和制造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在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实验室、技术转化中心等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成果应用推广。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平台,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金融业务、证券业务、企业上市等方面的应用。三是推动新兴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委托行业协会制定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等济南特色发展产业融资企业白名单,扶植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发展;吸引片区外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推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加快物流产业发展,完善供应链金融体系,鼓励开展订单融资、货押融资等业务,支持产业上下游企业发展。依托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济南)产业化基地平台,为芯片企业提供信息安全、智能硬件、创业孵化、人才培养、风险投资、技术交易、检验检测、数据共享等服务,打造创新产业体系,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产业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打造从设计、制造、封测、装备到材料、系统、整机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晶圆制造为重点,汽车电子、功率器件、智能高端装备等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地和创新策源地。
18、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在推动片区医疗医药行业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立足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建立与国际医学中心协同创新机制。对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在CEPA(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引进港澳服务提供者按规定在片区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开展国际医疗保险结算试点。加快临床急需医疗器械上市,建设国际医疗产业发展集聚区。支持整形美容、先进医疗技术研发和孵化等行业发展。片区内医疗机构可按有关规定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加快创新药品审批上市,对抗癌药、罕见病用药等临床急需创新药品实施优先审评审批。优化生物医药全球协同研发试验用特殊物品的检疫查验流程。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允许片区内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委托山东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产品。引入和创建国际医学组织,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医学会议,开展国际医学学术交流活动。给予医疗人才、先进医疗技术优先准入。深化中医治未病服务,鼓励在符合条件的人员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专职医师职称晋升等方面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