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烟台市商务局局长 陈新姿——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烟台全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发布日期: 2022- 10- 31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浏览次数 46 字体:【

编者按:

牢记嘱托走在前 勇担使命开新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省委部署,锚定“走在前 开新局”,扎实推进“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的生动实践山东省商务厅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共同开设16市商务局长访谈录,商务系统模范人物、优秀企业家代表访谈录,充分反映山东商务系统的新变化新气象

本期专访嘉宾:烟台市政府副秘书长,烟台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 陈新姿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烟台全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山东烟台商务事业突破发展、跨越提升的十年。十年来,烟台市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省委“走在前、开新局”工作要求,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跑出了新时代奋进前行的“烟台加速度”。

者:烟台作为改革开放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区位、产业、交通等先天禀赋,在全省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十年间,烟台是如何如何乘着开放的东风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答:十年来,烟台市充分发挥全省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屡创新高,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4.1亿美元,增长34.9%对外贸易量质齐升,2021年实现对外进出口4115亿元,增长36.3%对外合作稳步提升,实际对外投资12.4亿美元,是十年前的5倍,10年间,384家投资主体在7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639个,累计对外投资101.9亿美元园区经济创新突破,省级以上园区以全市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五成的GDP、六成的公共预算收入、八成以上的外资外贸,主要商务指标均取得历史性跨越。

一是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全市招商推进机制等文件,逐一绘制产业链全景图,组织参加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高层次经贸促进活动百余场,十年间,共有80个国家在烟台设立近3000个外资项目,美国谷歌、法国液化空气、韩国SK、日本夏普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到183个。深入开展外商投资服务提升年、深化年系列活动,在全省率先设立市县乡三级1152名服务大使,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相关经验多次被商务部、省商务厅宣传推广。

二是外贸强市实现大发展。积极抢抓RCEP机遇,制定出台RCEP贸易便利化攻坚年、外贸高质量发展意见等政策文件,广泛开展外贸政策宣传推介,2021年对RCEP国家进出口占全市35.7%。全力做大培强外贸企业主体,外贸实绩企业超过5100家,是2012年的1.4倍,外贸进出口接连跨过2个千亿级大关。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成功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国家级试点,推动中国(烟台)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市场采购出口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全市新业态进出口同比增长18倍,拉动全市外贸进出口10个百分。指导开发区功能聚合物、龙口有色金属、招远粉丝、蓬莱海工、莱阳农产品等5个产业集聚区入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贸动能加速集聚。

三是海外烟台实现大提升。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烟台作为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地级市,大力推动高标准建设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指导南山印尼工业园一、二期的200万吨氧化铝项目正式达标投产。支持中宠食品等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引导烟台联测公司并购新加坡电子封测项目,并实现返程投资建设总投资1.2亿美元的智路联测烟台封测项目。杰瑞石油承接的科威特石油公司侏罗纪生产设施5期项目,合同金额超27亿元,是烟台在中东市场最大规模的整装油气设施项目;烟建集团中标援建萨尔瓦多的国家图书馆项目,填补了近年来烟台在中美洲市场援建项目的空白。在2022年度美国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烟建集团有限公司列全球第112位。

者:今年国际国内诸多超预期变化增加了稳外贸的压力,烟台作为全省外贸大市,在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方面,采取了什么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在今年严峻复杂的形势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国际局势变化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推动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今年1-8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3043.4亿元、增长11.6%,总量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完成进出口4600亿元、增长12%左右。

一是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建立市领导分包骨干企业工作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积极争取中央、省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4045万元支持稳外贸发展,资金规模列全省各市首位,统筹落实“进口贷”“鲁贸贷”“船边直提”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对冲风险、扩大经营,1-8月,外贸百强企业增长面超过60%,正向拉动全市进出口10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做大做强外贸新业态。全面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推广中国(烟台)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通关时间位居全省首位、跻身全国前十,“自贸全球购”正式运营,推动全市线上营销企业超过1100家。指导艾多美、英搜9家企业(园区)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主体,新投用2处跨境电商监管场所,1-8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

三是积极拓展外贸增长点。发挥“五关十港”优势,建立完善关地统一协调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新开海空航线4条,新上进口粮食加工项目3个,强化烟台港中转功能,推动更多过境货物就地纳统。在全国首创混金业务,大宗商品保税混配品类拓展到金、铜、铁、煤、油5大类,带动能源资源类进口超过300亿元。高标准推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引进美国优创数据等服务外包领军企业落户烟台,争取中央政策资金1600余万元,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快速发展。

者:招商引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今年烟台市开展了“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能否介绍一下有关工作情况?

 答:烟台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们深入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搭平台、勇创新、强作风、优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实现量增质升今年1-8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8.5亿美元、增长14.7%,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外资欧美资总量均居全省首位,已5次获省委指挥部通报表扬。

一是积极搭建经贸促进平台。研究起草《烟台市招引重大项目快速拍板决策机制》,发布“投资烟台”产业招商平台,聚焦“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引,组织参加“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系列、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招商活动45场,省活动签约项目数全省第一1-8月,全市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38个,其中,三类500强项目128个

二是创新突破利用外资方式。抢抓QFLP试点推广机遇,突破国企平台利用外资、股权投资、境外发债等方式,1-8月,推动万华化学、国丰集团等国有企业到资1.8亿美元,引进国电海阳能源、海耀科技等央企项目落地,实际使用外资5162万美元,芝罘金控作为全市第一家2A+平台,成立全省首支服务城市更新的大型专业基金。

三是全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在全国首推“四书合一、三一审批”机制,首创“中日韩投资便利化跨国办”和“全链条全周期供地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外资企业开办提供最大便利。同时,我们依托“双稳”平台、服务专员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等平台机制,走访企业2100余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近200个。

者:园区是产业培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烟台作为中国山东自贸区三片区之一、中韩产业园全国三园之一,请介绍一下烟台在发展园区、做强载体方面的有关情况?

 答:在高质量发展中,园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园区发展好坏决定一个区域的竞争力高低。近年来,烟台市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积极培育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中韩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和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等优势载体,推动成为山东省开放载体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是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2019年,成功获批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200余项,“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成为山东自贸试验区唯一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的制度创新成果,“聚焦‘蓝色种业’协同培育优质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广,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万余家,实际使用外资超1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4000多亿元。

二是推动中韩产业园特色发展。2019年产业园启动建设以来,中韩科创孵化合作基地、中韩烟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中日韩体育文化产业园、韩国特色风情街区、蓝色药谷、艾多美健康产业园区等载体平台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命科学、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加速扩能,累计新引进韩资项目184个,合同韩资17.1亿美元,实际使用韩资1.4亿美元,国别集聚效能不断释放。

三是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转型发展。制定《关于推进园区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关于支持省级以上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一园一业一平台”,聚焦“9+N”产业集群和16条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2021年全省160家开发区综合评价中,烟台市开发区(综保区、自贸区)综合成绩位列全省前三。省级以上园区外资、外贸占全市比重均达到80%以上。

四是推动综合保税区快速起势。烟台保税港区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率先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全面落实综保区21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保税研发租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争取富士康游戏机等产品纳入全国保税维修增列目录,相继建成进境肉类、食用水生生物、冰鲜水产品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在2021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中,烟台综保区位列全国第9位、省内第1位。

者:受新冠疫情等大环境影响,烟台是如何推动消费加快回暖升温,在稳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

 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我们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推动社会消费快速回暖升温,努力实现商务惠民。今年1-8月,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9.9%,连续7个月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全面激发社会消费潜力。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快速发展的措施》,统筹3.1亿元在全省率先发放汽车、家电、餐饮等消费券,直接带动销售汽车2.57万辆、家电8.2万台,拉动消费近50亿元。策划举办惠享烟台消费年等主题消费活动46场,有效拉动消费市场复苏升温

二是积极打造繁荣消费场景。依托万行风情街、上市里等特色街区,发挥埠岚社区生活圈、西关夜市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街区经济,制定出台《烟台市首店经济认定办法(试行)》,引进品牌首店18家,超进度完成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任务,推动莱阳昌荣食品等4家企业成功获评第6批“山东老字号”,获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举办中日韩工程技术大会等展会活动74场,城市繁荣度和惠民便利度持续提升。

三是大力支持电商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海阳、招远、栖霞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组织举办数字乡村大集等电商活动16场,获批“齐鲁电商贷”首批试点,为51家企业提供1.15亿元贷款支持。1-9月,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124.33亿元,同比增长35.9%,总量居全省第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8.5亿元,同比增长34.8%,总量居全省第一。

下步,烟台市商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化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园区创新、社会消费、海外烟台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市,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推动烟台乃至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