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热点回应>在线访谈
索引号: 11370000004504951T/2013-0088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商务厅 组配分类: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13-09-17
有效性: 发文日期 2013-09-17
日照市商务局李宜东局长与网友在线交流
发布日期: 2013- 09- 17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网
浏览次数 23 字体:【

  【主持人】:李局长您好,欢迎您到山东国际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做客。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在这种形势下,日照市商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您能给简要介绍一下吗?

  【李宜东局长】:好的。今年以来,日照市商务系统在省商务厅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带来的严峻考验,紧抓加快发展的重点环节、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活动不放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从指标完成情况看,今年1-7月份,日照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个,同比增长85.7%;合同利用外资35960万美元,同比增长11.2%,实际到帐外资22272万美元。进出口额18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其中进口160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出口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3%。机电产品、钢铁、纺织服装出口分别增长3.1%12.4%4%,铁矿砂、大豆、铜及制品、机电产品进口分别增长47%42.5%32.5%72.5%。境外投资中方投资额9475万美元,同比增长1.5倍。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2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批发零售业消费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15.4%从重点项目情况看,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已完成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8个项目,综合信息平台基本建立。电子商务实现突破,新商所蓝海商品交易中心4月份投入运营。鲁东南农产品交易中心、莒县商贸城等一批综合市场开工建设。华润置地、昌华水产、实华原油码头、泰森家禽、法液空等增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92亿美元,占全部的51.8%,增资项目实际到账外资占全部的67.4%昌华(加拿大)石油开采项目又增资6000万美元,累计投资达到1.15亿美元。从重点活动情况看,2013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便利消费进社区,已新建改造社区便利店51处。境外市场开拓活动,已组织11次境外展会,70多家企业参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对星级以下宾馆、饭店督导检查2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万多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现场答复咨询100余人次,悬挂宣传布标10余幅。生猪屠宰和酒类流通专项检查活动,共查处私屠滥宰案件21起,检查酒类经营企业1200余家次。

  【主持人】: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日照市的外贸进出口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请介绍一下日照市商务局在服务外贸企业发展上有什么重要的举措。

  【李宜东局长】:今年1-7月份,日照市进出口额181.9亿美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26.6%,居全省第二位,增幅领先全省、全国,进出口额占全省的近五分之一,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近1000家。2012年日照市过亿美元的企业37家,17家企业跻身全省外贸百强,5家企业跻身全国外贸500强。工作中,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银根收紧等政策变化对外贸企业的困扰,日照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打造起以商务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涉外单位联席、金融机构会商等四大机制,搭起企业便捷通关、加快发展的“绿色通道”,成为引领日照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是建立关检贸三方联席会议机制。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便捷通关通检至关重要。2010年以来,商务主管部门主动发起并与海关、检验检疫联合建立了三方联席会议机制,在科室日常交流、科室定期座谈、单位领导定期研判三个层面实行轮流主持制度,并积极吸纳相关企业参与,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搭建起便捷通关报检的“绿色通道”。20126月,针对世界海关组织要求中国取消脱皮花生出口退税政策这一紧急情况,市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日照海关及时组织市花生进出口协会及部分花生出口企业赴青岛海关协调争取、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在各级努力下,已暂缓取消脱皮花生出口退税政策,保障了日照市花生出口企业生产经营。

  二是建立银贸合作沟通机制。银行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为实现双赢,商务主管部门自2011年开始建立了银贸合作沟通机制,每年至少两次由商务部门组织召开金融机构、企业参加的座谈会,企业反映诉求,银行推介产品,做到银企有效对接,今年7月份,针对银行对企业限贷问题,商务主管部门及时邀请外汇管理、中国银行等与重点外贸企业进行对接交流,掌握政策变化,争取银行支持,让企业吃上“定心丸”。

  三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一方面,建立了重点企业信息网上统计系统,重点关注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建立了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分级联系企业制度,与进口5000万美元以上、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实行定期联系,重点关注、重点培育,对小型外贸企业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增230家外贸企业加强引导、提供信息服务、政策支持。本着不给基层添麻烦、轻车简从的原则,商务主管部门今年8月份开展了外贸企业大走访活动,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赴区县进行走访,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企业呼声,摸清企业困难,逐一进行解决。目前,已走访企业30多家,列出需求解决的问题50余项,正在研究解决措施,9月份将逐一反馈解决意见。

  四是建立外贸发展政策支撑机制。发挥政策资金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好钢用在刀刃上”。2012年首次设立了外经贸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境外展会的摊位费,鼓励企业轻装赴展、专心开拓市场。同时,每年针对转调创的重点,对部分行业及出口基地建设给予政策引导扶持。把国家和省的扶持政策与日照市专项资金打包使用,统筹兼顾,让政策资金使用更足更活更有效。

  在四大保障机制推动下,日照市外贸实现了从进出口额5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200亿美元以及今年有望突破300亿美元的“天梯式”跨越,成功争创了省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省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4家企业争创省级出口名牌。不仅如此,外贸的快速发展也为日照在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等方面带来了推动作用,建立起农产品、铁矿石、食糖等电子交易平台,促进了日照市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球柠檬酸盐年度会议、全球油脂油料产业峰会等国际性产业会议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我市举办,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外贸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彰显了我市骨干进出口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主持人】:日照市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迅速,成效良好,请介绍一下在打造服务外商的营商环境上做了哪些工作?

  【李宜东局长】:目前,日照市常驻外籍客商1860人,年出入我市外籍客商10.5万人次。外资企业近1000家。日照市始终把创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环境的优化吸引更多的外资。
  第一,强化利企意识,深化服务品牌建设。一是深化惠民亲商服务品牌,推行“超前服务、超值服务、超速服务、登门服务、跟踪服务、承诺服务”的服务模式,围绕群众和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尽心尽力地为外商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二是对所有审批事项进行集中梳理,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积极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对紧急事项做到即收即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三是涉外部门改变单纯的外资项目手续审批,前探至协助选址,土地、规划、建设、税收、用水用电、拆迁费用估算、起草补偿方案等,后续到工程建设、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生活居住及子女入学等各个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
  第二,延伸服务内涵,扩展助企发展广度。一是开展“定向联络、扶企发展”活动,有对外合作意向企业,开展项目跟踪,推进对接合作。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了外企联络员制度,在外资大企业成立的初期,开发区安排专人到企业常驻,常驻人员与外企员工一起办公,无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还是外籍常驻人员在生活上遇到的中国驾照的办理、子女入学、就医等问题,联络员都在第一时间帮助其解决。是积极采取措施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将归国劳务人员的出国前职业类别、境外职业类别、归国后就业方向等信息进行汇总和分类,与国内用工企业进行对接,推动归国劳务人员再就业和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对接市内各类技术学校,推动学校与外经贸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组织学生到企业带薪实习,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有效接轨。
  第三,加大设施建设力度,创造优质亲商环境。一是创新实施外宾就医卡制度。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岚山区人民医院、莒县人民医院和五莲县人民医院分别建立了外籍人士专门诊疗体系,设立外部联系和内部诊疗协调机制,配备专用导诊台和联系电话,安排懂外语的医生和护士提供医疗服务。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威亚发动机、派沃泰变速箱、裕罗电子、威而德园林等12家外资企业的53名外籍常驻人员及其家人免费办理了“外籍人士就医卡”。 莒县建立外商就医绿卡制度,外商持卡就医,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同时,努力推动外国专家来我市定期坐诊。韩国平泽早安医院、德国马格德堡医院、西班牙肿瘤医院、捷克查理大学医院等国际知名医院都会定期派遣医学专家来我市进行工作访问和坐诊。二是积极协助筹建我市首座国际学校。日照市耀中国际学校和日照市耀华国际教育幼儿园已经完成前期筹备工作,教师招聘工作正在进行中,8月份将正式对外招生。三是建立公共场所外文标识检查机制。针对全市道路交通、旅游景区、商业场所、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和设施,制定了公共场所外文标识牌审核制度。实施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免费外语培训计划,安排专业翻译人员定期免费培训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逐步解决外商在我市公共场所的基本交流问题。
  【主持人】:要保持商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李宜东局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转调创总体要求,对照自身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选准定位,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学赶先进,奋勇开拓,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一)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升商贸流通发展水平。在工作思路谋划上,我们将着重把握好三个方向:一是用国际化视野研究谋划商贸流通工作;二是用发散性思维发展新型业态;三是用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影响消费的深层次问题。在工作重点的把握上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一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快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建设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围绕落实国发39号文件提出的“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这一政策要求,提早研究措施,鼓励社区菜店、菜市场、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点入驻,构建便利消费、便民生活服务体系。二是以国际化思维谋划定位为统领,加快培育一批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外贸企业发展较好,关键是坚持了“走出去”战略。我们将以发展外贸的思路抓内贸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到市外、省外、国外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学习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在鼓励外资参与商贸流通发展的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重点推动亿家乐放心早餐与扬州五丰富春食品、华润五丰行的合作,金阳农贸市场与深圳海吉星的合作,努力推动7-11、迷你岛等知名商贸企业落户日照。三是以电子商务平台为突破口,加快流通方式创新。下大力气推进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一批专业性、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培育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新亮点。大力推动连锁经营和城市公共配送,鼓励凌云工贸等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设备和营销网络,在服务自身的同时,探讨开展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配送,提高流通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四是以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为切入点,加快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以总投资8.9亿元的8个项目为龙头,努力创建覆盖市县乡村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鼓励商品交易市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引导金阳农贸、莒县商贸城等实施市场管理信息化、交易网络化、结算电子化,实现市场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运营。

  (二)大力实施扩大开放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是推动外贸稳定增长。我市外贸主要靠大宗商品进口,出口仅占12.4%,贸易结构严重失衡。下一步我们将分行业、分类别积极组织出口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在努力巩固提升日韩、欧美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精心组织好一批境外市场开拓活动,精耕深挖东盟、非洲、拉美、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加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水产品、塑料等优势出口产业基地。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更加注重对小型外贸企业特别是今年新增200多家外贸企业扶持引导,促其尽快开展出口业务,减少贸易逆差,降低外贸风险。二是提升外资质量效益。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重,把本土企业培育与招引外资大项目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在盯紧落实“香港山东周”活动成果的同时,深化与韩国现代、新加坡金鹰、香港华润等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华润置地增资、光大垃圾发电等一批签约项目和一批在谈大项目,带动吸引一批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优势。突出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加快推进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利用外资项目,拓展融资租赁等利用外资渠道,争取圣凯尔顿木业境外上市实现新突破。三是安全高效“走出去”。把“走出去”作为本土企业培育和加快外贸发展的重要途径,筛选一批优势企业特别是本土民营企业,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开发境外资源、转移过剩产能,重点抓好昌华加拿大油田开采、浮来春柬埔寨农业开发等一批境外投资项目。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