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铁矿混矿“随卸随混”监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3-16 阅读次数: 来源: 山东省商务厅
保税铁矿混矿“随卸随混”监管新模式是在混矿铁矿卸船前完成相关检疫工作,通过将港口卸货作业线与混矿作业线直接连接,直接进入混矿作业线开展作业,并以“卸船海关重量”取代“装货港重量”。保税铁矿混矿“随卸随混”监管新模式能够有效扩大青岛港保税混矿贸易规模,打造东北亚大宗商品集散基地,为全国同类型港口由单纯的接卸港转型升级物流港、贸易港提供“青岛方案”,同时有利于推动我国打破国外矿石巨头垄断,提升国际铁矿定价影响力。
一、主要做法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按照“先通关后混配”、“按批次核销”等监管原则,利用“保税间货物”贸易方式实现混配铁矿石在保税状态下的流转,并通过视频监控“卸货入库、动态混配、静态存储、出库发运”4个环节,保证“随卸随混”作业的实际监管状态与海关通关系统数据信息一致,提升港口保税混矿铁矿业务竞争力。
(一)允许保税混矿“随卸随混”
“保税混矿”是指将不同产地、不同品位的两种以上的铁矿砂在保税状态下进行配比混合而得的混合铁矿砂。目前我国保税混矿铁矿全部来自巴西,青岛片区针对巴西进口铁矿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创立了保税铁矿混矿“随卸随混”监管新模式,对用于保税混矿的进口铁矿建立专门的入境查检、混矿监管、出区检验规范,允许港口卸货作业线与混矿作业线直接连接,用于混矿铁矿卸船前严格执行放射性检测、外来夹杂物检疫、外观检验等各项工作,经过机械取样后直接进入混矿作业线进行混矿,大幅提升混矿效率。
(二)创新“卸货入库、动态混配、静态存储、出库发运”“四位一体”监管模式
青岛片区创新监管模式,针对保税混配矿作业空间广、全天候的特点,接入12路视频监控信号,监控“卸货入库、动态混配、静态存储和出库发运”4个环节,保证“随卸随混”作业的实际监管状态与海关通关系统数据信息一致。
(三)“卸船海关重量”取代“装货港重量”
青岛片区对用于保税混矿的进口铁矿设立单独的申报、核注流程,创新允许保税混矿铁矿先行单独申报入境检验检疫,待货物卸毕后海关第一时间出具《重量证书》,企业根据《重量证书》更改舱单、发票后再进行入库核注清单申报,核增账册,实现由按装货港提单重量建立账册改为按卸船海关重量证书建立账册。
(四)加强风险防控
一是加强环保风险防控,对往年进口用于混矿的巴西铁矿的环保项目结果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确认风险等级。二是建立企业退运保证制度,混矿企业相关责任人向海关出具书面退运保证,承诺一旦用于混矿的铁矿检出安卫环问题,不仅未参与混矿的剩余货物退运,混矿完毕后的货物也一并退运。
二、实践效果
(一)大幅减少国内港口损失
由于巴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装货港发出的铁矿含水量较高,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排水情况,如40万吨级船舶航行期间平均每船排水3000吨左右,货物亏吨现象严重。青岛片区由按装货港提单重量建立账册改为按卸船海关重量证书建立账册,全年可减少货物亏吨2.6万吨,减少港口损失约1800万元。
(二)大幅提升混矿作业量
青岛片区允许港口卸货作业线与混矿作业线直连后,节省了装卸后再混矿的查验时间、运输时间等,混矿效率和混矿量大幅提升。其中,混矿准备时长由6天压缩至1天,混矿效率由3500吨/小时提高至4200吨/小时。
(三)促进接卸港转型升级
青岛港是我国最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口岸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保税铁矿混矿基地,连续多年混矿量遥遥领先。保税铁矿混矿“随卸随混”监管新模式不仅极大提升了港口堆场利用率,更实现了铁矿混矿业务的提质增效,有效推动青岛港由铁矿石接卸港升级为物流港、贸易港。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根据青岛港混矿发展情况,尤其是保税混矿转口快速增长的情况,着重优化保税混矿监管流程,并探索稳步将保税混矿业务推广至其他种类矿产品。
- 上一篇:舱单状态下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监管创新
- 下一篇:进口棉花“集成查检、分次出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