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商务论谈
多元开放平台力促开放型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18-09-12 00:0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自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1992年开始批准建设的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则是中国沿边开放发展及与相邻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沿边地区开展边(跨)境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务的载体。

近日商务部发布《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18)》称,2017年,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重点对外开放平台发展形势良好,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开区小面积发挥大作用

《报告》称,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以不足0.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1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超过10%的税收收入以及20%的进出口额,吸引外资占到全国的20%,并拥有20%的发明专利。在一些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工业企业和产值都集中在开发区。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増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9%)3个百分点,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1%。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财政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増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4%)8.5个百分点,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0.3%。实现进出口总额55938亿元(其中,出口31583亿元,进口24355亿元),同比増加17.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1%。

同时,国家级经开区促进外资增长成效显著,从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创新招商引资理念、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积极发力,持续提高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水平,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吸引外资稳定增长。

除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外,国家级经开区创新能力也明显提升,动能转换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大力引进高技术产业、企业和人才,加快培育引进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显示,在2016年219家国家级经开区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金额265亿元,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8万个。截至2016年年末,国家级经开区共拥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22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占全国的13.7%。

与此同时,国家级经开区结构优化势头向好,产城融合迈上新台阶。国家级经开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传统工业区改造,大力引进发展医疗、文化、教育等优质服务,打造宜居宜业和谐发展环境。2013~2017年,国家级经开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6万亿元增至2.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占比从23.1%上升至31%。越来越多的国家级经开区从单一工业区转变为多功能综合性园区。

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取得成效,能耗、水耗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已有32家国家级经开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占被命名园区总数的62.8%;19家经开区被批准建设,占批准建设园区总数的45.2%。在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优化园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国家级经开区还推行“大部门制”,开展“一站式”服务,优化园区政务环境。数据显示,目前有171家国家级经开区建立了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在线审批平台,193家国家级经开区独立设置了安全生产机构,147家国家级经开区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分别占全部国家级经开区的78%、88%和67%。

边(跨)合区助力沿边地区加速发展

国家级经开区在推动进出口、吸引外资、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步伐逐渐加快,生产要素不断集聚,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对推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贸易和睦邻友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边(跨)合区有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挥了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并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和外向型产业,总体实力逐步壮大。2017年,全国边合区的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分别达755.6亿元、47.4亿元。

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发展,加快了沿边开放,扩大了贸易往来,促进了当地就业,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固边稳疆成效显著。2017年,全国边合区的进出口额达到1053.6亿元,已经成为当地开展贸易合作的中心。

目前,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已经成为沿边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对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显著,部分边合区的经济总量可达所在城市的50%以上。边合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口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加快了所在地的城镇化步伐,不少边境小镇正是依托边合区而逐步发展成为了繁荣现代的口岸城市。

与此同时,边(跨)境经济合作区以改善投资环境、切实服务园区为抓手和着力点,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例如,珲春边合区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和流程,开通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缓芬河边合区为入区企业提供加工厂房、集中供热、木材干燥、物流服务等各类生产要素配套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使其轻装上阵,入区即可投产。不仅如此,边(跨)境经济合作区还以金融护航,积极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例如满洲里边合区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协议,双方合作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助保贷合作业务。通过向指定账户注入风险补偿铺底资金的方式为贷款企业进行担保,由银行为贷款需求企业进行审核放贷。企业可用不动产或动产(木材)进行抵押,助保贷融资平台具有可贷款额度大、贷款利率低、手续简便快捷等优点,截至目前共为13家企业发放贷款5690万元。(A1)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