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临时限网措施等写入法律。该法共7章79条,将于明年6月1日起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在7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网络安全法》在内容上有6个突出亮点:明确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明确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确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不实行网络“实名制”最高罚50万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这意味着“实名制”入法。今后网站等提供服务时没有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或者给没有提供真实身份的用户提供了服务,将受到处罚:责令改正,情节严重将处5万元—50万元罚款,还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10万元罚款。
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无所得也可罚百万
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网络安全法》也作出多条规定。根据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损毁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网络安全法》还规定,网信等部门在履职中获取的信息,只能用于维护网络安全的需要,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依法负有网络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违反上述规定,个人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信息,发现信息有误,有权要求更正。有关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对网络运营者单处或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10倍,没有违法所得处1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主管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处1万—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可责令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吊销营业执照。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安全法对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作出禁止性规定,窃取或以其他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在7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网络安全法》在内容上有6个突出亮点:明确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明确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确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不实行网络“实名制”最高罚50万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这意味着“实名制”入法。今后网站等提供服务时没有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或者给没有提供真实身份的用户提供了服务,将受到处罚:责令改正,情节严重将处5万元—50万元罚款,还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10万元罚款。
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无所得也可罚百万
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网络安全法》也作出多条规定。根据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损毁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网络安全法》还规定,网信等部门在履职中获取的信息,只能用于维护网络安全的需要,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依法负有网络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违反上述规定,个人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信息,发现信息有误,有权要求更正。有关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对网络运营者单处或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10倍,没有违法所得处1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主管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处1万—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可责令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吊销营业执照。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安全法对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作出禁止性规定,窃取或以其他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