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首页
>专题专栏>走出去-一带一路>相关资讯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培植中缅能源合作生长点
发布日期:2016-01-05 15:23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缅甸是“一带一路”战略沿线重要国家,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运输通道。民主化进程开启以来,缅甸国内政治局势总体上趋于平稳,再工业化进程逐步开启,经济增长加速;2014年,缅甸GDP增长率达到8.5%。经济增长加速将推动缅甸能源消费增加。缅甸天然气及水利水电资源丰富,但能源基础设施薄弱、资本匮乏、技术落后,难以满足未来经济需求。同时,虽然缅政府与“民地武”达成和平协议,但缅甸民族、民主、宗教问题交织,远未得到根本解决。能源合作具有很强的战略性,中缅能源项目亦有可能成为各方博弈的筹码,影响项目进展。

    综合来看,中缅油气管道安保、缅甸海上油气田开发、水利水电开发、新能源开发可以成为中缅能源合作的重要生长点。中国全面参与缅甸工业化进程,也将极大地助力双方能源合作。

    第一个生长点:维护中缅油气管道

    维护中缅油气管道运营安全对于双方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双方能源合作的第一个生长点。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大气环境挑战,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巨大;巴黎气候会议可能形成发展中国家约束性减排协议,以气代煤将成为我华南经济重镇的必由之路。该管道也是我实现油气进口通道多元化、确保我华南地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战略资产。随着运量增加,中缅天然气管道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天然气消费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缅甸长期受到制裁、经济发展滞后,中缅油气管道是其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确保其安全运营也是维护中缅互信的重要抓手。

    共同维护中缅油气管道安全运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确保管道不因缅国内政治、安全形势激变——尤其是缅政府与“民地武”发生冲突——出现大规模减供甚至断供。二是保证油气管道不承担过度的增值税、过境税,维护合理的运行成本。三是保证管道起点皎漂港的正常营建不受到政治干预。

    第二个生长点:推动海上油气开发

     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是中缅能源合作的第二个重要生长点。相对于自霍尔木兹海峡经印度洋至皎漂港,开采缅甸近海油气资源直接供给中缅油气管道显然是更为经济的选择,也符合我国战略利益。目前,缅甸海上天然气探明储量约4800亿立方米,尚有勘探潜力。而缅方资本、技术匮乏,且受到西方的金融制裁,融资困难,难以承担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巨额投入。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经验丰富、资本力量雄厚,技术优势明显,深度参与缅甸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同时,通过相关项目,积极推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走出去,在东南亚地区建立示范效应。

    第三个生长点:深化电力合作

     深度开展电力合作是中缅能源合作的第三个生长点。缅甸全国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40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的克伦邦和掸邦。缅甸河流大多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和缅北山区,呈北南走向,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两大江的干支流。尽管密松电站项目搁浅,但合作开发缅甸水利资源的潜力尚在。我国企业仍可积极参与相关项目,亦可在中小水电项目中取得早期成果。此外,缅甸电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建设亟须科学完整的电力规划。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及电网规划、建设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参与缅电力规划拥有物质基础。应推动双边战略互信不断深化,为我国电力、电网企业进入缅甸市场创造政治条件。

    第四个生长点:打造全面能源合作

     加强中缅风、光、核、煤等能源种类的合作,助缅甸打造合理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是中缅能源合作的第四个生长点。缅甸拥有较强的后发优势,其一次能源消费机构可塑性很强。我国新能源、煤电技术占优,可建立中缅能源战略合作平台,推动中缅全领域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综合性,全面能源合作需要统筹各类国内、国际因素。推动中缅全面能源合作,首先需要深化两国战略互信。缅甸是我国西南重要邻国,其地缘战略重要性已获历史证明。互信是互动的结果而非前提,应不断密切两国高层往来,多做实事、真诚相待,为两国能源合作铺平政治道路。其次,国之交,在民相亲,官方、二轨、民间交流多管齐下,主动引导国际舆论对我国在缅能源项目做出客观评价,维护中国国家形象,为能源合作夯实民意基础。再次,缅甸国内民族、民主、宗教问题复杂,我国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在维护缅国内政治、安全形势方面扮演建设性角色。和平、稳定、安全的地区环境是开展重大能源合作项目的前提。最后,利用建设“钻石十年”的有利时机,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推动地区多边能源合作,以地区合作带动中缅双边合作,为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助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