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研究沿线国家的政策,需要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更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创新思维、转型发展。
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亚投行成立等多项利好措施的出台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强化“一带一路”政策支持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亚投行初期投资重点领域包括能源与电力、交通和电信、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供水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以及物流等。
企业能力建设紧迫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助理辛修明在第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介绍,当前全球75%的新兴经济体都进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是中国同这些国家合作的重点之一。“一带一路”框架下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涵盖行业广泛,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遇与项目合作机会。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出的大部分项目需要以PPP、BOT等形式实施,对承包商也提出了设计、规划、融资、建设和运营的综合服务要求。中国“走出去”的企业遇到了更高的门槛。
对于加强企业能力建设,在第六届高峰论坛上各国商协会会长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就是加强企业能力建设,包括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提高融资能力,分享实践经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本土化经营等。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项目险管理部潘鹏表示,中信保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风险时,专门成立了国别风险研究中心,并与相关国家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商谈整合合作机制,以加强企业合作能力和机制建设。
探索模式升级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在2015行业年会上谈到,近年来,针对传统项目附加值低的弊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尝试向带资承包(EPC+F)、特许经营(PPP/BOT)等模式转变,开始运作集区域规划、勘探设计、管理咨询、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项目;探索“建营一体化”,通过BOT、BOO获得新增长点;由“工程承包商”向“建设服务商”转型,为业主提供从规划、融资到设计建造的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发挥投融资整合能力,与项目所在国政府探讨以BOT、PPP等特许经营模式开展合作,积极参与投资和运营。
越南沿海海港项目是中国港湾实施的、以中国交建品牌在东南亚地区承接的首个EPC+融资项目,2013年4月开工后,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机电工程重载试车。他们策划的印度尼西亚西雅加达房地产开发项目已经落实,今年7月完成了土地交割。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项目的开发力度,采用公私合营(PPP)、投资入股、并购等模式参与项目,业务模式不断升级。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王禾在第六届高峰论坛上指出,当前对外承包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投融资能力的竞争,传统的以施工总承包以及EPC总承包为主的业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在国际竞争的新阶段,参与项目投资是必不可少的经营手段,也是业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王禾介绍,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公私合营(PPP)、建造转让(BT)、建造运营转让(BOT)等投资模式的研究和推动力度。例如,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外第一条以BOT形式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牙买加高速公路的中段工程进展顺利。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在老挝投资建设的南湃水电站BOT项目,总投资2.1亿美元。目前,该项目正处在建设高峰期,预计2016年4月开始下闸蓄水,2017年初开始发电。
外因影响转型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在优先带动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将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而合理的投融资机制和模式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第六届高峰论坛上多位发言嘉宾呼吁,东道国政府应当完善法律框架,为投融资模式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孙平提出,东道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确定其战略定位和当前重点发展方向,并根据现有财力和资金,优先发展重点领域。
近些年,基础设施项目因其规模大、投资多,许多国家放松了外资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管控,投资主体呈现多样化局面。出席第六届高峰论坛的企业代表们期望,各金融机构和投资商应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开发高效的融资产品和金融工具,破解投融资瓶颈。
孙平认为,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国家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政策性、开发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金融机构还需要积极发展创新思维,考虑不同基础设施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融资方式。
毕马威中国海外投资业务主管VaughnBarber谈到,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制度还不完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将面临较高的融资和信贷风险。他认为,PPP模式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建造、融资、维护、运营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通过PPP模式的合作框架,能够引入发达国家资本作为项目参与方,使中国企业获得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通过PPP的保险协议,可以分散与转移项目的投资风险。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模式越来越多样化,金融机构能够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对此,中国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程慧娟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金融机构需要贴近市场,了解宏观和微观的金融环境变化,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其中,需要特别关注人民币的国际化对整个投融资市场的影响,以便于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优势,为跨境人民币结算配套各种信贷、资金交易、债券发行等产品,并为企业量身打造综合性服务解决方案。
对于当地合作伙伴的选择,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杭天提醒中国企业:应当着力寻求有经验、熟悉当地运营、熟知当地法律和议事规则、文化互通的当地合作伙伴。这样当遇到投资国发生环境变动时,能够得到当地合作伙伴强有力的支持,进而有效规避和控制投资风险。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