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出去>专家论坛
中日竞投印尼高铁的焦点及启示
发布日期:2015-11-05 00:0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中国变为资本净输出国,“产能外交”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国际竞争与投资风险将不可避免。此次竞标印尼雅万项目为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化解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建设是中国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行业。而全球基建市场的巨大规模,为中国相关及配套产业“走出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中国拥有技术优势和丰富建设、运营经验的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项目成为了基建领域对外投资的重要增长点。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作为高铁产业的新兴大国,在拓展海外铁路市场的过程中,不断面临各种竞争与挑战。作为高铁“走出去”的典型案例,近期中国击败日本,成功竞标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一事值得深入思考。

      高铁“蛋糕”吸引大国竞逐

      高速铁路建设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高铁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提升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方面作用显著。高铁建设使用无砟轨道,采用浇制技术。这种施工方式能带动原材料与设备的当地化生产,提升当地工业水平,并有助于培养专业技能工人。

      二是高铁建设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能刺激机电设备制造与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产业推动和整合能力使高铁建设成为未来制造业升级及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三是就投资海外高铁项目来说,其不仅能带动技术出口并提高投资国的整体工程建设能力,有助于投资国整合国内外市场资源,还对加强投资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长远影响。

      近年来,高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美通社报道,2014年全球高铁市场的投资规模为1120亿美元,这一规模预期会在2019年达到1334亿美元。高盛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2020年东盟大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预计可达5000亿美元,其中交通设施需求缺口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在此背景下,中国以及日本等经济大国纷纷投入全球高铁建设市场,并在亚洲展开近身博弈。

      对中国而言,投资海外高铁项目,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第一,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如今中国铁路海外投资不仅仅涵盖产品和技术,而已经升级至持股和参与日常运营的全流程管理阶段。第二,中国参与周边高铁建设,有利于推动形成与邻国联系更为紧密的地缘经济网络。中国在2009年就开始制定海外高铁战略,并规划了泛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欧亚高铁三大布局。其中泛亚高铁与中国地缘关系最为密切,对中国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和资源调度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泛亚高铁包括中越、中缅、中老、中泰等线路,并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沿线东盟国家也纳入网络。第三,中国拓展东南亚高铁市场,有利于逐渐形成全方位的对外联通通道,并有望以高铁项目为基础,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打破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航道的格局。通过对外交通体系的重构,巩固中国的经济安全。

      作为东亚的传统经济大国,日本也有相似的地缘经济与政治考虑。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形势始终未能彻底改观,而日本作为传统的高铁技术强国,亦将设备技术与服务出口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另一方面,鉴于近年来东盟国家与日俱增的经济地位以及中日关系的演进,日本介入东南亚高铁项目,亦有与中国争夺地缘影响力的考量。

      对东盟国家来说,使用欧洲技术进行高铁建设的成本较高,在各国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东南亚高铁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就成为中国和日本。在中日角逐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之前,两国在泰国、缅甸与新加坡的高铁项目承建上均进行过激烈竞争。而中日对于雅万高铁项目的争夺,因其重要性、竞标过程的复杂性与典型性,遂成为了两国在东南亚高铁竞争,乃至经济领域竞争的一个缩影。

      投资印尼高铁项目的原因

      雅万高铁是佐科就任印尼总统后,印尼政府迄今为止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印尼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内市场存在的大量需求,使得投资印尼对中日两国来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第一,印尼经济增速稳定,吸引外资潜力巨大。印尼是东盟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据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的数据,2014年,印尼的经济年增长率达到5%,GDP达到了8700亿美元。从2006年至2013年,印尼共接收来自外国直接投资超过960亿美元,为东盟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

      第二,印尼持续推进的工业化及行业和经济改革,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带来的消费力,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政府对资本管制的放宽等因素都推动了外资流入。印尼国内政治状况也为其吸引外资创造了有利条件。2014年,印尼完成了又一轮和平且成功的政治选举,主权评级与信用评估良好。

      第三,印尼在铁路方面的潜在建设规模与存在的投资需求格外庞大。印尼正在进行大规模基建融资,总统佐科3月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印尼需要约合2305亿美元的基建资金,今年印尼将划拨约合223亿美元用于基建开发。印尼国家发展规划部2015年5月发布的文件显示,印尼基建领域还存在着大量公私合营的建设需求,在铁路方面准备开建的一阶段工程包括: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至哈利姆机场铁路项目,西爪哇省万隆轻轨项目,南苏门答腊省铁路项目;二阶段工程包括:西万隆地区多功能终端铁路项目与南苏门答腊省巨港铁路项目,印尼政府可为此提供一定的担保;三阶段工程包括:廖内群岛巴淡岛铁路项目与南苏门答腊省明古鲁市铁路项目。

      鉴于此,竞标雅万高铁一旦成功,或将对地区其它铁路项目形成示范效应。赢得竞标的国家不仅能巩固和拓展印尼市场,获得更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还可能领跑亚洲未来的高铁市场。

      中日在“雅加达—万隆”项目上的竞争焦点

      按照原计划,雅万高铁将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未来还将进一步延伸至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期间印尼政府曾称考虑到预算问题,取消高铁项目,拟在两城市之间建立中速铁路。印尼国有企业部长莉妮10月1日宣布放弃日本的竞标方案,称中国方案是雅万铁路唯一的选择。10月16日中国与印尼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雅万高铁项目正式落地。围绕此次雅万高铁竞标,中日进行了一场经济和政治的双重角力,两国在预算融资、社会效应、建设时间与综合条件、国家战略等多方面进行了比拼。

      第一,中日两国的方案在是否需要印尼政府使用国家预算并进行贷款担保方面存在差别,这也是中国方案胜出的最关键因素。印尼政府希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推动无政府担保的商业融资和运营模式。中国提供55亿美元的全额贷款,贷款期限为50年,利率为2%,不需要印尼政府担保。日本评估该项目成本为45亿美元,可提供40年期贷款,贷款利率为0.1%,日本对项目经费的75%提供贷款,需要印尼政府对此进行担保,同时需要印尼使用国家预算负担部分费用。在这一点上,印尼官方更倾向中国方案。印尼海事统筹部长里扎尔·拉姆利表示,政府希望将主要预算用于爪哇岛以外的项目建设,并希望可以通过纯商业条款完成万隆和泗水之间的项目。

      第二,中国高铁建设对印尼产生的社会效应更加明显。印尼政府鼓励公私合营模式进行高铁建设。此次中国与印尼双方合资经营,印尼占股60%,中国占股40%。中国铁路总公司为首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尼维卡公司为首的印尼国企联合体共同承担项目建设、运营与管理,并开发沿线旅游区与商业经济带。中国还承诺雅万高铁建设期间为印尼提供每年近四万个工作机会。

      第三,中国建设雅万高铁所需时间更短,性价比更高。日本在印尼建设高铁,财力、人力、物力综合规模不敌中国。日本劳动力,尤其是熟练工人短缺,项目建成效率远远低于中国,建设成本却高于中国。中国承诺该条高铁三年建成,在中国方案的压力下,日本将项目建设时间由11年缩短至8年,但与中国相比还是存在差距。

      第四,中国高铁建设的集成能力强,综合优势突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目前中国高铁的施工技术和人员团队基本可以应对各类气候与地形条件。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是日本的四倍多,这无疑是中国成功竞标的又一因素。 

      第五,受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影响,印尼选择中国承建雅万铁路,也意在平衡中日两国在印尼的影响力。中国和日本均与印尼保持着紧密的经济关系。从2006年到2013年,日本对印尼的直接投资超过其对所有东盟国家的投资,并且投资额从2010年开始有成倍增长的趋势。同时,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三大投资目标国,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从2008年开始激增。从2006年至2013年,在非东盟成员国中,日本以超过270亿美元的对印尼投资额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欧盟。虽然同期中国对印尼的投资总额为26亿美元,仅在非东盟国家中排名第六位,但中国对印尼投资增速迅猛,未来投资潜力很大。据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印尼投资了7510万美元,同比增长35%,首次跻身十大对印尼投资国之列。因此,对印尼而言,中日均是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在雅万高铁竞标过程中,中日两国最高领导人先后与印尼总统佐科会面并派特使出访印尼,积极推动本国的“高铁外交”。日本在印尼的制造业与能源产业中有着广泛投资,考虑到日本已经获得了印尼煤电厂项目及大众捷运系统的建设权,印尼也有强烈的意愿和动机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印尼希望借机在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也愿意积极参与印尼高铁及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设。这些因素对雅万铁路最终花落中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中国高铁海外投资的风险应对与未来启示

      随着中国变为资本净输出国,“产能外交”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国际竞争与投资风险将不可避免。此次竞标印尼雅万铁路项目为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化解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从企业微观层面看,第一,中企在海外投资铁路仍需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在与日本竞标雅万铁路的过程中,各方屡次对中国高铁是否安全进行过质疑。日本新干线技术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事故,中国高铁能否做到这一点对于招商国与竞争对手来说,还有待验证。第二,高铁建设应保证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危害。各国在对铁路项目的招标过程中,非常注重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此次印尼也要求竞标方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时,详细阐述工程建设的环保性。第三,中国企业必须克服官僚主义与腐败问题,了解中国与项目所在国的政策和文化差异,更多使用当地技术与劳动力以促进就业。印尼曾出台过相关政策,限制外籍劳工从事会与本国劳动力形成竞争的工作。此次中国承诺建设雅万铁路项目将带动当地民众就业,这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尝试。

      从国家宏观层面看,首先,中国需要进一步稳固经济发展,提升大国形象。在高铁竞标过程中,印尼国内有声音担忧中国的经济状况,认为中国经济有放缓的趋势,并认为中国过去在印尼承建的项目并未达到其所承诺的标准。改善海外项目留给别国的整体印象并加强项目执行力成为中国海外投资亟待建设的方面。

      其次,在海外建设铁路还需要考察民意,并对当地民众进行适当引导与正确宣传。印尼此次高速铁路一度改为中速铁路方案的背后原因之一,就是民众因为预算问题而产生的无谓担忧,惧怕在国内经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政府借外债修路会对经济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再次,中国还需要从国际政治层面多做工作,积极对相关利益群体进行游说,加强与项目所在国的外交关系。尽管中国与印尼的双边关系正在逐步加深,但印尼国内还广泛存在着中国威胁论,一些军事领导人对中国的崛起保持警惕并试图通过巩固与美国或日本的关系来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力量。消除来自项目所在国内部不同派别的疑虑,也是高铁海外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

      建设雅万高铁对于中国高铁“走出去”来说,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与全产业负责从技术、施工、装备提供至运营管理的海外项目;也是首个由双方政府引导的企业对企业合作建设项目。基于中国高铁产业的既有优势和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其有望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成为中国真正的“拳头”产业,为中国提升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山东商务网 业务联系:0531-89013333 鲁ICP备05051451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