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商贸流通>经验交流
青岛市构筑三大服务体系 推动“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向纵深发展
发布日期:2013-05-14 00:0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全省“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开展以来,青岛市一直把活动开展纳入工作重点,在商务部、省商务厅的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惠民生、稳市场、扩消费、提效率,实施“宜居幸福城市”商务发展三大行动计划,加快构筑现代化的流通网络、消费服务和市场保障“三大”服务体系。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564.5亿元、增长14.9%,高于全国增幅0.6个百分点,总量在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分别列第2和第8位。商贸流通业增加值1067.7亿元,同比增长9.6%,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和三产增加值的14.6%和29.8%,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高标准建设消费载体,构建高端聚集、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1、建设“千万平”总部商务区和商贸集聚区,提升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千万平”总部商务区和特色商务区的实施意见》,我们先后赴香港、韩国、日本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推进“千万平”总部商务区和商贸区建设,共落实项目130个、总面积达2100多万平米。竣工项目30个,总面积285万平米。依托“千万平”建设,培育打造以香港中路和山东路为核心的“青岛总部商务区”, 向商务部申报创建国家级示范中央商务区;突出抓好中山路改造、“蓝色硅谷”、火车站等重要城市功能区商业服务配套建设;结合地铁工程,规划建设李沧地下广场等5个项目,总面积10万平米,市区地下商业街总数达到8条、地下商场达到4处。
        2、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了城乡商业规范化、便民化水平。市政府出台了《加快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列入市实办实事的15处农贸市场新改扩全面完成,总面积4.2万多平米,惠及30多万居民。启动了中国北方国际海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商务部将我市列为全国城市便民菜场试点城市,重点支持我市建设包括3处生鲜物流配送中心、4处生鲜超市、1处周未直销市场以及改造、回购、回租农贸市场4处,12个项目已基本完成。
        3、推进城乡商品市场建设,打造新型流通网络体系。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推动“五大市场群”园区化、集聚化、专业化发展。重点培育的10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全年实现交易额1200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市商品市场交易额的40%以上。指导平度南村、莱西东庄头等5处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全年10大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额350亿元,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开展“万村千乡质量年”活动,重点推进农家店信息化改造,加大直营店建设比重,完善多级流通配送体系,全年新建农家店245处,乡镇商贸中心5处,信息化改造农家店200处,实现交易额42亿元,标准化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80%。
        4、积极打造“8分钟居民消费圈”,完善社区消费功能。着眼于优化老社区商业业态,完善新建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品牌便利店、餐饮店、美容美发店等8种社区商业必备业态。通过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建成青岛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新发展服务门店60余处,免费培训家政服务员1.3万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建成回收站点400多个,集散市场一期工程和2个分拣中心已经建成;市区累计发展连锁经营企业160家,连锁业种近100个,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460处,农贸市场96处,蔬菜副食品经营网点覆盖了85%以上的社区。
       二、加快构建高效便利、惠民利民的新型消费服务体系
       1、举办青岛城市购物节系列促销活动,激发城乡消费活力。围绕“满意消费惠万家”主题,年初组织100多家商场超市和6000多家农家店开展“青岛年货购物节”和“万村千乡赶年集”活动,城乡年货销售额提高10%以上。针对一季度市场消费回落趋势,4月份集中开展了以“守诚信,促消费,倡低碳,惠民生”为主题的消费促进月活动,200家商贸企业为消费者让利1.36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7.1%。10月份,以“迎国庆、购金秋、时尚汇”为主题,借鉴香港购物节模式,创新举办了首届青岛城市购物节,组织香港时尚百丽购物周、彩车巡游促销等特色活动,100多家商场推出230余项促销活动,为消费者让利4亿多元,实现销售额37亿元,拉动10月份消费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
        2、坚持特色化、品牌化方向,打造青岛特色餐饮品牌。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海鲜烹饪技能大赛”。来自22个省市的200多名选手参赛,评出了全国十佳海鲜烹饪能手、海鲜十大名菜、海鲜十大名点;组织全市餐饮企业参加全省第二届鲁菜创新大赛,获得3金、3银和2个优秀奖;评选青岛特色小吃,累计推出青岛特色菜160多种,风味小吃100多种。深入实施“早餐示范工程”,共发展早餐经营网点370多处,流动欧翼车100辆,每天为50多万市民提供早餐服务。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4亿元,增长20%以上,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7%。
       3、全面实施“商贸流通企业提升计划”,带动行业发展。推动骨干商贸企业,加快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信息化建设,“走出去”跨区域兼并重组,签约和在建项目35个,累计营业面积近50万平方米。全年重点监测的20户商贸企业(集团)实现销售额471亿元,同比增长6.8%左右。加大引进国际品牌、先进业态力度,永旺集团美思佰乐生鲜超市公司山东总部、日本7-Eleven落户我市。同时,永旺集团、麦德龙等外资企业新开店10处。引进世界500强及国内外著名商贸企业40户、跨国企业采购中心6家,19家企业在青设立地区性管理机构,外资零售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到10.7%。规范发展网络购物,网络购物交易额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36%;大型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发展,全市骨干流通企业物流配送额突破100亿元,实现翻番。
       三、加快构建安全科学、畅通高效的现代市场保障体系
       1、加强运行调控,保障市场供应丰足稳定。在淡季我们增加外埠货源调入,在旺季扩大上市规模,成功应对台风、冰雪等极端天气和市场波动考验。市区日上市蔬菜、猪肉始终保持2100吨和80吨左右充足水平。同时,通过生活必需品、蔬菜、猪肉三个在线平台,每天密切监控市场量价等运行情况,及时预测预警。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阳光食品工程”联合采购等活动,降低流通费用10%,同类农产品价格降低8%以上。针对莱西、平度地产蔬菜、山楂“卖难”问题,在30个社区、17个商场超市开展“地产蔬菜、水果直销进社区、进商场”活动,销售蔬菜1500吨、收购山楂70吨,缓解卖难压力,方便群众消费。
        2、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了“菜篮子”消费安全放心。按照商务部要求,在全国率先建成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菜篮子”三级检测网络体系,形成了“入市备案、集中查验、质量追溯、厂场挂钩、品牌经营”的肉品流通管理机制,市区农贸市场全部实行了“厂场挂钩”。今年市场共抽检肉菜样品84.5万批次,协议销毁不合格蔬菜24.6吨、无害化处理病害猪及其产品 4500 头。建设“放心肉”专卖店930家,累计配发溯源电子秤等设备1185台(套),培训人员5300人次,在214家单位建成运行追溯终端系统,监控肉、菜达100余种,销售量分别达到4万吨和80万吨,覆盖市区275万人,初步实现市区肉类流通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3、坚持打防并举,改善了商务市场环境。建立完善 “12312”商务领域举报投诉服务中心。通过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等工作,健全规范零售企业收费的长效监管机制。组织开展了“商务领域食品安全宣传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开放日”、“食安青岛”等活动。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500多人次,查处私屠滥宰、生猪注水案件217起,查获不合格肉品1.6吨,罚款29万多元,维护了市场流通秩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