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现代流通与现代物流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较典型的有三种:一是将现代流通等同于现代物流;二是以现代流通包涵现代物流;三是以现代物流包涵现代流通。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期,正确认识现代流通和现代物流的联系与区别,把握各自的发展重点与方向,对于理清下阶段的工作思路,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流通与现代物流表述的不同核心思想
现代流通的提出更侧重于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流通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自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分法”,即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论》将流通定义为“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作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纽带的流通,它通常包含了商品销售过程中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对于现代流通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对于现代流通的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2005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吴仪副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流通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不懂得流通,就不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下阶段的工作也提出了“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传统商业的改造,充分运用现代流通技术和管理,进一步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发展” 。
现代物流的提出更多地侧重于商品实行的流通,着力于降低社会物流消耗,提高运行效率,包括提高社会资源的配送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现流程再造和产业链整合。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亦称为配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提到物流一词,被称为物流的萌芽。二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将战时物资生产、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达到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低、速度快等要求,物流概念由此产生。
物流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20世纪50~80年代间,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注重生产领域内的物流业发展。80年代开始,延向非生产领域,注重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90年代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及,传统物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根据原国家经贸委、交通部等六部委的表述:“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有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方面实施有机结合”,除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外,大多数国内企业关注、投资和转型到现代物流来,是在2001年以后,近几年杭州的八方物流、富日物流、传化物流等,都是较为知名的代表企业。
二、现代流通与现代物流侧重的不同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现代流通主要指商品销售和为商品销售提供增值服务过程中所采用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综合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网上商城等新型流通业态。现代流通中的连锁经营按连锁方式和对门店的控制程度来说,分为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根据经营规模的大小和经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折扣店、便利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等。现代流通中的物流配送又称为商贸物流,主要指连锁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专业批发市场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以及为第三方企业或个人服务的专业的物流配送即第三方物流。现代流通中的电子商务主要包括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消费者(BtoC)和消费者对消费者(CtoC)的电子商务等,根据不同的侧重,有综合信息平台、行业门户网站、交易支付平台等等,特别在浙江,以中国化工网、今日五金网等为代表的行业门户网站,几乎占了全国同类知名网站的2/3以上。
现代物流是一个多层面、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它涉及到从社会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到社会商品的终端销售全过程。通常我们把降低原材料消耗称为第一利润源;把提高劳动生产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把降低物流成本称为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不仅作用在生产领域,同样作用于流通领域;不仅作用于宏观局面,同样作用于微观局面。从单个企业流通的再造到整个社会产业链的整合;从一个地区物流成本的降低,到整个国家物流成本的节约。现代物流既然涉及到多个领域的部门,就不同的地区和企业来说,它只能从事某一层面的具体工作。主要有:生产物流,即企业生产流程的最佳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化,降低生产环节中的“流动”成本;商贸物流(包括第三方物流)即流通现代化中的物流配送;港口或园区物流,即依托某种自然秉赋或资源,如集装箱码头或密集工业区
三、发展现代流通和现代物流要解决的不同问题
对于发展现代流通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流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问题,即现代流通带动、促进现代生产的问题,按照市场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其次要解决对消费终端的重要性认识问题。现代流通的发展将直接导致流通资源的集聚化,从而影响消费终端的控制力,决定生产企业对流通企业的依存度,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拉美经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国商业控制了拉美国家的消费终端。第三是要解决发展现代流通与改造提升传统商业的问题。对浙江来说,颇具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过程中,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但也要看到,正是由于过多地注重了专业市场的领先发展,而忽视了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导致了浙江连锁经营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明显低于周边发达省市。在全国连锁百强企业排名中,浙江只有5家入选,最大的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也仅排名第46位,与浙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符。
对于发展现代物流,首先要认清“第三利润源”的实质问题,各地掀起现代物流热,其主要的动因是“第三利润源”的诱惑。经常见诸材料的是一个缺乏推敲的对比数据,即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而我国占GDP的20%左右,巨大的差距引发巨大的虚拟利润空间,从全社会的角度或许可以说明中国物流成本之高,但就某个地区或企业来说,要想在经济大循环中撬取这样庞大的利润显然有着过高的期望。其次要解决以行政区域划分物流半径的问题,物流的前提是要打破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块,最大限度地发挥物流资源的作用,做到有物可流,有条件和能力流,没有密集的货源,没有通达的储运,没有便捷的信息,发展物流只是空中楼阁,这就是为什么全国有许多物流园区无法持续经营的原因。再次要解决物流过程的对接问题,特别是接口和包装的标准化问题。在物流的过程中,要实现产成品到终端用户的一次流动是不现实的,要提高中转的效率,必须从生产源头到终端消费的物流中解决一系列标准化问题,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配送效率,这不是一个地方的政府或企业所能解决的。
综上所述,现代流通与现代物流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商贸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是两个概念的交集,也是作为政府和企业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的内容。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应把发展现代流通,提高流通业发展整体水平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作者:骆云伟)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