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经济园区>经验交流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发动引擎
发布日期:2008-05-06 15: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古人的诗句,写出了昔日海河两岸汇南北舟车、集八方商贾的万千气象,写出了天津历史上作为中国北方商业大都会的繁华胜景。

  秉承历史的荣光,如今的天津,正以如椽巨笔书写着新的辉煌———抓住滨海新区被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良好机遇,依托港口这一核心战略资源,以超越前人的胆略和气魄全力推进临港产业大发展,打造起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从而担负起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领军重任。

  4月13日,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聚焦临港产业”联合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这里。津沽大地上恢弘的开发建设气势和辉煌的发展前景,让我们倍受震撼。

  提升港口:搭建发展大平台

  环渤海经济圈被认为是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天津,则被冀望成为第三增长极的龙头。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正式确定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然而,当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将天津推上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龙头地位时,天津的处境却一度十分尴尬:

  ———与珠三角的龙头深圳特区和长三角的龙头上海浦东新区相比,天津滨海新区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能否充当起“第三增长极”的引擎,人们心存疑虑;

  ———在“京津冀”板块,北京作为首都而具有的资源集聚能力,让天津难以望其项背;

  ———河北“重新发现沿海”,继唐山曹妃甸战略之后,又提出了“沧州渤海新区”战略,对天津滨海新区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整个环渤海区域的经济总量是6万多亿元,而滨海新区只有2000多亿元,2000:60000,辐射拉动作用如何实现?

  “显然,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是,必须使滨海新区实现超常规、爆发式的发展。”在滨海新区管委,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邢春生,这位滨海新区发展决策的智囊人物,为我们条分缕析着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为了给这种超常规、爆发式发展打造平台,我们锁定了天津港。”

  天津港有理由成为这样一个爆发式发展战略的核心: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也是环渤海经济圈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区位优势独特;服务和辐射的范围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经济腹地广阔;处在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地位,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对外联系广泛;拥有以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为“四大支柱”,以钢材、粮食等为“一群重点”的货源结构,综合运力强大……

  “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强化天津港的既有优势和辐射带动力,并进而将天津港这种物流上的辐射带动作用,转化为整个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辐射带动功能。”邢春生说。

  正是依据这种战略思维,天津港赢得了全市上下特别的关注,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资金投入,实现了一日千里的发展。

  登上滨海新区管委办公大楼最高层,我们试图一眺天津港的全貌。然而我们的努力白费了———入眼尽是集装箱堆成的山峦,层层叠叠,无边无际,而港口高耸的吊臂,则构成一片广阔的森林,彻南彻北,一望无垠……天津市港口主管部门的同志介绍,2003年以来,天津港共投资270亿元用于港口建设。通过不断浚深航道和港池泥沙用于吹填造陆,港口面积已从建国初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60多平方公里。2007年底,25万吨级航道竣工使用,航道等级提高到可接待30万吨级船舶进出港,满足第六代集装箱船双向通航,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5年来共改造、新建泊位26个,新增吞吐能力1.4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720万标准箱。

  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的是庞大的集疏运体系建设。据了解,建设四通八达的高等级陆上交通网,以满足港口的需要,一直是滨海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滨海新区编制完成《综合交通规划》,启动了62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60亿元;2008年,则安排了66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全力构筑总里程达1294公里的“五横三纵”高速路网和“六横四纵”快速路网。津秦客运专线、蓟港铁路复线、中央大道、海滨大道、津汉快速路等一批重点工程都将全面开工。

  为拓展港口功能,天津港还在全国率先打出了“无水港”这张王牌,在石家庄、包头等地建立了4个天津的“无水港”。企业仅需在内陆“无水港”,就可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原需在天津港才能办理的手续。这大大增强了天津港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

  数字是抽象的,但以下这组数字却生动地反映出如今天津港强劲的辐射能量:200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00万标准箱,其中70%的货物和口岸50%以上的贸易额来自于天津以外的京、晋、冀、鲁、豫等广阔腹地。

  区港联动:构筑开放大通道

  古老的天津港,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启动“第三增长极”引擎的崭新使命。但将天津港的辐射能量,转化为滨海新区对环渤海乃至整个中国北方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还需要做很多文章。

  位于天津东部临海的滨海新区,囊括了塘沽、汉沽、大港三大行政区及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和东丽区、津南区的一部分,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国家给予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现代化港口可以为城市和区域参与全球竞争提供高效便捷的通道,正是凭借这一点,我们做活了利用天津港来实现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这篇大文章。”邢春生说。

  海河入海口南岸,天津临港工业区。吹填造陆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一望无垠的海水被长长的围堰所驯服,不再浪涛汹涌。随着吹填工程的不断推进,大片的陆地将从这海水中“长”出来,承载起一个个投资数十上百亿元的大项目。

  “我们计划吹填造陆80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去年开工,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造陆22平方公里。”谈起吹填造陆的成果,临港工业区管委副主任刘长斌言语中透着自豪。他告诉记者,由于临港工业区是依傍着天津港海河港区而建的,港区疏浚航道产生的泥沙,全部用于工业区的造陆工程,可谓一举两得。“更重要的是,区港一体、区港联动,实现了港口、产业的相互促进。”

  刘长斌介绍,临港工业区规划了港区面积30平方公里,生产岸线37公里,吞吐能力达2.5到3.2亿吨。今年9月份,港口功能区将开通5万吨级航道,形成1000万吨的吞吐能力;而到2020年,航道要疏浚到25万吨级,建设30个左右20万吨级以下码头,等于再造一个天津港。紧挨港区,规划了面积40多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等港口依存类产业。由于区港联动效应,临港产业集聚区内造陆工程尚未完成而客商早已纷至沓来。到目前为止,已签订招商引资协议额1250亿元,其中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项目5个,吸引世界500强企业10家,投资项目中单项产品生产规模世界第一的有10家。

  如果说,临港工业区更多的是强调港口与产业区的空间整合和功能互补,那么,东疆保税港区所做的,就是更深层次上的区港联动了。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东疆保税港区,是全国最大的保税港区。有人说,保税港区是世界自由港在中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因此,东疆保税港区的建立,实际上使滨海新区向国际先进的自由贸易区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为环渤海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参与全球经济的交流合作,构筑起一条大通道。

  站在东疆保税港区内新建的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上放眼四望,海岸边,“臂长”与“力气”都堪称全球一流的绿色集装箱装卸桥整齐高耸,在“绿色巨人”们的身后,堆场整齐划一,道路宽阔笔直,一排排崭新的集装箱车整装待命。天津港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东疆港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丽丽告诉我们,东疆保税港区首期4平方公里作业区已于去年12月11日封关运作,集港口、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优势于一体,叠加了出口加工、保税和国际物流相关政策。“与其他保税港区相比,东疆保税港区突破性地实行特殊的监管、税收、外汇、贸易、投资和航运政策,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张丽丽说,东疆保税港区作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享受国家赋予的保税枢纽港及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集港口、出口加工、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功能于一体,并有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作支持,成为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区。

  东疆保税港区迅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集装箱班轮公司、物流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的目光。目前东疆保税港一期仓储物流区已与12家公司签订了入区意向书,包括国际知名的美泰物流、普丰物流、新加坡叶水福、美国川崎振华等公司。而截至3月20日东疆保税港区开港百天,海关共监管进出口集装箱6.6万标准箱。

  “毫无疑问,东疆保税港区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开发开放的重要标志区。”张丽丽自豪地说。

  集群战略:培植临港大产业

  在滨海新区采访,一批巨型项目让我们眼热心跳:空客A320飞机总装厂、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基地、蓝星化工新材料基地……这些项目投资动辄数百亿元,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何等强劲可想而知,而这些项目之所以落户滨海新区,就是因为看好了天津人尽心竭力所打造的优良发展平台。据说,空中客车公司当年在中国寻求投资场所,所提出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有一个现代化国际性的大港口和发达的集疏运体系。而天津滨海新区,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于是,空客在欧洲之外的第一个A320飞机总装厂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对于滨海新区决策层来说,无论是提升港口功能,还是推进港区联动,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引进培植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新区迅速聚集起足以产生辐射带动环渤海乃至“三北”地区的“产业当量”。而为了更好地利用搭建起来的平台,他们特别重视集群战略。

  在滨海新区管委,我们看到了“一轴、一带、三个城区和八个功能区”的新区产业布局规划图,其中的八个功能区,更是集中体现了产业集群化的战略意图。滨海化工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以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临港产业区,重点建设与滨海化工区相关的石化及产业链项目、现代化船舶制造项目;海港物流区,重点发展海洋运输、国际贸易、物流配送等产业;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此外,还有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

  为促进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滨海新区推出了一系列优惠的招商政策,加大了对可以形成较长产业链的重化工大项目的引进和培植力度。这些项目的引进,带动了一大批配套项目的落户。以新一代运载火箭项目为例,在今年的津交会上,许多国内外配套商就是为了这一项目而前往参会,谋求投资发展机会的。而滨海新区也有意通过打造产业链条的不同层次来吸收各个方面的参与能量,以大项目为龙头发展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群落,使临港产业集群蔚为大观。眼下,这里已聚集了以摩托罗拉、通用电器、韩国三星、松下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以大港油田、渤海石油、中石化、渤海化工等为代表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产业群,以丰田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和机械制造产业群……如今,滨海新区的电子信息业全国领先,海洋化工产品世界知名,石油套管产量跻身世界四强。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去年,新区生产总值完成2364.08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天津市经济总量的47.1%。到2010年,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突破3800亿元!

在临港产业的强势驱动下,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引擎已轰然发动。

编辑:admi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