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厅机关子站>驻外经贸代表处>省政府驻东南亚经贸代表处>国家概况
新加坡经济发展阶段
发布日期:2008-05-22 22:15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1 字体:【

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没有腹地和缺乏自然资源。1965年独立之初,新加坡政府面临一连串的内忧外患。对此,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走“工业化道路”的正确经济发展路线。其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国家日益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在1965年后的37年间(截止到2000年),新加坡经济平均增长8%以上。2003年人均GDP41,500新元(约合24616美元)。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三倍。经济曾长期高速增长,1960年至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危害并不严重。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衰退。

为刺激经济发展,新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制定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战略规划,并成立了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大力弘扬创业文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2003年新加坡经济受非典型性肺炎(SARS)打击仅增长1.4%。2004年,随着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好转及国内各项经济政策初见成效,新加坡出口大幅增加,内需增长强劲,就业市场显著复苏,经济出现恢复性高速增长,达8.4%。2005年,新国内外需求增长放缓,国际油价高企,禽流感和恐怖主义威胁也对新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略有下降,达6.4%。最新2007年经济增长率达7.7%。

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2430亿新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52994新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7年):7%

货币: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对美元汇率(2007年底)1美元=1.44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2007年):2.1%

失业率(2007年):2.3%

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可分如下几个阶段:

一、1965 1978

1、面临的挑战

   小国缺乏自然资源;

   人口160万,但增长迅速;

   薄弱的制造业基础;

   缺乏工业专有技术和资本。

2、采取的发展战略:

   采取工业替代战略,解决失业问题,并以工业多元化以减少对转口贸易的依赖;

   建立各种经济机构来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局成立于1961年,新加坡旅游促进局建立于1964年,裕廊工业发展园建立于1961年。

3、取得成就

在这个时期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5.1%,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由196011%增长到196414%

二、1965 1978

1、面临的挑战

   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导致放弃了转口贸易的经济发展战略;

   作为区域贸易站的地位面临印度尼西亚的挑战;

   高达10%的失业率。

2、采取的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通过吸引外资投资新加坡发展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

   颁布就业法规,降低就业标准,解决工业纠纷,从而改善就业和投资环境。另外,国家贸易联盟委员会和国家工资委员会于1972年成立,帮助促进改善劳资关系。投资关键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立裕廊市政局。

   在私营企业缺乏资本和技术的领域实行国有化,如新加坡航空公司、海皇东方船运公司、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三巴旺造船厂。

3、取得的成就

   期间年GDP增长率平均10%

   失业率在1978年跌到3.6%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96514%增长到1978年的24%

三、1979年到1985

1、面临的挑战

   紧缺的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工资上涨的压力;

   区域内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出现,成为新加坡争夺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需要向高附加值方向改革的经济结构重组。

2、采取的发展战略

   三年一调整的工资政策,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从而使得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通过教育和培训重新重视人力资源发展;

   鼓励自动化、机械化、计算机化;

   转向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的投资促进政策。

3、取得的成就

   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7.3%

   每个制造工人的名义附加值从197918300美元增加到1985年的26900美元;

    熟练工人的占总的就业量的比重从197911%增加到1985年的22%

四、1986年到1997

1、面临的挑战

    更加的成熟的经济,但增长缓慢;

    越来越受资源的限制和日益增长的成本;

    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低的技术基础。

2、采取的发展战略

    深化技术基础。

政府率先催化推动科技发展。首先在19911995后的国家科技规划投入20亿$,然后在19962000年在国家科技规划再次投入40亿$

簇群战略

工业战略被重新提炼到在企业和行业两个层次的杠杆协同方面。首先确认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产业,然后再把相关的产业确定为一个产业簇群,例如电子、石化、工程学等。从簇群竞争的角度,我们定义簇群发展战备为重点放在对整个簇群内所有产业所共有的核心技术上;

提升制造和服务业为经济的两个支柱

为多样化我们的部门和市场的依靠性,减少脆弱性,为整个经济建立一个更宽的基础,服务业被提升和制造业一起作为整个经济的双支柱。为实现这个目标,许多给予制造业的优惠也同样扩展到了服务业,如先入者地位,投资补贴等。

区域化战略

政府鼓励开拓亚洲市的潜力以克服资源和市场的局限,作为对已经建立对经济组织国家联系的补充。

3、取得的成就

期间GDP年平均增长8.6 %

金融和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8621%增长到199727%

科研人员从19873361人增长到199711302人。

海外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136亿$增长到1997572亿$

五、1998年以来

1、面临的挑战

    新加坡的经济遭到了起源于19977月泰铢贬值的地区金融危机的打击。尽管我们的经济金融基础是健康合理的,但快速恶化的外部环境给新加坡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因为新加坡经济同他们的联系较为紧密。

新加坡经济199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6%,而1998年为-0.8%

在经历过1999-2000年的恢复后,新加坡的经济又遭受到2001年的经济衰退,伴随主要发达的国家同时的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增长急剧下降。9·11恐怖袭击进一步加剧衰退。造成新加坡经济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9.6%下降到2001年的2%

新的较大的经济体的崛起象中国和印度给新加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采取的战略

         新加坡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全球化、多样化的经济体,在中长期内保持3-5%的经济增长率,为此,采取下列重要战略:

     扩大外部联系,通过WTO、地区合作的多边贸易框架以及双边贸易协议实现经济全球化;

     保持经济竞争力和弹性化,尽可能的减少税收负担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修正劳动力市场和工资体系以使工资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争力。

     鼓励企业家创业和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鼓励有创新思想的企业家进行创新,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开拓新的海外市场,扩大经济基础;

     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这些产业通过改善成本竞争力,提供相应的有素质的劳动力,发展新的产业;

     开发人力资本。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帮助员工进行培训和知识更新,欢迎海外精英加入新加坡以增加的新加坡的人力资源。

 

编辑:admi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