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分析报告
青岛“大炼油”建设生态工厂 污染项目不投入
发布日期:2006-03-07 00:0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1 字体:【

    大炼油项目青岛明确提出“只走半步”的原则。严格按照国际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工厂。对后续的石化项目,只选择不排污、少排污以及排污能够得到基本治理的项目。“其它的项目赚钱再多,我们也不建设”。

    环境是否得到保障,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2005年6月23日,青岛大炼油工程奠基。目前,这一项目的建设正在预定轨道上顺利推进,预计2007年12月底前将全部投料开车。与此同时,西海岸石化产业集群以大炼油为龙头,其羽翼下已经集聚了国家石油储备库、液体化工码头、丽东化工、高合化纤、中达化纤、庆昕塑料、邦源纺织、SK化工等一大批骨干化工企业,正在形成日趋完善的石化产业链,一个大型石化基地,正在渐渐地浮出水面。

    这一21世纪我国第一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的正式开工和石化基地的规划建设,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而且正在日益引起市民们的高度重视,青岛市民以及居住在西海岸的尤其是居住在石化基地附近的居民,在关注这一项目对当地经济所带来的繁荣和兴旺的同时,格外关注它的环境影响。

    近年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境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实现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全区覆盖,社会及环境状况指数考核列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第一,并荣获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些成就,标志着经济飞速发展的西海岸,同时也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但是,现在,“大炼油”来了,西海岸还能保持这样的居住质量吗?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炼油项目和即将崛起的大型石化基地,对环境的影响将是怎样的?许多人都在心里发问!

    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反应。

    今非昔比,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内涵,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认识深刻。

    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绿色GDP,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保护和优化环境,正在日益成为强烈的共识。

    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进步。

    那么,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一项在十多年前确定的青岛大炼油项目以及以此为龙头的整个石化基地的建设,它对环境的影响将是怎样的呢?它能否像预期的那样:“青岛大炼油工程具有单系列规模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选址合理、环境友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等特点”?其下游系列衍生产品的生产,是否也能够做到清洁生产?

    显然,这是一个分量不轻的话题,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在今后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在西海岸毗邻油港区的一片200多公顷的土地上,将平地崛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炼油企业。一个世界级的石化城,将由此沿胶州湾海岸展开并不断壮大

    与世界各地正在运行的同类装置相比,在炼油厂区内将要安装的一期年加工原油能力为1000万吨的装置,不仅是国内目前单系列最大最先进的一套炼油装置,而且也是当今世界最大最先进的一种装置。

    这一总投资近125亿元、预计2007年底竣工投产的工程项目,拟建15套工艺生产装置,每年将生产汽油、煤油各100多万吨,柴油近500万吨,石脑油近100万吨,还有液化气等其他产品近8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300多亿元。

    除了由高达几十米、直径近10米、单体最重达2000吨左右的反应器等大量塔、罐和管道组成的主要工艺装置以外,炼油厂区内直接围绕生产的功能区域还有管理、污水处理、动力、油品储运、铁路和公路装卸等辅助设施区域,各类工种的员工将有六七千人之多。

    如果能够继续实现二期炼油工程和不断进行下游项目的建设,那么,以石油炼制为龙头,将有更多的投资巨大的化工企业摆放在它的附近,比如炼油企业当然的下游项目———乙烯,就是投资规模远比炼化要高得多的工业设施。据了解,一套百万吨级大型乙烯装置的投入,就是千万吨级炼油设备的2到3倍。

    加上来此“扎堆”的大量衍生品生产企业如塑料、化纤、橡胶、有机化学品等深加工企业组成的产业群,以及厂区外配套的油港、油库群、液体化工码头、电厂、供水厂、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海岸油港区以西沿胶州湾一带的十几平方公里海边滩涂,将会演化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化城”。实际上,中石化青岛大炼油项目的落户,也立即在青岛开发区的土地上掀起了化工项目建设的热潮,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有总投资约7亿美元的众多石化下游企业落户西海岸,其中,投资近5亿美元的丽东化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增资,今年6月底便将竣工投产,开始为青岛发展以芳烃为原料的石化产品提供丰富的原料。

    这样的一个石化城,不仅在国内是屈指可数的,而且也是世界级的。其产业特有的倍增效应,不仅将给青岛西海岸带来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将推动物流、金融、保险、科研、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引入和发展,无疑将是青岛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个产业。

    大炼油的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会造成污染。项目投产后不会破坏青岛的碧海蓝天。整个化工基地环保基础设施的引进和建设,也将是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标准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公司的有关人士介绍说,大炼油工程按照21世纪炼厂概念进行设计,具有规模经济、技术先进和环境领先的鲜明特征,是一个环境友好的工厂。

    青岛大炼油项目不仅所生产的汽柴油产品的质量,可全部达到发达国家最新排放标准,达到我国2010年的排放标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生产过程将采取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设计建设,使整个项目实现全流程封闭的清洁化生产,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环境目标。可以说,是一个“绿色”的大型炼化企业。

    据介绍,排除意外事故的因素,这类装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污水和二氧化硫两项。

    根据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大炼油一期工程加工吨原油耗新鲜水0.46吨,加工吨原油排污水0.15吨,万元产值排COD(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数,主要是废水中耗氧的有机物含量)0.35—0.5公斤,全厂污水重复利用率为96%以上,全厂硫回收率98%以上,固体废弃物采用综合利用、回收、焚烧、填埋方式处置,环保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就是说,1000万吨规模的炼油设备,一年耗水约为460万吨,排污水约为150万吨。而其绝对耗水和排污,由于循环利用,将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而由于全流程封闭的生产和回收利用,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则比一个百万千瓦级的燃煤电厂要低得多。

    记者从开发区环保局了解到,接受大炼油项目污水的镰湾河水质净化厂,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已达4万吨/日,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自备污水处理设施每天5000吨的排污要求,而且,镰湾河污水处理厂最终将达到每天17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完全有能力满足更多污水的处理。

    除了石油炼制工艺中的环境保护,未来的整个石化基地的环保工程,也正在被纳入规划和建设的视野。2006年新年伊始,新加坡胜科集团综合水务合作项目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正式签约,就是一个有力的动作。新加坡胜科公用事业公司是世界著名的为石化工业企划提供一体化基础设施、物流和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集团。这家公司在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区、上海化工区、南京化工区已投资建设了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裕廊岛化工区的蒸汽、污水处理、冷却水、高纯度工业用水及焚烧炉“一体化公用服务岛”的概念,代表了世界一流的石化工业园区发展模式。项目签约后,双方将就开发区石化工业区、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进行合作,把新加坡先进的石化清洁生产模式引入到青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和运营中来,大大促进青岛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和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推动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国内外大量的同类企业,以及不少布设在海滨地带或沿江地带的同类企业的环境情况,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我们曾经专程考察过的一家内陆石化企业的规模及产品种类,与青岛大炼油及未来的石化基地类同,是一个油、化、纤一体的大型炼化联合企业,现有大型生产装置96套,其中炼油加工能力85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为72万吨/年,合成树脂生产能力110万吨/年,可生产12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年商品量1000余万吨。

    尽管这是一个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以现在的标准,不仅当时的选址理由已不复存在,起步的环保标准也较低,近百套各类装置中,还有许多中小型的和年代较久的老装备,但是,经过持续不断的尤其是近年来力度不断加大的以清洁生产、环保和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技术改造,其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是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在企业的核心生产区域内,我们看到,在密密匝匝的各种塔、罐和管道交织成的各个生产装备集群间,已有几十年树龄的高大行道树和绿地里的其他植被,生长旺盛,空气中也闻不到什么异味,生产车间的控制室里,每一流程和节点,都在微机的严密监控之下,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传统石化企业的形象。

    与这类石化企业相比,未来的青岛大炼油和石化基地,不仅各种生产装备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材质及技术先进程度不可同日而语,使生产过程的密闭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青岛项目的一套炼油装置,就与前述企业的30多套炼油装置相当,而且环保设施也将在一个高起点上进行建设,环保标准也将与国际接轨,起步就将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减到最低。

    在这方面,国内外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也给我们提供了参考。陆域面积不过400来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新加坡,其炼化企业的炼油能力高达3000万吨,但其环境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日本横滨的大型炼油装置就在海边,周边环境同样优美宜人;东京湾畔千叶一带也布有大量的炼化厂,也同样保持着优良的环境质量。年加工原油约1400万吨的镇海炼化,是“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他们摒弃“环保”就是“三废”处理、达标排放的老观念,积极探索大型炼油化工联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大胆导入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他们在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法规和制度,投入大量资金,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环境与能源的和谐发展。比如镇海炼化的硫磺回收装置,采用的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克劳斯—斯科特工艺,硫回收率达到99.8%,虽然为此要多投入8000万元。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污染等问题,镇海炼化投入巨资与科研单位合作,进行技术攻关,首次实现了外排污水的回用。检测表明,企业周边地区生态一直保持良好,空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

    不只是炼油企业,其下游企业也同样可以做到清洁生产。青岛开发区曾在丽东项目落户前,专门到韩国丽水市对LG炼油芳香烃等项目进行了考察,参观了那里的生产流程,查看了工厂内部以及周边几公里以内的空气和环境质量状况,仔细询问了工厂里的环境监测人员、普通工人和生活在周围的居民。从那里得到的答案是,工厂内部十分洁净,工厂的生产程序控制十分严格,工作人员每隔15分钟检查一次管道阀门,防止泄漏,空气中闻不到任何异味,周围的土质、水质也都没有遭到丝毫破坏。

    发展仍然是首要的问题,但环境完全可以在社会严密的监督下做到与发展同步

    如果说,一期炼油项目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亿元的话,其后续项目的销售收入,将是一个更为巨大的数目。以大炼油为龙头,未来的石化基地,不仅将是一个巨大的财源,还会带来大量衍生的综合社会效益,其发展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尽管如此,如何避免重化工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子,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账、社会账。

    对于大炼油和石化基地项目的选择,省、市、区各级领导十分慎重,明确提出“只走半步”的原则。只走半步,就是意味着对项目的选择只要环保的不要有污染的,要严格按照国际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工厂。对后续的石化项目,只选择不排污、少排污以及排污能够得到基本治理的项目。

    开发区环保部门在对石油炼化项目作出“这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三统一的好项目”的综合评价时,丝毫也没有放松警惕,正在对这一项目和不断落户的下游后续项目,严格监督和把关。

    企业的“本能”就是以盈利为主,所以,企业的环境行为,离不开社会的监督。

    社会监督,正在成为企业环保意识强化的有利因素。在社会的有力监督下,国内炼化企业的认识,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公司的态度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不断地改善措施,适应当地人民的需要。他们说,只有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才能生存和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不仅是生产性企业,环保设施的施工质量,其对污染处理的实际能力和实际效果,也不可忽视,也离不开社会的配合和社会的监督。

    还有,突发事故的应对预案、措施和投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我市曾经发生过的黄岛油库大火,近年的珠江口撞船事故、吉林石化事故,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验,都无一例外地表明,这类问题的处置,绝对不仅仅是少数专业部门的事情,尤其需要社会各方的配合,社会各方都有相应的责任,如何有足够的投入,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及时动员社会的力量,应对这类突发事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完)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