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一、新加坡钢铁市场概况 新加坡是一个纯钢铁消费国,本地只有一家钢铁企业,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钢铁。根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的统计数据,2001年新加坡共从国外进口了价值约18亿新元的各类钢铁,总计约260万公吨,约占新加坡进口商品总值的0.8%。同2000年进口21.7亿新元相比,下降了20%以上。其中从中国进口了近7万公吨,价值约为5000万新元,分别占新加坡进口钢铁总吨位的2.7%和总价值的1.4%。同2000年从中国进口6300万新元相比,下降幅度为26%。2002年1-7月,新加坡从国外进口的钢铁数量约为150万公吨,价值10亿新元。其中,从中国进口约5万吨,价值约3500万新元。今年以来,新加坡从中国进口钢铁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目前,新加坡的主要钢铁进口来源地主要为日本、韩国、东盟、 乌克兰、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过去一些传统的钢铁供应国如南非、巴西等目前已丧失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新加坡钢铁市场的主要供应商,2001年日本向新加坡出口了约60万公吨、价值约6亿新元的钢铁,占有新加坡1/3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本钢铁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型号齐全、供货及时、售后服务良好,在新加坡拥有一大批长期合作伙伴。从出口统计数据来看,日本出口的钢铁范围包括从高性能钢铁到低档次钢铁原料几乎所有类型,因而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韩国是新加坡钢铁市场的另一个重要供应商,其在2001年也向新加坡出口了约30万公吨、价值2亿新元的钢铁,占有新加坡10%以上的市场份额。韩国钢铁产品在很多方面与日本产品很相近。 近年来,以乌克兰、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向新加坡出口钢铁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中国成为新加坡钢铁市场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俄罗斯等国的经济大幅下滑,生产的大量钢铁无法通过内需消费掉,且国际收支状况不好,所以通过低价向国际市场倾销钢铁和钢铁制品。据了解,其出口到新加坡市场的钢铁产品基本是一些中低档的钢铁原料,但也对我国向新出口钢铁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除上述国家外,东盟内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也向新加坡出口大量的钢铁。其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紧密的经济联盟、便利的交通条件等。 同新加坡经济高峰期每年进口钢铁500-600万吨相比,目前,新加坡的钢铁市场和钢铁消费正处在谷低,并且已经开始有复苏的迹象,钢铁价格已经比今年年初上升了20%以上。目前影响新加坡钢铁进口钢铁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建筑业不景气。钢铁作为重要的建筑原材料,其消费需求与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各国(包括新加坡)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基建规模被大幅压缩,无论是公共工程还是私人建筑均减少了30%以上。导致市场对包括钢铁、水泥、木材等建筑原材料需求的大幅下降。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预计今年建筑业会有7.6%的增长,这会大大刺激钢铁消费,从而带动钢铁进口。 2、钢铁转口大幅减少。过去新加坡进口钢铁有相当部分转口到周边印尼、马来西亚等国。98年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各国货币大幅贬值,但新元相对走强,使转口钢铁价格相对提高,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特别是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优惠税率安排(2003年实行零税率)对各行业转口形成了致命打击,目前,新加坡进口钢铁只有少量转口到印尼一些船厂(新加坡投资)。 3、受自身和区域经济表现影响很大。新加坡经济在2001年又陷入衰退,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尤其是2001年第四季至2002年一季度,五金,钢铁行业处于严重的低迷状态。房地产,公共工程,工业生产一厥不振。同时因国际经济不景气,工业出口衰退,外来投资减少,都对钢铁消费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目前新加坡政府已开始实施财经配套计划,降低公司和个人所得税,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希望能重振经济而且已经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中国钢铁出口到新加坡现状 中国钢铁进入新加坡并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了。中国钢铁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在新加坡有很好的表现,每年出口量达到10-20万吨。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出口量逐渐减少。过去来自中国的各型钢板、角钢、螺纹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已逐渐被乌克兰、俄罗斯、韩国等国挤占。目前,新马市场上已经几乎见不到中国钢板、等边角钢的身影。只剩下建筑用螺纹钢和造船用不等边角钢在新加坡市场上尚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也面临严重的挑战。 以角钢为例,根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新加坡全年进口角钢是11万公吨,总价值(CIF)5700万新元。与2000年比较(9.8万公吨,价值4600新元)略有增加。这些角钢数据包括:从乌克兰,俄罗斯进口的普通等边角钢2万多吨(低档/低价,每吨(CIF)仅200新元左右)及马来西亚、泰国的中低档普通等边角钢3600吨。日本28000吨、韩国18000吨,其产品包括高档级的等边及不等边大、小角钢,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冷轧特殊角钢,异型角钢等,英国7千多吨及欧美少数进口都属高档次、高价值的角钢产品(每吨高达500-600美元,用于军事等特殊用途)。中国出口的不等边角钢集中在3-4个类型,约11000吨。同类型产品,南非向新加坡的出口也达到了8000吨,是中国出口钢铁的强劲对手。 中国钢铁向新加坡出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产品型号不全、供货不及时。目前,新加坡钢铁进口商对供货方的要求是多型号、多批次、小批量、供货及时。而中国的钢铁企业一方面产品结构不合理,很多企业生产同型号产品,同时市场需求的另一些型号产品没有厂家生产。另一方面企业间联手出击国际市场的意识很淡,形不成强有利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交货不及时、时常违约使新加坡钢铁进口商非常头痛,往往将采购转向日本、韩国等国家,使我国的钢铁出口逐渐减少。 2、国内建设市场需求旺盛,国内的钢铁消费势头良好,使部分钢铁企业忽视了国际市场。近年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投资拉动内需,使国内基本建设市场非常兴旺,包括钢铁在内的原材料价格逐步上扬。目前,国内钢铁产品的总体价格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市场价格,从而使钢铁企业出口意愿不强,甚至不愿意履行已签署的供货合同。 3、出口钢铁价格不具有优势。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以及日韩等国的货币均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坚挺,造成我国产品出口成本相对增加。此外,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比日韩等国企业仍高出许多。再加上乌克兰、俄罗斯等国钢铁的低价销售,使我国钢铁产品在新加坡市场不具有价格优势,处境艰难。 三、几点建议 未来新加坡钢铁市场的竞争将会是更加激烈的。特别是自从美国宣布加抽钢铁进口税后,欧洲共同体也随之宣布同样行动,这造成钢铁主要出口国,如日本、韩国,巴西等积极寻求新的出路。东南亚国家就是他们的一块肥肉。而东盟中的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也马上回应,增加钢铁进口税。这场钢铁进口税战肯定对出口商不利.为此,建议国内的钢铁出口企业在以下几方面做好积极应对: 1.立足于长远,提高服务意识、履约意识,发展长期的合作伙伴。尽管目前国内建筑市场需求旺盛,但走向国际市场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采取灵活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在目前的困境中,尽量配合客户的要求。给予客户信心。 2.提高产品质量和完备规格型号。目前,解决规格配套问题是中国钢铁出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日本,韩国出口的优势就是规格齐备,供货快捷顺逐。建议国内钢铁生产企业一是调整生产线,二是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分工负责,共同出击国际市场。 3、提高供货及时率。新加坡钢铁进口商时常抱怨中国的钢铁出口时而断货,时而大批到岸,给进口商的生产安排带来很大的困难。建议有关企业做好供货的计划性,提高供货的及时性。 尽管我国钢铁出口到新加坡目前遇到很多困难,但通过各方的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我们仍然可以稳定现有的市场份额,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驻新加坡使馆经商处 |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