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分析报告
新加坡中医药市场分析及扩大我国出口建议
发布日期:2005-01-20 00:0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1 字体:【

   1.中药进口管理明确
  新加坡原是英属殖民地,在管理上受西方的影响较深,中医中药在新加坡并未具有与现代医药同等的地位。但新加坡是一个法制管理较为健全的国家,对中医中药有明确的管理。在新加坡,政府卫生部药物行政处与药品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药品产销经营。1975年新加坡出台了中医药法令,内有条目分明的管理细则。1992年又颁布了传统药物管理方案,其中包括中草药、日本汉方药、印度传统药等,均应按要求办理药学检验、申请登记注册手续。中药饮片不必进行药物检验和临床实验,而注重传统应用资料和中国的药典记录。

  从1999年9月1日起,新加坡分三个阶段对进口中药实施新的管理规定。规定要求,所有中药进口商、批发商、制造商和包装商都必须在其产品进入新加坡市场前先向新加坡的卫生部门提出申请并在获取进口许可证的情况下方能进口。中药进口商或代理商在申请进口许可证时必须出示有效证件,证明其进口中药应附有的有关标签,内容包括药物成分说明、生产系列编号、有效日期及制造商、批发商的名称和地址,以供审核检查。代理商必须确保中药标签不标示能治疗新加坡医药法禁止宣称可以医治的一些病症(如癌症等),并确保所有中药的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含量没有超过其限量规定的标准。此外,新加坡还禁止销售濒危野生动物如犀牛角及相关制剂,禁止销售黄连、黄柏等其认为有毒的药品。

  新加坡并未予中医以西医的同等地位,但对中医的从业人员进行从业的登记管理。2002年已完成针灸师的登记,全国已有1500多名针灸师通过登记取得了合法的执业资格。今年开始对中医师进行登记,并将开始对中药的从业人员进行登记管理。新加坡在开展这些工作时,与我国政府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对中医药的从业人员,充分考虑其实际情况,进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并广泛开展培训和学历教育。

  2.中医药仍有发展空间
  中医药学是华人文化的一部份,新加坡的中医药是随着华人而进入的,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新加坡,现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所,中医医疗机构没有政府的拨款,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往往由华人的商家投资,作为他们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或由团体集资,通过义捐义演义务治疗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也有慈善机构兴办的。目前,在新加坡比较有名的有同济医院、中华医院等。同济医院是新加坡历史最长的中医慈善医疗机构,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有11层的中医大楼,年门诊总量超过10万人次。中华医院由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开办,有义务医师近200名,年门诊量达到了40万人次,病人就诊只需交纳4元新币,即可解决就诊和4天的用药。该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图书等都有一定的规模,图书馆的藏书已超过6万册。

  新加坡中药店有1000多家,中药的经营有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规模不是太大。很多中药店目前迫于经营的压力同时经营着服装杂货等。

新加坡中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由新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创办,可以经营全体会员产品,是进入新加坡的中药所有名牌产品的集中经营点。余仁生公司是一家老字号的中药店,近几年引进了全新的现代经营理念,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已有40多家分店,经营额超过亿元新币,并已成为新加坡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

  新加坡几乎没有什么中药资源,中药的产业没有什么发展,制药厂规模很小,目前也有一些在申请药品的GM P认证。集贸易与生产为一体的科艺私人有限公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大的一家。新加坡的中医药教学科研相对落后,新加坡中医学院目前已由教育部批准注册,其它都是民办院校。2002年,新加坡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又创立了新加坡中药专业培训中心,第一期学员有400多人,每周有3次培训,多为中药贸易的从业者,该中心计划通过几年的时间发展为学历教育的中药学院,以提高新加坡中药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3.对新出口潜力较大
  新加坡是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2002年我国对新加坡中药出口总额为2468万美元,排在日本、香港地区、美国与韩国之后的第5位。出口中药的主要品种为:中成药、植物提取物、姜、党参等。我国出口新加坡的中药品种结构较为理想,中成药837万美元,占33.9%,植物提取物出口425万美元,占17.2%,两类相加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1.1%。中药材出口1207万美元,占48.9%。

  我国出口新加坡的中成药,主要由国内的名牌生产厂家如漳州片仔癀医药公司、厦门虎标医药有限公司与一些老牌的专业外贸公司经营。中药材的出口主要由一些新加坡与我国的合资企业经营,如永泰隆四川绵阳公司、四川绵阳万利兴企业有限公司、永兴隆绵阳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等。我国国有外贸专业公司的经营份额明显下降。

  4.发展出口几点建议
  一是注重产品剂型的研制。要认真研究日本的汉方药与我国台湾的“科学中药”,加强对中药有效成份的研究,发展标准化的中药提取物的出口。新加坡的余仁生公司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其所经营的品种,门市上以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为主,坐堂医生所配药方几乎全是台湾的“科学中药”。我国的中药配方颗粒近几年虽有发展,但速度不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更少。

  二是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现代医药的误治误诊以及药源性疾病虽然远远比中医药的问题严重的多,但作为主流医学,见诸新闻媒体的不多,即使有所报道,由于其不容置疑的科学权威地位,也不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喧然大波,早已是见怪不怪。但中医药一旦在安全性方面产生问题,一经新闻媒体炒作,就会对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严重打击。2002年新加坡市场上发生的御芝堂减肥茶事件,严重影响了新加坡的中药市场,当年我国对新加坡的中成药出口下降了3.4%。因此,我国中药出口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各种假冒伪劣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要大力发展我国绿色中药出口,逐步创立我国绿色中药的品牌。

  三是注意发展特色产品的出口。新加坡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不是太景气,但消费水平还是远远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中药在市场上的认同度也比较高,笔者在余仁堂药店看到一棵野山参的标价为4万多新币。我国的鲜蜂王浆目前国内的产业水平较高,企业有一定的经营实力,如能在新加坡市场上发展鲜蜂王产品,400万人口中如有1/10的人消费,年消费量即可达到4000吨,超出我国现在的年产量。出口额可超出我国目前对新加坡的中药出口总额。

  四是企业在经营战略上,应考虑实施“走出去”战略,到新加坡设点办厂。新加坡的中药产业化水平不高,但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及有着较长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中药产品进入其它市场相对比较容易,可以利用新加坡作为我们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基地,进一步的扩大中医药的对外贸易。

  小资料
  ?新加坡中成药标准?
  新加坡《中成药管制条例》中,中成药定义:药物制成品,是根据传统中医治疗的方法而使用,有效成份完全源自天然物质(植物、动物或矿物),按照《中药大辞典》或《本草纲目》为依据,不包括注射剂;《毒药法令》中毒药药品;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分离出的化学物质为有效成份的药品;加入西药、微生素或其他草药的产品;其他被豁免的产品。

  进口中成药需提呈:
  1.厂方或进口商的书面证明(不含西药、毒药)
  2.药品检验报告(原产地或本地卫生部指定之检验所)
  重金属检验报告(砷5ppm,铜150ppm,铅20ppm,汞0.5ppm)
  微生物检验报告:
  口服:需氧微生物总数每克或一毫升不可超过100000个
  酵母及霉菌每克或一毫升不可超过500个
  每克或一毫升药品中不可含任何以下微生物
  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
  沙门氏菌(Salmonella)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 lococus au reus)
  外用:需氧微生物总数每克或一毫升不可超过10000个
  酵母及霉菌每克或一毫升不可超过500个
  每克或一毫升药品中不可含任何以下微生物
  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 nosa)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us aureus)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刘张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