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暨山东半岛城市群
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8月26日至27日,省政府在青岛市召开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暨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工作座谈会,对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工作进行专题部署。会议听取了省外经贸厅、经贸委和半岛三市政府关于推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汇报;省发改委等部门介绍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公路网及港口群、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提出了规划实施意见;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政府汇报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情况,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韩寓群省长,赵克志、王仁元、孙守璞副省长,省政府特邀顾问张惠来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发改委、经贸委、教育厅等25个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鲁单位,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市长、分管市长、市政府秘书长,青烟威3市所属县市区长以及3市所属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区的负责同志与会。我厅周嘉宾厅长代表省政府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外经贸厅作了2次发言,阎兆万副厅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贯彻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前段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议对一年多来全省上下特别是半岛地区各市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省直各部门、半岛各市对胶东半岛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一致,思想高度统一,牢固树立了“半岛强则山东强,半岛兴则山东兴”的观念。发展思路非常清晰,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各项规划勾画出了半岛总体发展框架,半岛产业重点培植发展五大产业群、七大产业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在日韩台等开展的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山东热”、“半岛热”,一批重大利用外资项目落户半岛,造船、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石化等一批产业集群项目正在洽谈实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半岛的环境竞争力大大增强。
韩省长指出,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一批规划方案相继出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相关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发展形势喜人。半岛地区是全省发展水平最高、潜力最大、活力最强的经济区域,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龙脊,完全有条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北方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极。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正视差距和问题,促进半岛地区率先崛起,推动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了青岛的龙头地位
会议认为,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发展经验,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必须要有一个龙头,龙头就是青岛,青岛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省直部门、半岛各市在发言中明确提出,要不遗余力的支持青岛的发展,对青岛作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的认识更加统一。日照市在发言中提出要主动接轨青岛,发挥邻近青岛的优势,把接轨青岛作为融入半岛的关键来抓,加大主动接轨力度,并且已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韩省长在讲话中强调,要明确树立青岛强则半岛强,半岛强则山东强的观念,从半岛地区和山东的长远发展出发,充分认识把青岛发展成为龙头城市的重大意义。要进一步明确青岛市的龙头带动地位,努力支持青岛发展得更大更强。青岛市要突出海洋经济、旅游经济、港口经济和信息产业特色,形成区域性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要努力在城市建设、城市功能、港口经济、企业发展、海洋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六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三、指明了下步工作重点、发展方向
会议认为,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就是要围绕五大产业群、七大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在产业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突出“先进制造业”的概念,重点引进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一体化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启动一批龙头骨干项目,培育大企业集团,建立半岛新的产业体系,加快产业集聚。注重土地集约化利用,努力提高项目投资强度,更多地兴办资源消耗少、能源消耗小、环境污染低、资金技术密集、土地利用集约的新型产业项目。突出临海工业特色,切实加快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产业的发展,使临海产业成为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特色之一。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在竞争中率先崛起,必须把对外开放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韩省长指出,当前要着重推动六个方面的国际化:一是资源配置国际化,使半岛地区资源配置更多地立足国际平台;二是产业发展国际化,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半岛地区设立生产制造基地、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三是市场营销国际化,用优质产品占领国际高端市场,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生产经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四是城市规划建设国际化,打造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体,在半岛创造国际一流的生态环境;五是城市功能国际化,重点抓好服务业对外开放,建设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涉外金融体系建设和地方金融机构,为制造业营造大流通的环境;六是经济环境国际化,建立健全符合国际经济规则和WTO要求、符合山东省情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服务意识,为外来的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医疗、子女受教育条件。
四、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的工作措施
会议认为,推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一些基础性工作和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上下功夫。推进体制创新,继续推进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探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构建半岛大交通体系,搞好高速公路与空港、海港、铁路、重点开发区的连接,解决半岛国际航线密度不够的问题,支持青岛港加快发展,搞好中长期电力、水利供应规划与建设。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科技教育体系。创新通关方式,提高通关效率。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吸纳管理、科研、外语、技工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制定政策吸引人,增加投入培养人,创造条件留住人,构筑制造业基地人才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协调互动的推进机制,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推进。鼓励半岛地区积极开展竞争,同时完善半岛协作交流机制,共打基地品牌,避免摩擦、内耗和浪费。
推进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招商引资是总抓手。当前,要紧紧围绕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继续把“迎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作为工作主线,突出日韩台,盯住500强,瞄准港澳、东南亚和欧美,加大力度招商引资,主动把半岛制造业基地纳入国际合作和分工体系。招商引资要突出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大搞加工贸易;二是要加速使外资向园区集聚;三是要推动国有和民营企业利用外资做优做强;四是要努力创新招商机制。
最后,韩省长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城市群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第一,加快半岛一体化进程。重点抓好“六个一体化”: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布局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产业配置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经济政策一体化。第二,要正确处理规划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市场主体最大的自主性。第三,要积极推进半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第四,要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积极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