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一、新加坡农业资源少、生产量小,蔬菜供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新加坡国土面积共685.4万平方公里,人口416.37万(包括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在新加坡有固定住所长期居住的外国人,如包括劳工和旅游者,新加坡的消费人口超过500万。)。
新加坡国小人少,1965年建国后即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农业产值、用地、从业人员不断减少。60年代,新加坡有各类大小农场2万个,占地1.4万公顷。到2002年,新加坡农业用地已减少到807公顷,仅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18%。共有263个农场(有些小农场仅数公顷),大部分位于“农业科技园”和“生物科技园”内。农业(包括渔业)的产值只有1.95亿新元,在当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0.13%。
新加坡农业以饲养家禽、捕鱼、繁殖观赏鱼以及种植兰花和观赏植物为主等,仅有少部分蔬菜种植。据新加坡农粮兽医局统计,近几年新加坡蔬菜生产基本维持在每年1.6-1.9万吨,约占新加坡需求总量的5.5%。另据统计,新加坡年人均蔬菜消费量为83公斤,因此新加坡自产的蔬菜仅能新加坡国人约十几天的消费需求,进口蔬菜是新加坡市场供应的主要来源。
二、中国已超过马来西亚,成为新加坡蔬菜最大供应国
据统计,2002年新加坡共进口蔬菜1.16亿美元,较上年略有增长(注:本文讨论的蔬菜是指海关商品HS编码第七章的产品,即“食用蔬菜、根及块茎”)。进口来源主要有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缅甸等。近三年来,除2001年外,中国对新出口蔬菜总金额均高马来西亚,已成为新加坡进口蔬菜最大的来源地。
新加坡进口蔬菜主要为:芦笋、莼菜、菠菜、菜心、大白菜、小白菜、芥兰、甘蓝(花椰菜或西兰花)、西红柿、洋葱、青葱、四季豆、豇豆、土豆等。
三、新加坡从我国进口的主要蔬菜品种丰富,不少蔬菜品种在新加坡市场份额超过50%。
新加坡从我国进口蔬菜品种主要有:芥菜(芥蓝)、白菜、藕、蒜苗、菜花、西兰花、菜心、菠菜等,主要来自广东、山东、北京、云南等。
另外,我国其他一些产品虽出口额不足100万美元,但在新加坡市场的份额占绝对主导地位,如出口豌豆95万美元,占92%;干银耳26万美元,占96%;干木耳26万美元,占99%;红小豆26万美元占93%。
四、我向新加坡蔬菜出口潜力仍然很大。首先,我蔬菜品质在新加坡广受欢迎,比起周边热带生产的蔬菜,我蔬菜鲜嫩、纤维细、口感好,且随着中新间人员交往日益密切,新加坡人对我蔬菜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喜欢中国蔬菜的人越来越多。其次,新加坡政府主管部门现已十分重视中国作为其重要的蔬菜来源地,中国地域广阔,蔬菜生产量,供应稳定,中国气候差别大,蔬菜品种多,可以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新加坡粮农兽医局近年来数次主动组织和带领新加坡蔬菜进口商到中国考察市场,挖掘可进口的蔬菜新品种,研究和解决蔬菜进口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我国蔬菜价格较适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一些蔬菜品种,新加坡进口量很大,而我也很大的竞争优势,但由于信息、渠道、运输或包装等因素,新加坡从我国进口量较小,这些品种包括:西红柿、洋葱、青葱、胡萝卜、萝卜、辣椒、莴苣、土豆、芹菜、黄瓜、鲜蘑菇、冷冻什锦菜、芦笋、生菜等。只要我出口企业的保证蔬菜品质的基础上,解决运输和包装问题(有些品种如土豆、胡萝卜、洋葱等,甚至没有运输和包装问题),积极开拓市场,与新加坡蔬菜进口商建立商业联系,凭借我蔬菜竞争优势,我在新加坡上述蔬菜品种的市场份额一定有较大的增加。
五、我对新加坡出口蔬菜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农药残留问题,新加坡对蔬菜进口虽不象肉类进口那样实行严格的产地认证制度,但对农药残留检验检测非常严格。今年以来,除个别月份外,新加坡检验检疫部门均从我向新出口蔬菜中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个别品种(如菠菜)在某段时间内药残超标严重,数量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每月我向新出口蔬菜平均约110批次,检出药残超标的批次约占4.7%。药残超标不仅给出口企业造成损失,给进口商带来麻烦,也制约我国对新加坡扩大蔬菜出口和影响我蔬菜中新加坡市场的声誉。按新方规定,对检测超标的蔬菜,或就地销毁,或退回发运港。对于进口蔬菜药残超标的进口商,初次给予警告,再犯处以罚款,屡犯将取消其登记的蔬菜进口资格,如需恢复进口,进口商需重新申请登记进口蔬菜资格,并提供样品供农粮兽医局检测分析,并承担所需费用。由于自中国进口蔬菜多次被检出药残超标,新加坡已将从中国进口蔬菜检验放在“强化监督”检验类别,即到港的蔬菜只有在实验室检测结果出来后才准许分销(一般检验类别下,到港蔬菜在抽样送检后,即可分销,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测结果),变相地延长了我出口蔬菜的在运输途中的时间,不利于保鲜。因此扩大我蔬菜对新加坡出口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解决药残问题,这需要生产部门从蔬菜种植抓起,出口企业严把货源关,检验部门认真负责检验,齐抓共管,共同努力解决好药残问题。
(二)运输问题,目前我蔬菜对新加坡出口主要靠海运,70%以上的发运港为深圳,一般需要7天时间。据业内人士表示,如运输包装和处理得当,蔬菜在途中可以在10天左右,但即便如此,在我国北方港口也不易做到。运输成为另一个制约我蔬菜扩大向新加坡出口的问题。空运虽然快捷,但运费高,价格竞争力较弱,目前只有北京、云南等地有少量的蔬菜通过空运到新加坡,主要是一些高档蔬菜或市场供应紧缺的品种。因此目前解决蔬菜运输的主要应放在如何改良运输包装和海运条件,延长蔬菜的保鲜期。据了解,新加坡一些蔬菜进口商希望在我国新开辟一些蔬菜货源,但由于运输无法解决,只好作罢。如果我国沿海主要港口都可以对新发运蔬菜,相信我对新加坡出口蔬菜将有大幅度增长。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