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外资>新闻资讯
外贸行业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和国际惯例
发布日期:2004-11-10 00:0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1 字体:【

外贸行业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和国际惯例

外贸属于分销贸易服务的范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服务贸易领域的部门分类中属分销服务类,分销服务一般涵盖在部门或分部门编号为CPC61、62、63和8929的项下。在加入WTO相关承诺中,外贸的佣金代理业务对应的是佣金代理服务,佣金代理服务由货物(商品)的代理商、经纪人或拍卖人或其他批发商在费用或合同基础上进行的销售及相关附属服务组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佣金代理服务的相关承诺如下:

佣金代理服务(不包括盐和烟草)市场准入限制方面,服务提供方式为跨境交付的,不作承诺。服务提供方式为境外消费的,没有限制。服务提供方式为商业存在的,在中国加入WTO后1年内,外国服务提供者可设立合资企业,从事所有进口和国产品的佣金代理服务业务,但下列产品除外,对于这些产品,将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在中国加入WTO后3年内,从事图书、报纸、杂志、药品、农药和农膜的佣金代理服务业务,并在中国加入WTO后5年内,从事化肥、成品油和原油的佣金代理服务业务。中国加入WTO后2年内,将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取消地域或数量限制。中国加入WTO后3年内,取消限制,但对于化肥、成品油和原油在加入后5年内取消限制。服务提供方式为自然人流动的,除水平承诺中的内容外不作承诺,水平承诺中的内容是,除与属下列类别的自然人的入境和临时居留有关的措施外不作承诺:(a)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已设立代表处、分公司和子公司的一WTO成员的公司的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等高级雇员,作为公司内部的调任人员临时调动,应允许其入境首期停留3年;(b)对于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的外商投资企业雇佣从事商业活动的WTO成员的公司的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等高级雇员,应按有关合同条款规定给予其长期居留许可,或首期居留3年,以时间短者为准。(c)服务销售人员—即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常驻、不从在中国境内的来源获得报酬、从事与代表一服务提供者有关的活动、以就销售该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进行谈判的人员,如:此类销售不向公众直接进行,且该销售人员不从事该项服务的供应,则该销售人员的入境期限为90天。

在佣金代理服务国民待遇限制方面,服务提供方式为跨境交付的,不作承诺。服务提供方式为境外消费的,没有限制。服务提供方式为商业存在的,也没有限制。服务提供方式为自然人流动的,除水平承诺中的内容外不作承诺,其内容与上述市场准入限制方面的水平承诺中的内容相同。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将在加入WTO后3年以内,对外贸企业经营权进行比较到位的改革,届时,所有外资企业都将具有外贸经营权。2001年7月我国已经将外贸企业经营权由批准制改革为登记和核准制,并且,外经贸部和授权发证机构在核准或登记企业进出口经营范围时,不再单列贸易方式,企业可以按国家规定以各种贸易方式从事进出口业务。

2002年,外经贸部又将生产企业申请进出口权下放到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并进一步放宽了企业申请外贸经营权的条件。我国一些省市在给予企业(包括私营企业)进出口权时采取了更为宽松的政策,如上海市政府部门在2002年作出外贸经营权改革新规定,规定在上海浦东新区注册的内资企业申请外贸经营权,生产企业只需50万元注册资金,流通企业只需100万元注册资金。从改革开放起到2001年7月的20多年间,上海仅有68家民营企业拥有外贸经营权,但从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约1年时间里,上海拥有外贸经营权的民营企业数已经突破1000家。浙江省有6700多家企业拥有外贸经营权,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占到约一半。

但是,赋予企业外贸经营权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从事任何商品的进出口业务,我国加入WTO后的一段时期里,还将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采取配额制,由于配额商品的经营许可是根据企业前3年的经营业绩发放的,并且企业要取得配额商品的经营许可必须先加入相关的进出口商会,所以,有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取得外贸经营权后,要扩大进出口贸易还需要有一段适应期、发展期。无疑,随着加入WTO后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出口商品的配额、限制将会越来越少,企业的外贸经营环境将会越来越宽松。

在加入WTO后3年以内的短时间里,放开外贸经营权,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一开放度是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放开了外贸经营权,也就是说一般的企业都可以经营对外贸易,但这一开放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外贸经营权的开放上还有不少限制,象中国这样外贸经营权开放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快的。

发达国家经历的市场开放时期比较长,一般国内的企业都可以经营对外贸易,都具有非限制商品的进出口权。如日本在战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的地位比较重要,在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奉行的是“贸易立国”政策,所以,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主业的贸易公司比较多。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日本综合商社便是日本独特的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主业的大型企业。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专门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公司,但数量没有日本多,规模也不如日本大。尽管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各类企业都具有对外贸易的经营权,但企业在对外贸易的经营方面,日本比较重视委托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来代理经营,而欧美国家则比较重视由企业自身去展开进出口贸易的经营业务。

 

 

 

世界外贸行业发展概况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2004年4月发表的国际贸易数据,在美国和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速高于预期的推动下,世界贸易已经走出了前两年的困境而复苏,增长了4.5%。2003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达到7.27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若扣除价格上升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货物贸易实际增长了4.5%;2003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76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从长期看,2003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名义增长率都是1995年以来最强劲的,但实际增长率(即扣除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仍低于1995年WTO成立以来平均5.5%的增速。

2003年世界主要贸易区或国家的贸易增长步伐很不平衡。从实际增长水平看,亚洲是贸易增长最为强劲的地区,其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在10%-1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来自北美的进口需求也带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其中美国的进口实际增长了5.7%,出口增长不足3%。但西欧和拉美地区的进口增长缓慢,增速低于2%,反映了这两个地区经济的疲弱态势。从名义增长水平看,2003年各主要贸易区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不仅都超过上年水平,而且增长强劲。在七大贸易区中,除北美外的六大地区都呈现贸易盈余状况,而北美地区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拉美地区出口的恢复主要是由于南方共同市场(特别是巴西)的贸易比较活跃。在亚洲,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显著,特别是办公机械和电子设备类商品。

2003年,以进出口贸易总额计算,美国以20296亿美元的总额位居榜首,德国为13500亿美元,排在第二。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49亿美元,排在第三位。中国紧跟其后,中国货物进出口比上年增长37.1%。达到8512亿美元,几乎与日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国的商品进口额达4128亿美元,比上年猛增40%,超过日本,英国和法国,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进口国。而同期,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则增加了35%,达到4384亿美元,仅次于德国、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四位。

2003年美国的进口增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经济自下半年后的快速复苏带动进口需求强劲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美国的进口增速继续大幅超过其出口,导致美国的贸易赤字进一步增大。2003年美国按离岸价格计算的外贸逆差达549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7.6%。受欧元升值影响,2003年德国的货物出口额再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2004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会继续保持良好局面,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达到近3年来的最高水平。在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2004年世界贸易增速也将比上年更快、更强劲。据WTO预测,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达到7.5%,比2003年加快3个百分点。美国内需的恢复和中国生产扩大的带动将是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在OECD国家中,自2003年下半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扩张显著,年增长率接近9%,进入2004年后仍保持这一态势。

 

 

我国对外贸易具体发展概况
    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2003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高达8512亿美元,进口、出口双双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总体贸易增速为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12月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900亿美元,达到904亿美元,创造了月度进出口规模的历史新高。2003年,中国月度进口、出口增幅均达到27%以上,月度进口最高增幅达到63.4%,月度出口最高增幅达到50.7%,全年进出口规模比2002年净增2300多亿美元。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3年中国进出口额和出口额世界排名均从上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进口额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三位,进、出口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5.3%和5.9%,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效益和质量有所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2003年出口占GDP的比重接近33%,比上年提高了约6个百分点;关税和进口环节税3712亿元,增长4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2.5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1168.4亿美元。
    欧盟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自美欧进口明显加快。2003年,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分别达到1263.3亿美元和1252.2亿美元。中国对欧盟出口721.5亿美元,导致欧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分别增长24.3%和37.7%,增幅分别比上年加快20.4和29.8个百分点。但由于自日本、韩国、东盟、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增长更快,中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分别下降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