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回落,欧美四大主要航线齐下跌 | ||||||||
| ||||||||
集运市场此前不断上涨的海运费,在7月中旬迎来拐点后,开始整体出现回调。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本周SCFI微升至3733.8点,较上周仅增加了19.48点,涨幅仅为0.52%,但这一变化标志着运价市场的转折点,或将开启新一轮的调整与修正。最新一期的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于7月12日公布,指数显著回落,下跌了58.94点至3674.86点,周跌幅达到1.57%,从而终结了此前连续13周的上涨趋势。在四大主要航线中,运价表现呈现分化态势,除远东至欧洲航线运价上涨外,其余航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特别是美西航线,由于临时新增运力的投入,运价下滑最为显著,跌幅高达5.5%,成为四大航线中运价下跌最为震荡的一条。集运市场美西航线本月1日原计划每大箱涨价1000美元至8100-8500美元。但由于加班船和新航线陆续推出,业界龙头地中海航运(MSC)选择维持原价7500美元不涨。随后,上周六(7日)多数船公司下调运价至7900美元,目前多数运价已进一步降至7500美元。预计整个7月,运价将持续呈现缓慢下跌的趋势。当前,美东航线的运价稳定在每大箱9800至10400美元之间,而欧洲航线的运价则维持在每大箱8700至9000美元的水平。市场关于运价松动以及是否会进行调整持观望态度,货代公司还在等船公司这两天提出的新报价。值得注意的是,原定于本月中旬的涨价计划,在地中海航运的引领下已取消。此外,近洋航线方面,东南亚航线(新加坡)每箱运价753美元,周涨23美元,涨幅3.15%;远东到日本关西、关东每TEU都与前一期持平,远东到韩国每TEU下跌4美元。同时货代业内人士表示,受中东红海地区局势紧张影响,欧洲进口商普遍提前了采购计划,加之法国与德国频发的罢工事件进一步扰乱了航运秩序。尽管如此,业内普遍认为当前需求并未真正达到旺盛水平,因此预计运价存在随时回调的可能性。数据显示7月中旬亚洲主要前往航线的平均现货运费将继续上涨,这与5月份全球海运集装箱运输需求创纪录的情况相吻合。 (山东省林业产业联合会供稿)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