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乌战争已全面打响。同时,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方面相继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且制裁措施不断升级。
后续俄乌战争局势、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及其外溢效应可能引发相关国别业务风险。 其中部分制裁对金融、汇率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出现,与其息息相关的跨境、外贸行业已受到冲击。
一、跨境物流影响
01 跨境物流航司/船司停航、跳港、停运
2021年至今,最令跨境卖家头痛的物流问题,就是空海运力不足,码头拥堵成狗,而俄乌开战后,这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且不单影响东欧局部,甚至辐射全球物流链。
俄罗斯早几天就宣布关闭其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接壤的西部边境的民用航班领空,并且俄罗斯南部的大城市已经开始实行空中管制。
许多航空公司经乌克兰的航班直接暂停,途经的航班也全都绕飞,有多远飞多远、有多高飞多高,乌克兰上方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中空”。
俄罗斯最大的送货服务商表示俄罗斯南部地区和全俄罗斯各地的配送包裹时间可能出现增加,包裹配送或将出现延迟,延迟期约为2-3天。
一些物流服务商在朋友圈更是明确表示:乌克兰局势不稳定,快件运输和派件可能会延迟很长时间,请与客户沟通好,谨慎发货。还有跨境物流保险服务商直接宣布涉及乌克兰为中转地或目的地的所有相关产品停保。
02 成本攀高,利润缩减
对物流航运业来说,绕路导致效率低是其次,重点油耗高了,加上油价也高了,雪上加霜。
2月24日俄乌开战当天,布伦特原油一天就涨了8%。这是这场战争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市场担忧加剧导致全球燃油成本上涨。疫情对制造业、运输业的打击还未散去,好不容易经济稍微复苏,俄乌战争又爆发了,要知道这两国都是全球大宗商品的重要输出国。
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天然气储量国、小麦出口国,还供应了全球10%镍、40%钯、5%左右铝。乌克兰则是世界第二大谷物出口国、粮食出口国,世界第一大葵花籽油出口国,世界第三大油菜籽出口国;同时,乌克兰供应了全球70%氖、40%氪、30%氙,而这些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
所以一旦俄乌战争持续升级,供应链断裂,都将造成全球大面积的能源危机,供需不平衡将推动油气、煤炭、粮食、金属各类大宗商品涨价,作为制造大国,中国制造的中下游企业原料价格定然上涨,成本抬高、利润压缩、产能被迫减少,跨境电商卖家很难幸免于难。
二、贸易结算影响
01 俄罗斯被踢出SWIFT
2022年2月26日晚间,美国与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发表四方声明,宣布对俄罗斯进行SWIFT制裁,禁止俄罗斯部分银行使用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国际结算系统。SWIFT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简称,为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安全的金融信息传输服务。
说的直接点,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跨行转账,都需要通过它一旦被移除,将无法再使用美元结算,只能和其他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进行贸易,甚至有可能退回到“以物换物”的原始贸易模式。
从经济角度来看,SWIFT制裁的威力不亚于核武器,一经使用,将对俄罗斯经济有毁灭性的影响,又被称为“金融核弹”。一旦制裁开始,俄罗斯与全球金融体系的大部分联系将直接被切断,涉及到俄罗斯的国际贸易结算也会被波及。SWIFT是一个跨境传送信息的通道,不进行资金划转、不触及资金。
SWIFT成员机构之间资金账户的变动,需要通过银行间和各国的支付结算体系完成。譬如美元的支付结算信息就需要通过CHIPS系统(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进行传递。人民币则需要通过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举个例子,对于CHIPS和SWIFT来说,CHIPS负责跨境美元资金的清结算,而SWIFT利用它在全球的网络资源,在特定的参与银行间完成信息的传递。
02 对出口商的影响
如果平台合作的俄罗斯本地金融机构受到了SWIFT的制裁,消费者支付的钱就没办法结算给平台的银行账户,平台没有收到钱就没办法给卖家提现。当然,平台和银行方肯定会找到一些其他的替代方式,比如上文提到的SPFS来完成银行间的信息传输,但这无疑会影响到传输效率,甚至让一些商业活动的进度被拖累。
以上都是平台方面会面临且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卖家仅造成间接的影响。但是,要知道很多平台是以美元的形式结算给卖家的,所以卖家需要关心的就是因为这一突发的金融政策变化造成的汇率波动,以及平台的结算周期是不是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卖家资金周转的问题。
三、对外贸易风险
01 汇率风险
随着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上升,俄罗斯、乌克兰货币大幅贬值。据行情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年内卢布对美元汇率跌幅约5.8%,格里夫纳对美元跌幅超4.4%。2月24日,俄罗斯卢布汇率大幅暴跌,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86,创2016年1月以来的最低纪录。卢布对欧元汇率跌至1:99.99,创2014年12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当天,全球市场出现动荡,俄罗斯股市一度熔断。与此同时,人民币逼近6.3关口。2月23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拉升逼近6.30,日内升值近150点,最高报6.3036,创2018年4月份以来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截至16:30收盘报6.3178,较上一日大涨178点。
2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33个基点,报6.3280,当日上午,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6.3105;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触及6.3052,双双创下2018年4月25日以来的新高。这是因为人民币具备一定的避险属性,考虑近期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海外经济体收紧的因素,避险资金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对于我们外贸人来说,客户国家汇率暴跌,客户进口的成本暴增;我国人民币升值,我们出口的利润减少!
02 贸易中断风险
目前,中国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21年,中乌货物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在跨境电商卖家的角度来看,东欧市场是很多中国卖家的“蓝海”之一,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在2020疫情爆发后,俄罗斯电商规模暴增44%,达到330亿美元!而且在这些销售额中,中国卖家占据了90%以上的订单。乌克兰麻雀虽小,但是电商增长也非常迅猛,疫情爆发后,乌克兰电商渗透率比疫情前增长了36%。
自从发生冲突以来,在浙江义乌从事中乌贸易的贸易商们明显受到影响。义乌一名外商表示,从去年12月开始,卖去乌克兰的货物越来越少了。以前一个星期可以卖出10万元人民币,但现在两个月总共才卖了10万元。
一场战争直接让贸易中断的风险提到最高,卖家需要更加注意运输货物安全,做好应急预案,以免资金链断裂。随着战争爆发都会随时中断,中-俄、中-乌、俄-乌之间的跨境电商贸易,尤其是中国卖家的出口生意,面临紧急中断的可能,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这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不仅要做好通胀预期管理,还要保证利润空间,才能更好的实现出海成功。
(来源:搜狐网)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