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量约1.6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高达4000万。目前,国内已经有149个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持续涌现出的“老人助浴师”“陪诊师”等灵活就业的新工种存在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01 在年轻人眼中,洗澡属于日常所需,但对耄耋之年的老人来说,洗澡却“难于上青天”,很多失能老人的洗澡频次更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面对子女的照料,隐私常常成为老人们“憋红了脸也讲不出口”的难题。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支持社区助浴点、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鼓励“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在这一背景下,“上门助浴”服务应运而生。 帮老人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从上门前和老人子女沟通,到洗浴前的准备工作,再到洗浴后设备物料的清洗回收,尤其帮助身体衰弱的老人洗澡至少需要3—4人协助完成,普通的保姆或护工一人很难胜任,而老人的子女们又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容易弄伤老人,此外,把失能老人搬或推到浴室,移动风险也很大。洗澡问题道阻且长。 现代家服中心张主任敏锐嗅觉到中国老龄化在逐渐加速,未来老人助浴问题肯定会是刚性需求,率先将日本助浴温疗设备引入我省,依托省慈善总会“助浴公益行”项目,在省商务厅指导下,助浴工程已落地于济南、滨州等地。 山东康悦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首批开展老人助浴服务,助浴师李老师说,现在老人助浴的需要越来越多,一般都是子女下单,老人接受服务。接到需求后首先对老人情况进行评估,检测血压、脉搏、体温等数据,在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才开展助浴。 一套设备,一瓶纯净水,整个过程少搬运、少暴露,在熟悉流程的情况下一个人就可以给老人完成洗浴。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养老院为一名下半身无知觉的老人洗完澡后,老人竟神奇的感觉到腿部有一丝热乎,这让她更加有了帮助失能、半失能老人助浴的动力。 02
除助浴师外,现在市场上新兴起的还有陪诊师等职业。 调查发现,陪诊师这一职业兴起的背后存在诸多现实原因,比如老年人独自就医的艰难、年轻人没空跑医院、医疗资源挤兑等,职业陪诊师的出现很实际的满足了部分患者的需求。 “不会用自助取号机,老人小心翼翼偷瞄前面人操作,又怕挨得太近被嫌弃”;“视力衰减的老人看不清机器上的文字,鼻子快碰到屏幕了也找不到缴费按钮在哪里”;“听力减弱听不清广播叫号,语言困扰听不清医生叙述”。30岁的宋先生在一次就医时深切感触到,这时老人多么需要一位陪诊人员。 宋先生此前跟朋友合伙开互联网公司,今年年初成为了一名专职陪诊师。他向中心记者介绍了陪诊师的工作内容:对于家人无法陪伴就医或腿脚不便的老人,陪诊师可以在医院协助其看病,帮其记录问诊信息并拿药,看完病后还会将老人就诊情况反馈给病人家属;对于外地患者或没有时间跑医院的病人,可以代问诊、代取报告、代开药等跑腿业务;有要做手术无亲友陪伴的病人,也可聘请陪诊师,帮其处理一些程序性事务,并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据调查,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目前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比例甚至超过70%。与之相对应的,医院的引导员数量相当有限,无法为患者提供细致的服务。 “养老服务的市场有很多的需求都是没被满足的,大家对陪诊的观念也还停留在家政服务的意识形态里。对陪诊刻板印象就是把他们当成护理员和保姆,但其实陪诊更多的是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带老人看病只是最基础的,很重要的是你要去跟老人聊天,去给他提供情绪上的抚慰和关心。”同为陪诊师的苏女士亦如此认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