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山东商务网“在线访谈”栏目本期我们邀请了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就青岛市商务发展情况及2016年青岛市商务工作的新常态、新亮点等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
【马卫刚局长】: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青岛市正在全面启动实施国际城市战略,请您谈谈青岛建设国际城市主要涵盖哪些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怎样推进提升青岛对外开放水平?
【马卫刚局长】:今年2月22日,青岛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了《青岛市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该《实施纲要》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统一部署的重要举措,确定了青岛市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实施纲要共分为三大部分,明确了推进实施国际城市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标杆,努力建设城市功能完善、社会文明有序、生态环境优美、法治体系健全、生活安全舒适、人文特色彰显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在目标定位上,既高远又务实,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标新加坡、伦敦、日内瓦、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先进城市,从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面协调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努力提升青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城市发展质量。到2016年底,在城市建设、市场与资本国际化、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医疗教育优质资源导入、展会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到2021年建党100年时,着力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和全球领先的海洋发展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迈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友好、宜居幸福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行列,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成为知识和技术的区域性国际创新中心、生产要素的区域性国际配置中心、信息资源的区域性国际交流中心,成为具有较强世界影响力的新型国际湾区都市。 在发展阶段上,主要分基准启动期(2016年)、实施展开期(2017-2021年)、中远规划期(2022-2049年)三个阶段实施。基准启动期(2016年)按照国际标准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制定《青岛市国际城市战略指标体系》及其细化的次指标和分指标,全面提升国际化要素聚集配置能力,加快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创立新兴经济增长点,增强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形成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为导向,集聚发展潜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奠定区域性国际城市高水平发展基础;以提升城市建设标准和改善营商环境为导向,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对外开放吸引力和美誉度,基本形成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功能框架。实施展开期(2017-2021年)围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结合“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与亚太地区主要国际城市在金融、交通、旅游、人力资源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汇聚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使国际往来更便捷、要素流动更便利,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现代化城市品质,奠定东亚地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基础,初步实现建成区域性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中远规划期(2022-2049年)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主线,集聚发展势能,使国际企业总部聚集度、高端人才集聚度、城市信息化发达度、科技创新能力、金融业竞争力等重要发展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市综合创新体系、国际交往能力、文化软实力、环境亲和力、城市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在东亚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城市文化软实力突出,具有较强世界影响力的新型国际湾区都市。推进实施国际城市战略的重点任务主要是在国际城市规划建设、国际城市现代服务功能、国际城市现代产业综合实力、国际城市现代文明素质等4大领域,重点落实26项工作任务。建立国际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体系,重点落实7项任务,确立国际城市规划理念;制定国际城市建设标准;制定市政公用设施国际标准体系;建立城市交通国际标准体系;建立城市生态保障国际标准体系;建立国际城市卫生环境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城郊田园乡村生态化建设国际标准体系。
【主持人】: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复青岛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青岛市试点工作的情况?青岛发展跨境电商青岛有何独特优势?
【马卫刚局长】:一年前,杭州获批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杭州获批的次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就率团赴杭州考察学习,青岛及时上报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申报方案。此后,青岛市先后启动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模式和中韩日海运跨境电商进出口通道,保税港区获批为山东省首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跨境电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包括青岛在内的12个城市设立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青岛综合试验区获批后,青岛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4月,山东省政府制发《关于印发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标志着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根据该方案,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互联网贸易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为突破口,突出优势与特色,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战略,将青岛综合试验区打造成为对接国家两大开放战略、带动全省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互联网+大外贸”创新示范高地,探索边创新、边借鉴、边推广的动态发展路径,形成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运行规则,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本着“在借鉴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的原则,在全面复制借鉴了杭州55项先行先试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青岛自身特点,提出了17项创新举措。重点工作包括建立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发展的“四合一”发展模式,建设线上“单一窗口”,建设线下重点项目支持平台,统筹规划建设线下综合园区,建设一批跨贸产业孵化示范企业,建设一批线下展览展示和交易中心等六大方面。在建立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发展的“四合一”发展模式方面,我市将重点扶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工厂对销售商(M2B)模式,并与销售商对消费者(B2C)、工厂对消费者(M2C)模式并行发展。建立适合销售商对消费者(B2C)和工厂对消费者(M2C)模式的归类、申报、统计等制度,探索建立青岛综试区备案企业检验检疫“进口管住,出口放开”的管理机制,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交易外汇收支模式,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制度,建立跨境电商交易“互联网+物联网”模式的风险防控制度和监管体系,探索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国际规则。在统筹规划建设线下综合园区方面,青岛市将首批启动青岛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产业园、青岛西海岸跨境电商产业园、青岛即墨国际陆港、青岛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产业园、青岛城阳跨境电商空港物流园、城阳邮政速递青岛邮件集散中心、青岛胶州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项目。此外,还将规划布局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线下展览展示和交易中心,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线下公共展示和交易服务。首批启动青岛市北区邮轮母港跨境电商项目、青岛市南区中韩日用品跨境电商平台、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跨境电商交易展示项目等。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青岛先行先试的一项重大使命,是对外开放中的难得机遇。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将推动“互联网+”战略和青岛本土特色优势的有机结合,形成青岛“互联网+大外贸”的发展新模式,推动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国际贸易更加公开、透明、精准,也使得贸易链更加扁平,可以从制造端直达客户终端,提高利润,掌握自主营销渠道,容易创制品牌,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外贸发展面临着市场订单不足、利润空间变小、价值链低端等三大问题,支撑外贸优进优出、升级发展,形成我市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开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通道。今年,我市设定了争取全年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过百亿美元的目标。
【主持人】:商务部近日复函同意青岛等四个城市加入中英地方合作示范城市的名单,近几年来青岛在地方城市合作上亮点频现,请您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马卫刚局长】:青岛是我国与欧洲开展经贸合作最早也是较为密切的城市。英国是青岛市在欧洲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在双向投资和贸易合作领域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推进与英国的地方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与英国开展地方层面经贸合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03年,英国英中贸易协会在青岛设立了常驻代表机构,多年来与青岛市政府密切合作,共同组织双方团组互访,促进项目交流,为双方经贸合作作出突出贡献。去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英两国领导人将双边关系共同提升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英国商业及创新与技能大臣贾维德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中英两国地方贸易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进一步扩大双方投资贸易规模、提升合作水平,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 2月,高虎城部长率领中国经贸代表团来到英国伯明翰,出席了中英地方双边经贸联合委员会暨中英地方贸易投资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青岛作为首批中英地方合作重点城市,派出商务代表团随团出席了会议,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了地方经贸合作。4月2日至5日,山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率青岛市代表团对英国进行友好访问,落实中英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一批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除了与英国的地方城市合作,2013年青岛市被商务部列入“中国省-美国加州贸易投资合作联合工作组”和“中国市-美国芝加哥市贸易投资合作联合工作组”成员,青岛市创新开展对美经贸往来,也取得了积极效果。今年五月份,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将率代表团访问旧金山等地,揭牌青岛-旧金山境外工商中心,举办投资洽谈会,促进双向的贸易往来。此外,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日韩的地方城市合作也在不断的推进和加深。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近两年来,青岛先后累计在22个国家的城市举办“丝路对话”系列活动。累计缔结了30个经济伙伴关系城市。
【主持人】:马局长,青岛市作为全国9个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试点进展情况。
【马卫刚局长】:青岛作为全国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9个城市之一,一直在全力按照国家要求和统一部署,开展试点工作。近日,商务部在上海市召开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座谈会,对试点中期评估结果进行了通报,经商务部专家评估组综合评估,认为上海、成都、青岛和黄石等城市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快,成效明显,予以充分肯定。青岛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综合发展试点工作,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创新形成了建设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的改革思路,围绕建立完善商贸流通法规和市场规则体系、建立新型流通管理体制、建立内外贸融合创新驱动的现代流通发展模式、建立转型升级创新引领发展模式等四项目标,全面启动15项重点改革任务,研究制定改革试点的“任务书”、“责任单”、“路线图”和“时间表”,取得积极成效。在建立完善商贸流通法规和市场规则体系上,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和省人大批准,发布实施了《青岛市商品流通市场建设和管理条例》;在建立内外贸融合创新驱动的现代流通发展模式上,启动实施了内外贸融合的现代消费市场模式、鲜活农产品消费国际标准体系、标准化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内外贸一体化现代商品物流市场体系的建设;在建立流通业转型升级创新引领发展模式上,启动实施了电子商务引领发展工程、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公益性改革、重要商品追溯保障体系建设;在建立统一高效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机制上,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激发了市场活力。各项试点任务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青岛试点模式和特色。其中,《加快内外贸融合市场建设 提升口岸型城市经济质量》《实施国际标准提升计划全面提升“菜篮子”工程建设水平》《推进商贸地方立法先行先试 引领商贸流通创新转型发展》作为优秀案例被全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案例列入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近日,黄石、西安等地纷纷来我市考察学习商贸流通立法及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经验。下一步,我市将围绕理顺部门职能、建立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推进行政职能社会化行业化转移情况,建立商贸流通行业地方标准,建立内外贸融合大市场,跨境电商多式联运、以及农村电商发展,建立“扩进口”与“促消费”相结合的运作机制和建立口岸进口商品集聚区五大重点就15项工作进一步抓落实、促成效,力争在试点工作中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83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