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出去>专家论坛
“一带一路”战略进展如何?如何入选官方项目库?
发布日期:2015-12-30 00:0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两年来,有关部委、机构已经落地的举措有多少?项目储备库等基建工作铺设情况如何?各地的“一带一路”规划质量怎样?如何防止各地借此机遇大干快上,以“擦边球”项目邀功背书?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接下来将如何维护“朋友圈”,施展四两拨千斤之力?

 2015年底,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建设,已在筹划下一阶段工作的新布局。

 早在7月21日召开的第二次“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传达了习近平主席的指示,说“一带一路”建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要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眼下,距离2013年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期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已逾两年。

 “‘一带一路’是一幅大写意,积跬步才能至千里,每一步都要行稳走实。”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告诉瞭望智库研究员,从顶层设计到体制、机制调整,再到金融机构等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一带一路”已有不少阶段性成果。当然,也有尚待克服的障碍,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尤其重点国别、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

 在欧晓理看来,不盲目、不跟风,多耐心、多信心,是“一带一路”两周年之际应该持有的心态。

 有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或将引爆高达数十万亿美元的投资,这将开启中国双向开放战略的新境界,对全球经济是好事,对拉动中国经济同样是好事。两年来,有关部委、机构已经落地的举措有多少?项目储备库等基建工作铺设情况如何?各地的“一带一路”规划质量怎样?如何防止各地借此机遇大干快上,以“擦边球”项目邀功背书?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接下来将如何维护“朋友圈”,施展四两拨千斤之力?这些都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1、成果:框架初成,基础夯实

 据瞭望智库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9月至今,习近平主席出访了中亚地区、俄罗斯、欧洲、巴基斯坦等共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与拟签署的各类已公布合作协议金额已超过1.42万亿美元,还不包括俄罗斯、美国、德国等未公开合作细节及协议金额的国家。

 同时,李克强总理出访了东南亚、中亚和南美地区等共27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国际合作金额高达1.47万亿美元以及由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资本市场投资(RQFII)的155亿美元,还不包括爱尔兰、韩国等未公开合作细节及协议金额的国家。其中,除去南美地区达成的1100亿美元合作外,“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已公布投资总额约1.36万亿美元。

 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频繁出访,快速、高效地加强了他国对“一带一路”的理解和支持。

 各类机构、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亦空前高涨。

 商务部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总额为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投的15.3%。同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059个,新签合同额59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总额的54.3%,涉及电力工程、房屋建筑、通讯工程、石油化工以及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

 欧晓理介绍, “一带一路”工作成果总体上可归纳为“五个一”:

 其一,一项顶层设计。

 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对外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愿景》),对“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以及中国的开放态势和行动等做了详细阐述。

 其二,一系列国际共识。

 通过高层引领,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理解和认同不断提升。尤其《愿景》发布之后,质疑声进一步减少,国际社会上关于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加强。

 其三,一揽子合作协议。

 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与匈牙利签署了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乌法峰会期间,中蒙俄三国签署了《关于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此外,中国还与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等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完成了中哈重大产能合作28个项目文件签署,等等。

 据悉,还有一批协议正在筹备之中,表明“一带一路”在重点方向上已培育出若干支点国家和核心团队。

 其四,一批建设项目。

 例如,习近平主席出访巴基斯坦期间签署的项目总额达460亿美元,出访印尼期间则达成了雅加达—万隆高铁合作建设框架协议。此外,中塔公路二期、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以及莫斯科—喀山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缅皎漂港等项目均逐步推进,中白工业园已全面动工。

 “12月开工的中老铁路,预计耗资68亿美元,中老两国政府共同出资40%,余下60%由两国企业共同投资。”中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晓星告诉瞭望智库研究员。这条铁路将使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并将促进中国与东盟的融合,意义重大。

 其五,一个支撑保障体系。

 这其中,包括了前期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及出台“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意见,不仅是发改委、商务部和外交部几个牵头部门,包括能源、农业、生态环保、教育、文化合作等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也已启动,且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也凸显出来。

 “此外,全国31个省、区、市都递交了实施意见,并与中央要求做了对接。”欧晓理说,全民共建“一带一路”的大格局已然显现。

   2、保障:调整机构,建立机制

 为了保障“一带一路”工作高效落地,两年前,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张高丽副总理任负责人,统筹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主抓重大问题、重大规划的研究和审定。

 该领导小组分别于今年2月1日、7月21日举行了两次会议,均由张高丽主持并讲话。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综合组、丝绸之路组、海上丝绸之路组和对外合作组。由发改委牵头协调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共同推动。具体牵头工作主要落在发改委西部开发司。

 一位商务部综合司人士说,商务部各部门几乎均涉及“一带一路”工作,需将工作情况实时汇总,统筹后再递送发改委。“尽管综合司业务繁多、人手欠缺,但无疑会首先保障‘一带一路’工作机制的顺畅。”

“之所以这样设置,原因是以发改委来搭建平台,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力,助力企业‘抱团出海’。”一位权威部门人士指出。

 例如,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杜平,同时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建“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包含企业贸易数据、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以及产业分布等信息,借助发改委来集合大数据企业的力量,为“一带一路”提供信息服务。12月8日,由国家信息中心牵头,推进“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建设战略合作举行了签约仪式,新疆克拉玛依市政府和大数据商亿赞普集团参与其中。

 作为“一带一路”资金保障的主力军,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全力推进。2014年以来,国开行的国际业务调整为由规划局总体协调,由国际合作局和国际金融局具体操作,且后两者以“两局五部”来整合资源,重构为业务综合部、信贷管理部、欧亚业务部、亚太业务部和美非业务部五个部门。

 驻外机构上,国开行也逐步改变一直沿用的由各省分行派驻工作组的方式,将工作组从100多个逐步收缩至52个,主要职责定位为项目前期调研、贷前尽职调查等,不给予评审资质。

 取而代之的,是在境外增设常驻代表处,加强项目贷前调研和贷后管理,少部分融入评审职能。目前,国开行已经设立了俄罗斯、开罗、伦敦等五个代表处,接下去还将加快改革步伐。

  3、误区:“墙里开花墙里香”

“全国31个省、区、市均上报了实施意见,完成了与中央的对接。”欧晓理说,港澳台三地的积极性也颇高。

 此前,发改委西部司已经牵头赴浙江、重庆、陕西、云南等地考察了工作情况。10月,西部司司长田锦尘还应约会见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一行,针对香港如何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优势,加大区域合作、资金融通和产业合作等进行探讨。

 瞭望智库研究员统计发现,在各省区市颁布的实施意见中,拟建、在建的基础设施规模总额达1.04万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水利投资分别高达5000亿元、1235亿元、1167亿元和1700亿元。

 其中,安徽于6月开通了连接新亚欧大陆桥的货运专列,全面提速“一带一路”工作。福建专门成立了网络贸易商会,提出了“网上丝路”概念。成都引入了与印度的双边交流机制,欲从企业“抱团”深耕印度基建市场开始。而广西,则提出了中国—东盟八大合作领域,海陆空全面互联互通,瞄准东盟市场。

 陕西省不但推出了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商品物流集散中心,还拟开通七条国际航线,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区试点,并全力申请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落地。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测算,按照基建周期通常2-4年计算,2015年国内“一带一路”投资总额或达3000-4000亿元,随着政策逐步落地,中国经济的第四次投资热潮即将到来。

“要防止‘墙里开花只在墙里香’。”前述权威部门人士提示,“一带一路”更多是对外投资、境外合作,要针对沿线国家需求做出合理的投资规划,国内基建项目大批上马,是个误区。

 一些省份还纷纷酝酿起地方版丝路基金,广东已提出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基金”,福建则一方面与国开行福建分行、中非发展基金合作成立地方版丝路基金,一方面还筹备成立“海上丝绸之路银行”,拟向银监会申报民营银行牌照。

 前述权威部门人士评价,吸引社会资本、提高投融资效率是好事,但一些上报的“一带一路”实施意见质量一般,把不相关的项目都放了进来。“我们要找准发力点,不能走偏为各种项目的蜂拥而上,更不能演变成圈地、圈钱,借政府背书来操纵资本”。

  4、项目库:推进制度化管理

 研究员从国开行获悉,截至2015年8月,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共支持项目400个,涉及能源、矿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农业等多个领域,贷款余额超过900亿美元。

 进出口银行方面,仅在东盟地区,其“两优贷款”就累计批贷200多个项目,批贷金额近千亿元。当前正在跟踪并推动数十个涉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预计投资额超过300亿美元。

 前述权威部门人士粗略估算,加之丝路基金已有的两单业务,目前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储备库的投资规模,应该已超过3万亿美元。

 该项目储备库包含存量和增量项目两类,来源不尽相同。存量项目,主要源于各大部委对已有项目的梳理、整合;增量项目则将分为三部分:一是国家领导出访达成的重大合作意向,即前述2.9万亿元金额;二是各地方上报的相关项目;三是金融机构上报的项目。

 三者之间,存在部分交叉重合。

 “地方项目数量多、规模大。”欧晓理表示,发改委会严格甄别,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予以明确限制。

  东部某省一位发改部门官员就表示,该省上报的“一带一路”重大项目中,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额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上报后被压了下来。其他项目中,借“一带一路”概念修建机场、商业地产等,尤其是向中央要政策要资金的,“基本都被刷了下来”。

  欧晓理表示,项目储备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成熟一个推出一个,要合理增量、严格把关,并会动态调整,逐步完善。

 例如,继重庆提出修建渝新欧铁路之后,全国迅速涌出来一系列“×新欧”项目申请入库,发改委都将一一严格审核。

 前述权威部门人士说,部委无法对项目逐一实地考察,须重点参考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海外调研团队的意见。毕竟,金融机构自身拥有一套成熟、严格的贷款评审机制,具备良好的实地调查能力和国际政府关系网络,能及时将意见反馈回国。

 据了解,发改委正就此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包括项目库门槛、监管、支持办法、金融跟进、部委协调等多方面内容,将同时征求相关部委和金融机构的意见。

 “只有打通部委系统和金融系统,才能打造高效严谨的支撑体系。”欧晓理表示。

   5、未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一带一路”战略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争取在每个经济走廊上均拥有一批重大项目,培养一批核心团队,搭出大框架。

  在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这六大经济走廊中,中蒙俄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其不但可延伸至西亚,还关系到高铁、港口、能源等一系列重大领域,是发展亚欧经济走廊的第一步。

 此外,“一带一路”工作还将总结现有经验,围绕重点方向、重点国别、重大领域和重点项目来推进实施。在推进建设的同时,还将考虑他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度、友好度,打造和培养一批“铁杆兄弟”,列出优先投资序列。

 抓好重点领域,即《愿景》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

 其最为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对于前者,2016年将开始研究如何在周边邻国首先开辟国际通道,实现互联互通;对于后者,则主要依靠各界企业从微观层面主动“走出去”。

 “当然,企业‘走出去’必须有的放矢。”相关人士说,我国已成为对外净投资国,且投资增速每年高达20%以上,这势必会引发国际市场对这部分产能的消化问题。企业不能仅以分摊劳动力成本为最大目标,而是要契合被投资国意愿,才能依靠互联互通激发出新的国际市场需求。

 进出口银行前董事长李若谷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多不发达,承受能力有限,中国早期应以优惠资金和投资为主,秉着亲、诚、惠、容的态度来走通国际合作,眼光要看得远一些。

“当然,中国也要积极动员其他国家加大投入,填补资金缺口来共同实现‘一带一路’的长远目标。”李若谷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山东商务网 业务联系:0531-89013333 鲁ICP备05051451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