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出去>专家论坛
云南建工:“走出去”更得“走进去”
发布日期:2013-06-04 00:00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2011年3月,由中国无偿援助柬埔寨政府的柬埔寨政府办公大楼工程,荣获了中国建筑业协会评定的2010~2011年度境外鲁班奖。这是中国建筑行业内对境外项目评定的最高荣誉。

    该项目的承建方是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已连续6次入选中国承包商60强,连续19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10年首次入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名录,成为云南省唯一入围的省属企业。

    面对与国内迥异的投资环境,云南建工主动适应当地文化,并通过员工本地化、培训技术员工等方式回馈当地社会,实现了双赢。“上世纪80年代,我们‘借船出海’,从为中亚、西亚提供劳务输出开始,之后逐渐作为部分承包商‘搭桥出海’。目前中国经济能力逐步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融入及回报当地社会,也就是‘走进去’。”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驻柬办主任李绍泉说。

    “闯关”保工期

    柬埔寨政府办公大楼位于首都金边市的俄罗斯大道旁,大楼的主要功能为国家级礼宾接待、新闻发布、会议、办公等,是一幢智能型、节能型、绿色型的综合性办公大楼。办公大楼建筑面积33970平方米,整个建筑庄重、大气又融合了柬埔寨的传统民族元素。

    2007年1月28日,办公大楼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08年11月30日验收。

    李绍泉介绍说,在项目实施后期,内外装修和机电安装施工工期矛盾显得更为突出。由于整座大楼有17个机电系统,柬方人员掌握起来比较吃力。

    此外,由于对当地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汇率预估的不足,初期企业就交了一笔学费。由于水土不服,当时180多名员工染上了登革热。“周围医院都住满了人,员工只好在宿舍打针。”李绍泉回忆说。

    雪上加霜的是,汶川地震在工期中发生,几乎所有川籍员工都赶回国内。公司又不得不从外地调人,成本又搭进去不少。为最大限度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公司帮助他们解决医疗、生活等问题,让工人们克服当地炎热气候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加班加点工作。

   培训“传帮带”

    项目建成后,中国商务部援外司根据柬方的请求,启动了后续的技术合作项目和新增工程项目。“第一期技术合作项目为期一年,由于大楼机电设备众多、专业技术性较强,接受培训的柬方工作人员上手较慢,不能独立接受大楼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李绍泉表示。

    在一期合作结束后,柬方提出第二期和第三期技术合作项目。截至目前,中方仍在提供技术合作服务和零配件更换,至今已4年有余。

    据李绍泉介绍,项目部派遣中方专家到现场,针对办公大楼机电设备各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日常维护与保养、维修与故障处理以及各系统应急处理故障,对柬方操作维护人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教解,另特意安排柬方维保人员到国内进行强化培训。

    云南建工对柬方人员的培训受到了柬政府的嘉赏,2012年4月9日,柬方特为其颁发10枚建设贡献勋章。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山东商务网 业务联系:0531-89013333 鲁ICP备05051451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