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厅机关子站>内设机构>投资促进处>招商推介
东营市河口区投资环境介绍
发布日期:2013-06-21 09:56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4 字体:【

 

 

 

 

“黄蓝”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投资热土

——东营市河口区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位于山东省北部,地处黄河三角洲的最前沿,东、北两面濒临渤海,面积2365平方公里,辖4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9万、境内驻有东营港、济军生产基地和9个油田二级单位。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叠加区,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胜利油田的主战场。

一、交通条件

河口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结合部,对于企业战略布局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

公路 疏港高速、滨孤路、辛河路等多条省级公路贯穿全境,与东青高速、济青高速、荣乌高速以及规划建设中的济东高速、环渤海高等级公路相连。逐步形成了3.5小时京津冀、2.5小时山东半岛城市交通圈。

铁路 建设中的德(州)大(家洼)铁路和核准申请中的黄(骅)大(家洼)铁路毗邻河口,与京沪、朔黄、黄万铁路接轨,规划的疏港铁路过境河口与东营港相连。

机场 东营胜利机场为4D级,距河口60公里,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宁波、海口航线。

港口 东营港坐落于河口境内,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性中心港。目前已有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建成投用;2013年,中海油25万吨级、25千吨级码头,万通22万吨级码头,宝港国际45千吨级码头共10大码头全部建成投用,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成为环渤海区域重要的液体化工品集散地。

二、资源状况

土地 全区土地总面积320万亩,其中未利用地161万亩。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均土地最多的地区,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海洋 全区拥有214公里海岸线,-10等深线浅海面积240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97万亩,是国家级浅海贝类生态保护区。盐卤储量6000亿吨,建成规模化盐场40万亩,原盐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

油气 境内石油地质储量21亿吨、天然气储量170亿立方米,油气年产量约占胜利油田的50%,具备发展生态化工、石油装备产业的良好基础。

新能源 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丰富,年均光照时间2700小时,已探明地下热水储量约2400亿立方米。

生态 河口区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地球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和环西太平洋珍稀、濒危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殖地。境内拥有原生态湿地135万亩、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8万公顷、华北最大的人工刺槐林10万亩、全国最大的天然柽柳林场35.5万亩、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芦苇基地40万亩。

三、发展格局

为适应黄蓝经济区建设要求和港区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把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河口区域打造成全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重要增长极,牢牢把握“港区联动、工业优先、富民强区”的工作基调,努力在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伟大实践中切实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研究确定了“发挥港口优势,科学规划‘一港三区一带三线一城’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五大基地,努力实现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高点定位、率先崛起”的区域总体发展思路,力争用5-10年的时间,把河口区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创新区和中国宜居宜业湿地之城。

四、主要载体及招商方向

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20063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器仪表、纺织服装、技术研发、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产业。

山东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生物、新型装备、高端橡塑加工和绿色精细化学品六大主体产业区。2011年开发建设,园区准备用5年的时间,以50亿元的配套,吸纳300亿元的投资,形成1000亿元的产值,建成山东省重要的蓝色经济循环产业园区。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依托东营港规划建设,20064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32平方公里,可持续发展面积46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生态化工、清洁能源、现代物流、船舶配件制造四大产业。

湖滨新区,围绕建设黄河口湿地之城的目标,规划了面积15.6平方公里的湖滨新区,其中湖体面积约3.2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湖、两心、一带、多组团,重点突出黄河文化、海洋文化、湿地文化、石油文化四个主体版块,规划建设高档商务区、住宅区、办公区、会展中心和生态体育公园,着力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示范区域,构筑湿地城市典范之作。

重点招商领域:生态化工、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及机械电子、战略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城市基础设施、生态旅游开发、现代物流、电子信息、金融保险等。

经过多年发展,全区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精细化工、能源装备、风力发电等支柱产业已成规模,产业支撑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黄河口冬枣、海参、大闸蟹、奶牛养殖等一批农产品基地正在形成,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河口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区中国金融生态区山东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海洋石油、中国华能、国华电力、华锐风电、海螺集团、新华联集团、阳谷华泰、山东大海、江西正邦、新加坡澳亚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已相继在河口区投资落户。

热忱的河口人民将以优质的服务和环境欢迎您的到来!

附件:园区简介       联系人:李建军        电话:1895466661718905461727

    邮箱:hkqshbsc@126.com        邮编:257200

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简介

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7年,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北侧,地处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腹地,所在区域土地、油气、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距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仅50公里,处于京、津、塘经济区至山东半岛经济区的交汇区域,是黄河经济协作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目前,河口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1.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配套标准达到“九通一平”。

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口经济开发区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形成了以能源装备制造为主导,纺织服装、新型节能型材及精细化工为重点的产业格局,涌现出一大批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带动辐射效应日益凸显,形成了集生产、居住、商贸、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园区。

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简介

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地处河口城区以北6公里,距东营港35公里,一期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是河口区对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的重点产业园区。园区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详规及各项专项规划由北京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新加坡工程集团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编制,主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生物、新型装备、高端橡塑加工和绿色精细化学品六大主体产业区。基础配套方面,“三纵三横”道路主框架初步形成,变电站、供水、排水和通信网络等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引进了投资22亿元的山东金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无氧铜材及稀贵金属提取项目、投资8.2亿元的山东戴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橡胶助剂项目、投资12亿元的山东晨宇有限公司铝制车轮项目等21个总投资265亿元的大项目。引进国华、华能两大公司发展风电,大力推广LED照明,力争把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的低碳节能示范区。下一步,园区将“用5年的时间,以50亿元的配套,吸纳500亿元的投资,形成1000亿元的产值,建成山东省重要的蓝色经济循环产业园区”。

湖滨新区情况简介

     湖滨新区开发建设是河口区委、区政府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打造城市标志性区域的重点建设项目。新区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由美国易道(ACCOM)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空间结构布局为“一湖、两心、一带、多组团”,即围绕鸣翠湖,沿湖建设湖滨公共活动带,南北建设商业办公中心和生态展示中心,按照都心商务、国际社区、滨湖尚居、东岸商业4个功能分区,规划建设7大特色组团,将湖滨新区打造成为集生活、文化、教育、休憩于一体的城市核心景观区。按照“基础配套和商业开发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湖滨新区分三期建设。近期主要实施环湖滨水岸线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形成滨湖城市特色;中期以住宅开发收益支撑都心商务区开发建设,完善湖体工程,打造核心景观;远期致力于开发最高端的生态展示区。目前,经过近3年的精心打造,湖滨新区基础配套基本完成,“一纵三横”路网框架基本贯通,市民广场、音乐喷泉等沿湖景观建成开放,鸣翠湖核心景观初步形成。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了周边商业地产的开发,西湖印象、盛世豪庭、中海地产等商业楼盘相继开发,河口区一中新校落户新区,湖滨新区成为全区的投资兴业乐土。2013年,新区计划投资3.5亿元,深度开发环湖岸线,完善路网框架,规划建设庆典广场、访客中心等便民场所,精心打造湿地片区、健康养生岛等核心景观,积极启动商贸区、住宅区建设,配套游船、步行等水陆慢行系统,在强力开发中集聚人气,在精雕细琢中提升品位,打造群众向往、景色秀美、宜居宜游的城市大客厅,切实将湖滨新区建设成为生态典范型新区。

 

 

编辑:admi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