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山东省商务厅

首页
>政务公开>厅机关子站>驻外经贸代表处>省政府驻东南亚经贸代表处>国家概况
新加坡宗教信仰
发布日期:2011-10-05 11:58 信息来源: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1 字体:【

        新加坡的多民族决定了其宗教也多种多样。新加坡的宗教建筑各式各样,有伊斯兰教清真寺尖塔、哥特式教堂尖顶、带有神秘神像的印度教寺庙以及中国寺庙。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与道教
  早期的华人移民,如同其他种族的移民一样,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不同籍贯的华人,各自兴建庙宇,让善男信女参拜。其中有一些庙宇,已成为国家古迹,如天福官、双林寺和凤山寺等。
  佛教有“三宝”——一佛、法(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以引导信徒奉行他们的礼仪。在新加坡;华人所信奉的佛教,是与道教和儒家学说混成一体;其范畴涉及信仰、习俗和体制。
  在新加坡,绝大多数的佛教徒,是属于大乘(Mahayana)学派,其次是南北传(Theravada)、金刚乘(Vajrayana)和其他学派。不同的学派,经由新加坡佛教总会、新加坡僧伽联合会,和世界佛教联谊会新加坡分会联合主办的宗教、文化、教育与社会福利计划等活动,有更密切的接触与合作。
  印度教
  前来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们的宗教、文化和艺术带来新加坡。他们早期的宗教事迹,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区兴建印度庙,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风格为主。
  印度庙成为许多印度节日与庆典的焦点。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响;而他或她的生活中的不同阶段,也受到宗教仪式的洗礼,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设有祭坛或祷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约有24间主要的印度庙,其中在桥南路的马里安吴兴都庙(SriMariammanTemple)和在实龙岗路的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印度庙(SriSrinivasaPerumalTemple),已被列为国家古迹。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于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会,专门负责马里安曼、实里尼维沙伯鲁玛、西凡和维拉米玛达拉曼等印度庙的行政与管理工作。这些印度庙都属于基金会的。基金会也主办一些大节日庆祝活动,如光宝森节、蹈人节和九夜祈祷节。
  印度族也设有印度咨询委员会,对有关印度宗教和习俗,以及影响印度族社区的一般福利问题,向政府提供意见。
  基督教
  天主教堂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堂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莱佛士发现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过境的传教士通过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数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稳健成长并开办了数门学校。早在1832年,就开办了第一间男校,这间学校后来成为著名的圣约瑟书院。圣约瑟书院建于1852年,由拉萨尔修士生理。两年后,修公会在维多利亚街开办了一所女子小学——圣婴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禄六世颁发新加坡成为另一个主教区,不再隶属以前的马六甲一柔佛主教区。在1977年7月26日签署的协议下,澳门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会管辖权移交给新加坡主教。这项协议于1981年5月27日获得罗马教廷的批准。当这道教令于1981年6月26日颁布后,就在7月1日生效,此后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就直接由罗马教廷管辖。
  新加坡共有3O间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会管理20所小学、17所中学、一所大学先修班和一所初级学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也开办安微尼亚医院、雅西西终老院、5间老人院和一门儿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会
  在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4个月,他把一块土地赠送给伦敦宣教会。5个月后,第一位传教士抵达新加坡。在最初的数十年里,一些不同的团体,对新加坡的基督教教会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它们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马六甲的海峡华人族群、海外传教士,以及印度与中国的基督徒移民。神学院与圣经学院也随着成立。
  锡克教徒
  新加坡共有16个注册的锡克教和锡克社团组织;以及7间锡克庙。锡克人成立的锡克人咨询委员会;专门向政府提供有关锡克教与习俗,以双锡克社区一般福利的意见。锡克人的重要节日,主要是纪念几个锡克古鲁的诞辰,以及庆祝卡尔沙教团的纪念日。
  其他宗教
  新加坡推行宗教自由与宽容,各种宗教信仰追随者都可在这里立足。犹太教在新加坡有两个会堂,还有少数的袄教徒及耆那教徒,但没有庙宇。

编辑:admi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山东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